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东、西魏激战东荆州
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冬,西魏荆州刺史郭鸾率部进攻东魏东荆州。东荆州刺史慕容俨昼夜拒战,坚守二百余日终未攻下。后,慕容俨率精锐抄郭的后路,断其粮饷,西魏兵士气骤减。俨部经旷日拒战,粮饷亦罄尽。因俨平日优待部下,将士斗志旺盛,仍据城固守。最后,俨乘机出击,大败西魏军,保全了州城。史书说:“时河南诸郡多失守,唯东荆州获全”。
九、严绶败于慈丘
唐元和十年(815年),蔡州(今汝南)叛将吴元济,常掠唐州(今泌阳)东部。唐廷决计平叛,发十六道兵十万余人,命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级统兵讨伐吴元济。因严绶庸碌无能,平时督军不力,部属屡被吴所败。是冬,他亲率主力从唐州进驻慈丘(今泌阳付庄乡)一带与吴决战,初获胜,即骄惰,夜不防备,被吴元济偷袭,严退保唐州,致使吴更加肆虐。
十、李愬平蔡州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唐廷任李想为唐、随、邓节度使,命唐州刺使李进城为先锋,于是年十月由唐州发兵万人讨伐吴元济。李愬用兵有术,兵分两路;一路由李进城率领经邓庄铺、竹沟、确山进攻,占据马鞍山;一路自己率领,经慈丘,行至吴寨(今泌阳沙河店北古城),生擒吴元济守将吴秀林,后命作响导,雪夜行军,乘敌不备,一举攻破蔡州,活捉了吴元济。
十一、宋、金牛蹄之战
宋绍兴六年(1136年)六月,岳飞收复了唐州(今唐河县)、鲁山、伊、洛等地,十月,金与伪齐军反扑,伪齐刘豫派其弟“五大王”进攻唐、邓等地,均被岳军打败。伪齐转攻为守,呈相持状态。岳军决定佯撤。刘豫得知岳飞撤退消息,派李成、孔彦舟等十大将尾追。岳飞撤军前已命董先、王贵率部埋伏在牛蹄(今板桥水库库区)南山林险要处,并出动少数骑兵诱惑敌人。李、孔带领金、伪齐骑兵追赶到牛蹄,正渡河时,董先领兵冲杀过去,杀死杀伤敌骑很多,活捉数千,缴获战马2000多匹及许多衣甲、器仗等物。此时,岳飞回军掩击,追三十多里,李、孔部全军覆没。
十二、宋军三次攻比阳
宋、金“绍兴和议”后,比阳属金。金大肆“劫掠居民,焚毁房舍”。金太和五年(1205年),宋军由襄阳经泌阳(今唐河)袭击比阳,杀死比阳副巡检阿里恩腾嘉努。不久,宋军再袭比阳,杀金军事判官萨都。金太和六年,宋又遣京西北路招抚副使皇甫斌率兵由枣阳进攻比阳,金唐州刺史总押邓州军马事吾古孙兀屯率兵应战,金行省又遣泌阳(今唐河)副巡检纳合军胜驰往比阳与吾古孙兀屯部合力抗拒,皇甫斌败退。
十三、蒙古军沙河破金兵
金天兴元年(1232年)正月,蒙古军派3000骑兵骚扰金兵。金大将武仙率部在沙河(今沙河店)一带集结,准备往钧州(今禹州市)方面撤退。时埋伏在沙河北岸的蒙古军,在金兵渡河时,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金兵后面,待金兵半渡时,乘机夹击,大败金兵。
第二节 农民起义战事
一、樊素安起义
北魏景明四年(503年),东荆州农民领袖樊素安、樊秀安领导“蛮”人举行武装起义,称帝,与南朝梁联合,屡败北魏军。北魏以李崇为镇南将军,率步骑前往镇压。次年初,素安弟秀安(一作季安)领导的一支起义军为崇别将东荆州刺史杨大眼所败。七月,素安力战被俘,起义失败。
