第七章 集会 游艺
集会
旧时,县境居民崇信佛教和道教,城乡广修寺庙。清中叶,全县大小寺庙500余座,其中较大寺庙均定期举办庙会。会期内有烧香拜神和演戏、杂耍、赌场、商品贸易等诸多活动,非常热闹。建国后,人民政府将庙会改为物资交流会,取消赌博、祭神活动。1985年古庙会旧俗又有出现。
游戏娱乐
抓子儿 用石子5~7枚,先放于手背,反抓得1,再抛出抓1、抓2、抓3,全抓为赢。抓子有歌谣,多由女孩所为。
叨鸡 2人游戏,一腿屈起,一腿站立,以屈膝相撞,双脚触地为输。
踢毽儿 以制钱孔插鸡翎为具,抛起,屈腿用脚踢,记数,多踢为赢。或设一目标数,先踢完为胜。
跳绳儿 或一人双手挽绳头,抡臂跳起使跳绳从头顶脚下反复越过;或2人扯绳,一人跳其间,跳多为赢。
打瞎驴儿 数人游戏,1人用布条蒙眼扮作“瞎驴”,其余的在一定范围内躲藏,并故意轻轻打“瞎驴”,“瞎驴”凭机智抓人来替换自己。
踢房 在地上划方格为房,以瓦块从第一格开始,屈起一腿,单脚踢瓦块,以序踢完为胜。
过老母 数人游戏。组织者双手捂1人眼坐于墙根,其他人分别作某项动作从被捂眼人面前过,组织者说出干什么的过去了,被捂眼人凭感觉、机智猜出过者是谁,被猜中者替代。
捉打贼官 4人游戏,先用纸板写就“捉”、“打”、“贼”、“官”,4人象起扑克一样,各自得到一张纸板,得“官”、“打”者亮牌,得“贼”者即跑,得“捉”者把贼捉来由“打”戏打。
老鼠钻面缸 数人拉手扯成圈称之为面缸,1人当老鼠从扯圈人腋下钻进钻出,外有“猫”猛捉,被捉住者算输。
牴阵 有1人(俗称单后座)或2人(俗称双后座)扛1人(俗称腰)于肩上,将其两腿搭在前边1人(俗称头)的肩上称1阵。两个相等的“阵”拉开距离相撞,如牛、羊相牴,以决胜负。
捉羊羔儿 1人领头,后数人(羊羔儿)依次扯着前边人的衣边排为单列,好似羊群。外有一人扮作“狼”撵捉羊羔儿,领头者伸臂拦护不让捉去,至羊羔儿捉完为止。
打疲牛儿 用1短小圆木柱削尖1头为锥体,尖端安圆珠,如陀螺状,俗称“疲牛”。打“疲牛”时以鞭缠绕后猛拉,使其转动,再用鞭顺转向抽之,疲牛加速旋转。若在冰面上玩要效果最佳。
荡秋千 用2绳系着托板两端,绑在树杈或架子上,人坐于木板上,前后摆动。
捉迷藏 数人游戏,1人为猫,先躲开让其余人藏于约定范围内,藏好后喊“开猫”。猫在该范围内找人,被找到者即变为猫,继续游戏。
摔跤 2人交臂相搂抱,用力摔对方,倒地为输。
占方 画方于地,2人各执一种子按规矩占之。占后择一子去掉,空出两步,供余子走动。走“方”时,吃对方一子,走“斜”时吃对方2或3子,直至一方输。
打扑克 2~6人同打1副或2副扑克,有“升级”、“交粮”等分出输赢。
下棋 有象棋、军棋、跳棋、围棋等,各有规矩,一般2人对弈,决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