二、赵链率众克泌阳
明正德七年(1512年)二月,河北刘六、刘七起义军部将赵隧率十万之众攻克泌阳县城。赵军戒淫掠,不枉杀,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巨富豪绅。先搜焦芳父子不得,继搜芳宅,“发窖多得其藏金,乃尽掘其先人冢墓”,又束草人披戴焦芳衣冠,命壮士斩之,并声称:“吾为天子诛此贼”,后焚其宅而去。
三、李自成三战泌阳
明崇祯八年(1635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义军数万首次围攻泌阳县城,因知县李藩长率丁勇拼命拒守,加之城池坚固,未克。人民闻讯义军到境,纷纷加入。崇祯十一年,李自成率义军二次进入泌阳境。南阳总兵左良玉率部追“剿”,双方激战于城南关家岭,互有伤亡。左为邀功请偿,割两军亡士和无辜百姓头颅数千,佯示战功,并乘机劫掠而去。崇祯十五年农历十二月,李自成义军由开封南下,二十一日,第三次将泌阳县城团团包围,激战两昼夜,二十三日克城。杀知县王世昌.主簿金国柱、教谕李本实。春节后,义军委康畀为泌阳县令,招抚人民,安居乐业。五月,又以石维翰为县令,秦祖庚为主簿,肖荐鼎为教谕,充实了农民政权,并宣布“免征三年赋税”。后李率部他往。同年九月,明巡南汝道韩煋密令兵勇潜入县城,杀死石维翰,明廷又委林有缨为知县,农民政权被颠覆。崇祯十七年春,农民义军“过天星”李好率众复克泌阳县城,扑杀官吏,焚烧官府,打开监狱,释放“犯人”,为石维翰复仇。
四、张献忠雨夜克县城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五月六日,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率众乘雨夜攻克泌阳县城,知县姚天祚、主簿熊天伦、典史雷振先率丁勇负隅顽抗,均被义军捉获杀死。次日,南阳总兵左良玉率部追“剿”,沿途屡遭人民阻击,数日后左军到泌,义军已离泌他往。
五、王聪儿血战沙河店
清嘉庆二年(1797年)初,湖北襄阳白莲教首领之一齐林被官府杀害。其妻王聪儿(绰号齐寡妇)和齐林徒弟姚之富一起,组织起一支四五万人的起义大军,活动于鄂北、豫南地区。一次,王以卖艺为名到沙河店,遭到当地恶霸的欺侮,其教徒亦被杀害。是年三月十一日,王聪儿带2000余人到沙河店报仇,沙河店团练首领崔枚纠集乡勇500余人,与义军激战于街北沙河滩,义军将其重重包围,杀死团练首领及乡勇400余人。“尸横河干,水为之赤”。(《大闹沙河店》剧目即指此事)
六、角子山捻军起义
清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肖况、李太春、陈太安、管绍堂、王二党等捻军首领,共带242人在泌阳境东北角子山竖旗起义。以角子山为根据地,活动于附近十余州县,很快发展到2000多人。次年,与清军激战于泌阳牛角沟、马岭,大败清军。自此,捻军声势益大,众达万人以上。清廷严令河南巡抚英桂会同三省都统胜保率重兵“围剿”。英桂檄河陕汝道夏云岫赴鲁山,督各县扼西路;汝宁知府祁之铨赴遂平,率各乡团防守东路;臬司周士镗督候补知府叶法带兵屯舞阳,断义军归路;南阳知府何怀珍、总兵邱联恩率邓州兵勇合龙泽厚一军相机“击剿”;特命总管格棚额、德愣额、副将伊里绷阿、双庆等统率马、步兵1300名,驰泌阳迎击。义军面对清政府的疯狂围剿,决定分路迎击。肖况、管绍堂出东路,陈太安出西路,李太春出北路,王二党相机配合。先西进双庙、唐河之大河屯,掉头攻克泌阳,大败泌阳知县邓国梁军,击毙泌阳团首郝恒太和汛把总张士位。继而转战各地,粉碎了英桂的围剿计划,共歼清兵2000多人,胜利返回角子山根据地。斗争持续到咸丰九年十月肖况遇害。后时有义举,直到同治七年(1868年)才被清总兵崔廷桂残酷镇压下去。
七、张云卿起义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泌阳县衙户房书吏张云卿为反对增加田赋充作“庚子赔款”而激发的一场起义。详见人物篇本传。
八、张彦德起义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泌阳县沙河店北石板冲农民张彦德,带领数百农民,烧毁沙河店教堂,而后占据嵖岈山竖旗起义。此时,遂平县城南八里刘村农民苗金声聚众数百,攻打遂平县城不克,亦到嵖岈山聚义。众称张天王、苗天王。义民提出“反清灭洋,抗粮抗捐”口号,约定四乡农民,不准向当局交粮纳税。并分别向富户定出征粮纳银数额,逾期或抗拒不交者,予以制裁。时经二年,被清南阳驻军镇压,张、苗二人就义。
九、白朗三次进泌阳
民国2年(1913年)6月,白朗率义军2000余人由唐河进人县境,连破饶良、郭集、古城寨等镇,得枪350余支,旋离去。9月初,白朗率义军自舞阳二次进入泌境,克象河关,破春水,占领牛蹄。在春水捉获富豪王海仓,开仓济贫。又沿木竹峡西进,攻克羊册,休整两天,命宋老年率部分义军东去沙河店一带,自己率主力折西北入方城。9月10日,白朗率众6000余人,从舞阳直抵泌阳,将县城包围,占据西关天主教堂大楼,亲自指挥攻城,连攻三昼夜未破。城内用土炮将天主教堂大楼轰倒,白朗下令撤去。13日,北京政府参、陆两部急电河南都督张镇芳派兵镇压。此时,义军已到县东部小铜山一带,闻讯张镇芳派北洋陆军第六镇张敬尧团来追,遂就地设伏,当张团进人伏击圈后,义军将其拦腰截断,分段包围,全部歼灭。之后义军东去确山。
附:杆众战事
民国期间,由于军阀混战,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榨和官府横征暴敛,加之自然灾害连年不断,造成大批饥民。为了生存,许多人铤而走险,聚众拉杆起事。杆众之中也混有军阀军队溃散或哗变的官兵和地霸豪绅豢养的打手以及一些流氓无赖之辈,为满足升官发财私欲或出于其它动机,他们疯狂地烧杀掳掠,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危害。泌阳地处浅山区,适宜军事上的隐蔽和进击。因之,外籍和本地架杆出没于此地者,先后有百余股之多。他们是:老洋人(张庆)、李文胥(8000多人)、牛绳武(6000多人)、王泰(4000多人)、吴骚(4000多人)、宋老年(2000多人)、郭士魁(2000多人)、崔二旦(名金生,3000多人)、王友(1000多人)、宋占魁(1000多人)、李生义(1000多人)、段小娃(1000多人)、杨小黑(800人)、井树阁、崔占标、洪泰昌、段团(名永祥)、安团(名可祥)、神炮刘遂、李合、张福顺、朱德功、聂朝增、王恒贵、杜黑旦、安小林、马旬彬、何明、胡十一、朱六排长、王占魁、张占魁、张铁头、周寿臣、高殿卿、李耀贤、王经、吴小娃、禹春合、柴教练、张老八、梁多勋、古大申、傅老三、苏文振、陶德和、方小才、彭老黑、杨自清、曹鸿玉、宗万林、王振华、杨德山、王朝山、张老六(镇山)、老昏王、安玉江、李品三、姜不辣、四瓣蒜、蚂蚱王、安浆糊、苏昌、任文斗、李士颜、贾连坡、王锁、李连长、栗玉山、王十三、李鸿恩、李清林、韩明堂、马国钧、肖六少、霍国栋、刘殿生、丁万林、仲老慢(名敬修)、龚运祥、十八团(谭国周、刘效先、刘效典、梁一臣、阎子玉)、马德义马锡友旅、豫南自治军独立团(毛新佑)、楚廷柱、王国成、赵生良、李东华、陶国堂、尹国荣、杨国贞、史老三、杨青、许中长、梁文芝、王子良、李清海、刘效德、朱翠戳、夏金才、张中州、吴富发、熊言德、李青云、张天义、岳拐手、马杆子、席文彬、陶国荣等百余股。在境内较大的战事是:
老洋人苦战泌阳 老洋人本名张庆,宝丰县人,曾随白朗义军转战各地。白朗失败后,张于民国9年(1920年)11月率众数千由确山来泌阳,将县城围困两昼夜,后城内送500块银元始撤围离去。同月,率部自豫东南开入遂、舞、泌结合部的母猪峡,进行休整。当月15日南下破泌阳县城。后攻南阳受阻,返回宝丰。民国12年11月中旬再到母猪峡,联合当地杆首张老六、老昏王、安玉江、李品三等,声势复振。民国13年1月2日又率5000余人,由豫鄂边经桐柏进入泌东地区,在马谷田同田维勤旅一个团接火,激战于凤凰山、石碑山、樵山等地,击毙该部营长牛若景、连长李秉衡、薛国均、鲍代鹏等官兵百余人;杆众伤亡476人,是月6日离泌阳境。
王泰攻县城 民国18年(1929年)5月杆首王泰率4000多人,由湖北北上,经平氏、安棚,夜宿程店附近,经人报信,县长周鹏年命令县城戒严,并严密布防。王泰率众强攻两昼夜,未克而去。
崔二旦包围县自卫团 民国19年(1930年)秋,杆首崔二旦率众在官庄一带抢掠,县政府派国民自卫团前往围剿,一到官庄,反被杆众包围,死伤百余人,其余溃散逃命。杆众乘胜南下,围攻县城。因城内火力很强,杆众死伤惨重,撤围而去。
洪泰昌大败张虎岑 民国20年(1931年)5月中旬,杆首洪泰昌率部在官庄抢掠。意欲东去。民国泌阳县政府令东三区(牛蹄、沙河店、春水)民团500余人,在牛蹄区民团团长张虎岑带领下,集结在梅林寺、黄山一带阻击。15日午后双方在黄山交火,杆众猛烈冲杀,民团支持不住。张虎岑见势头不妙,带着几个护兵悄悄溜下山来飞马而逃。顿时,民团阵地全线崩溃。这一仗,民团死伤50多人,被俘40多人,丢掉了大部枪枝弹药。
铜山顶杆众坠崖 杆首洪泰昌、梁多勋、王泰、古大申、傅老三等聚众万人、枪5000余支,长期活动于泌阳、桐柏、确山等地。他们以银洞坡、铜山沟为基地,打家劫舍,奸掳烧杀。民国21年(1932年)农历正月初四,河南绥靖公署令第一师独立旅旅长丁德隆部进剿。丁先在桐柏的回龙寨、固县镇、毛集将杆众击溃,一股杆众窜到桐柏银洞坡内,丁旅冒雪追剿,“以火薰灼之悉毙”。另股由杆首洪、王率残部逃到铜山寨。妄图持铜山之险,负隅顽抗。丁旅用迫击炮将寨门击毁,杆众退守第四道寨门,登顶宫拚命挣扎。16日,丁旅又将第四道寨门和顶宫东楼炸塌。杆众惊恐,洪、王二杆首跌崖毙命,杆众堕涧摔死300余人,在顶宫被击毙500余人,被擒500余人。
李文胥塔山被歼 李系县内杨家集乡薄地庄人。在民国当局苛捐杂税和抓丁拉夫逼迫下,于民国21年(1932年)聚众造反,两个月内发展到1000多人。打富济贫,公开同官府豪绅对抗。因没有纪律,奸淫掳掠,绑架拉票之类难免,给人民造成一定祸害。官府视李文胥为大患,将其父亲抓来当人质,借以诱降。李文胥随即在城南九门岗用伏兵计,活捉南阳来县进行协剿的杨大队长,用以换回其父。从此,李文胥声威太振,前来归附者多达万人。民国26年冬,在南阳、泌阳抗敌自卫团重兵追击下,于方城境内塔山被打死。当局割取其首级,悬于泌阳东城门示众半月之久。
第三节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战事
一、创建红军游击队
民国24年(1935年)秋,中共鄂豫边省委派周骏鸣到确、泌、信、桐“四不管”的吴家尖山搞武装暴动,准备组建革命武装红军游击队。民国25年1月4日,周骏鸣、王国富(大头)、汪心太、康春、吴恒山、老汪(红二十八军掉队伤员),按规定时间集合在信阳吴家尖山王老庄吴元昌家里,由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宣布:“鄂豫边红军游击队从现在起成立了!”周骏鸣任队长、王国富任副队长、张星江兼政治指导员。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游击队当晚带着5块银元买来的撅把子和借来的一支长枪、一支手枪,去收缴小石岭山寨上的地主武装枪支。得悉小石岭保长汪心乐到东小石岭汪心太家隔壁奸淫妇女时,先除掉了这个恶棍,缴获长枪一支,子弹20发。因恐枪声惊动山上的敌人,放弃了上山缴枪方案,连夜转移到天目山东小山顶庙里。
游击队成立后,为了发动群众,扩大影响和解决游击队经费来源,执行省委提出的“打坏货”、“拉土豪”政策。1月17日夜,王国富带领牛得胜、朱凤昌、老汪,由群众向导,冒着大雪到宋冲的罗楼,被内应接入寨内,包围了炮楼,打死作恶多端的保长张兆龙,收缴3支长枪,并打开仓房,将粮食、衣物、年货分给了贫苦群众,罚了保长妹夫1000元银元。之后,游击队在确山县境先后击杀了民愤极大的何大庙和大桥洼的保长。
二、杜庄受挫
民国25年(1936年)3月红军游击队在地方党组织支援下,已经发展到30多人、枪,分为两个步枪班和一个事务班,活动于泌阳、确山接界的地区。是月5日游击队活动在狮子口、乐山附近,适有土豪为游击队送来货物和款项,队员情绪很好,中午备酒畅饮,副班长朱凤昌喝得大醉,致使枪支走火。当晚游击队住在杜庄。黎明前,附近村庄犬吠声急,但没引起岗哨注意。当遂平县保安队偷袭到哨位跟前时,哨兵康春一枪不发滚下了土坡。适被查哨的周骏鸣、张星江看到,立即鸣枪报警,急速带领部分队员冲出包围圈。而事务班和副队长王国富却被敌人堵在院内,突围未果。天亮时,王国富和柯骡牺牲。事务班长张旺午带领4个队员拿起大刀同敌人拚杀,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吴狗、孙昌、红孩在确山县壮烈牺牲。张旺午、吴仁甫被押送开封监狱,抗战初期才被释放归队。康春事后殉纪。
三、平氏夺枪
民国25年(1936年)3月27日(农历三月初五),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王国华带领泌阳张楼、铜山沟等村革命群众30余人,扮成香客进入桐柏平氏孤峰山庙会,会合省委书记张星江及周骏鸣、陈香斋、牛德胜带领的红军游击队和从唐河、桐柏来的革命群众,进行“炸会”夺枪。按照事先计划,持长枪人员在苗花村隐蔽警戒,“炸会”人员颈缠白毛巾作为标记,手中握一木掀把,瞄准猎取对象,规定鸣枪为号,一齐动手。下午四时,一声枪响,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一起挥动木棍,朝自己所盯目标猛打,经过短时拚搏,缴获长枪8支、短枪5支及一些布疋等物资。“炸会”成功后,游击队转移迟缓,在桐柏县姬岭寨下牛庄被地方民团追击,省委书记张星江牺牲,游击队长周骏鸣负伤,副队长陈香斋率部突围到大磨休整。
四、计袭蔡冲
民国26年(1937年)8月鄂豫皖红二十八军二四四团一营在营长杨克志、教导员曹玉福率领下,奉命挥师平汉路西桐柏山区。在信阳吴家尖山王老庄和豫南抗日自卫团会师,共同制定了攻打信阳蔡冲围寨的作战方案。蔡冲围寨住着豪绅地主蔡时恭(又叫蔡时公、蔡守恭)的地主武装,拥有二三十条枪,凭借寨墙、铁丝网和炮楼与游击队为敌。23日自卫团冒着滂沱大雨从泌阳大磨出发,急行军一昼夜,黎明时逼近蔡冲,周骏鸣给蔡时恭写了封信,要他有枪出枪,有钱出钱,帮助抗日。蔡傲慢地叫拿“人头”交换。自卫团立即攻寨。当双方激烈射击时,扮作“国军”的红二十八军战士从自卫团后边压了过来,枪声响成一片,自卫团佯装败退。寨内土豪、乡丁见“国军”撵走自卫团,赶快开门将“国军”迎入寨内。进寨后,红军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炮楼,把住了要道,收缴了乡丁枪支。集合号一响,自卫团飞快进入蔡冲,带领群众开库房、砸粮仓、散浮财、分粮食,持续了三天三夜。自卫团也充实了装备和经费。十几天后,自卫团已发展到300多人、200多支枪。
五、智取邓庄铺
邓庄铺系泌东山区一个小镇,扼泌阳、确山要衢,方圆百里,险地相托,系鄂豫边革命根据地腹心。当局为加强这个“反共”据点,在此筑土、水、刺、铁(丝网)四道围寨外,修炮楼7座,配备20多支步枪,日夜把守。民国26年(1937年)9月17日,鄂豫皖红二十八军特务营和手枪团二分队,在营长林维先、政委胡继亭率领下,在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自卫团)配合下,化装成东北军,命缸窑保长王恩录带路,赚开邓庄铺寨门,联保主任王廷杰迎接时,林维先对王训斥道:“你身为主任,又是军人出身,扣不系,帽不戴,象个什么样子!把他枪下了!”此刻,战士们迅即抢占了各个炮楼,缴了所有保丁的枪,占领了邓庄铺。转移时,游击队把王廷杰带到王楼河边,历数其罪行,将其处决。
六、抗击“定远团”1保卫根据地
处死王廷杰不久,以焦竹园、邓庄铺为中心的方圆百余里根据地连成一片。地方当局及其地方势力极为恐慌。泌阳县实力人物王友梅勾结宛属十三县民团司令别廷芳,派“定远团”1300多人,于民国27年(1938年)1月8日(农历腊月初七)偷袭焦竹园.邓庄铺。当时,红军主力在外剿匪,留守邓庄铺的冯景禹副团长闻讯率新兵第六连和少年先锋队布防台山一线阻击。次日中午,“定远团”兵分三路,向邓庄铺、焦竹园压来。冯副团长率六连在台山进行抵御。并一边组织省委机关和团部机关人员向山中转移,一边带一部分战士设防于焦竹园附近的丘陵上,令少年先锋队和农民自卫队把守焦竹园东边的焦坡头,又令部分战士坚守焦竹园北边的山岭,构成口袋夹击阵势。午后,“定远团”自邓庄铺以扇形向北进攻焦竹园,被守卫士兵和自卫队击败,于是又改变战术,集中火力屡攻焦坡头,又被击退。次日,王国华率部分主力回师焦竹园,组织更多的农民自卫队和群众参战。11日,红军分两路佯撤,诱敌入山。一路由农民自卫队长吴祥春指挥,边打边退,当撤至泰山庙西河、门山腿时,农民武装苏文振、陶德和各率三、五十人从两侧夹击,“定远团”三面挨打,立即向台山方向败退,又被外号“老叫驴”所率的农民自卫队截击,王国华所率独立团的一部亦迅即赶到,将“定远团”重重包围在台山脚下。为抗日大局计,独立团主动放开道路,迫使其退回邓庄铺。另一路诱敌东去的农民自卫队,在截军山和周骏鸣所率主力会合后,包围了追来的“定远团”,迫其缩回邓庄铺。12日深夜,“定远团”携带抢到的数百套军装逃回泌阳县城。此次战役,历时5天,毙“定远团”10余人,俘6人。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战事
一、袁景闳率部抗日
民国29年(1940)5月,日军发动枣(阳)、宜(昌)战役,其右路军利用国民革命军三十一集团军六十八、九十二军调防之隙,由信阳经明港、确山西犯。3日,占领泌东冷水铺(今属确山)、高邑、马谷田。泌阳县政府秘书、代县长袁景闳(县长陈沂赴重庆受训),一面调集一、五两区民团协同驻军防守,一面率部分民团士兵在城东古路沟布防抵抗。5日上午,与日军激战失利,撤至城西北牛庄一带继续阻击,双方互有伤亡。时又遭从二铺来犯之日军夹击,袁景闳为国捐躯。
二、张铺对日伏击战
民国30年初(1941年1月26日),侵占泌阳县城的日军派部队向东北追击国民革命军六十八军的一个团,该团退至张铺时,见地形有利,以两个营分占东西山头,一个营接火迎敌,诱日军人壳。日军趾高气扬,长驱直入,突遭左右夹击,死亡200余人,逃回县城。
三、桃花店抗日阻击战
民国30年(1941年)1月,日军发动了豫南战役。25日,日军十七、十五及四师团共5万多人,自信阳分三路北犯,其中一路经泌阳高邑、春水、象河到达舞阳,突于2月2日掉头南下。时驻防泌阳北部的国民革命军六十八军军长刘汝明,令泌阳县长陈沂助战,陈立派国民兵团副团长王炎升带地方武装600余人,星夜赶到象河关、桃花店一带,配合驻军抗日。第三日拂晓,日军先出动飞机四五十架次轮番轰炸、扫射,继用大炮轰击,中午时分,以步兵猛烈攻击。军长刘汝明在阵地一侧的山神庙中指挥,经全体将士奋力抵抗,日军终未越过防线,深夜败退。
四、羊册华山守军杀敌
羊册镇北华山顶,筑有圆形石围墙,四周兼有碉堡。山上驻有国民革命军六十八军一个连。民国30年(1941年)2月上旬,日军从羊册东、北两面袭来,先用机枪、火炮猛轰,接着,数百名日军蜂拥而来,强攻山顶,守军沉着应战,待敌靠近时,一声令下,轻、重机枪、步枪、掷弹筒、手榴弹齐发,打死打伤日军数十人。日军又连续冲击数次,均被击退。最后,日军焚烧了死者和重伤人员败退。守军一排长和数名战士捐躯,均安葬于华山西侧。
五、牛蹄街阻击日军
民国33年(1944年)11月,日军以一个大队的兵力侵犯牛蹄。时驻守牛蹄的国民革命军五十五军大部西撤竹林,只留一排人坚持。牛蹄寨高壕深,易守难攻。守军利用有利地形,从上午7时到下午4时,打退日军四次猛烈攻击。最后,日军用大炮和坦克轰击,守军战士伤亡惨重,弃寨撤走,牛蹄沦陷。
六、伏击日军运输队
民国33年(1944年)10月,新四军五师豫南游击兵团指挥长黄霖,率挺进二团和三十八团九连进人确山以北和泌阳南板桥一线,击溃日、伪武装及地方反动游杂武装的阻截,缴获枪支200余支。接着进入沙河店、牛蹄沦陷区,探明日军向沙河店、牛蹄据点运送物资的情况后,即派一部兵力埋伏在沙河店东南侧密林里,待日军运输队通过时,乘其不备,突然猛击,将运输车辆截获,缴获大批药品和军用物资。
七、角子山游击队抗日
民国34年(1945年)2月,侵占沙河店、牛蹄的日、伪军300多人,向固守在角子山一带的牛蹄乡乡长马子方率领的抗日游击队进攻。游击队凭借山势险要,进行了英勇抵抗,打死日军7名及伪“自卫团”士兵10余名。
在抗日形势推动下,群众亦自发行动起来,打击日本侵略军。民国30(1941年)农历正月,在泰山庙附近,一日兵因奸污妇女而掉队,庄孙村孙广庆带领群众,用棍将其打昏后活埋。赊湾街56岁的李长法,绰号“哑叭楼”,膂力过人,以杀牛为业,民国34年3月日军西犯路经赊湾时,在街南头遇一掉队日兵,乘其不备,用棍照日兵头部狠击,当即死亡。在得知日军又快进街时,怕祸及街坊,李即将日兵尸体拉到防空洞内,过后埋到乱葬坟内。
八、马谷田民主根据地保卫战
民国34年(1945年)春,新四军五师“河南挺进兵团”创建了桐柏山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泌阳县爱国民主政府,但不时遭到民国政府驻军和地方反共武装的骚扰、围击。为巩固根据地,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豫南军分区参谋长周庆鸣率挺进一团团长吴坤向驻在马谷田的五十五军一个营、泌阳保安团关汝松营以及当地乡保安队近2000人发起进攻。在中共地方党组织配合下,采取诱敌深人和迂回战术,抢占了马谷田西南的凤凰山制高点,使敌腹背受攻,全线崩溃,死伤200多人,丢弃机枪5挺、步枪200多支、子弹近万发,手榴弹600多枚,狼狈逃回县城。
附:日、伪武装活动和暴行
日、伪武装占领泌阳东部 民国33年(1944年)7月,日军一一五师团由郾城侵犯沙河店,于11月16日陷牛蹄。侵占范围,东至县境、西至申铺、南至牛蹄南山、北至下碑寺。时间11个多月。兵力时有增减,多时1000余人,少时500人左右,在其投降前夕,只剩百余人。日军在此区域网罗汉奸,拚凑地方武装皇协军300余人,枪。日本投降后该武装鸟兽散。
日军暴行 民国28年(1939年)5月3日上午9时(农历三月十四日),日军出动12架飞机轰炸泌阳县城和赊湾,投“子母弹”、“燃烧弹”等炸弹40多枚,炸毁房屋2160间,炸死炸伤居民42人。11日下午4时,日机4架再次轰炸城关,投弹30余枚,炸毁房屋60余间,炸死炸伤居民21人。12日上午,日军16架飞机轰炸沙河店、龙王庙、官庄、羊册、城关、赊湾等地,投弹120多枚,毁房1950间,炸死炸伤居民43人。民国29年5月,日军从信阳、舞阳侵犯县境沙河店、牛蹄、贾楼、龙王庙、春水、象河关、羊册、马谷田、城关等地时,残暴地实行“三光政策”,大肆烧杀、奸淫。日军在牛蹄抓住两名青年,以游击队探子罪名绑在树上当活靶子,轮番刺杀致死。被日军抓获的妇女,必遭轮奸,六旬老妪也不能幸免。更有被奸污后惨遭剖腹或刺死者。民国30年2月2日,日军侵犯象河关时,大肆抢掠和烧杀、奸淫,牛、羊、猪、鸡捕捉罄净。残杀周围村庄无辜群众百余人,当时街内国民革命军六十八军的78名伤病员全部被枪杀,并投入火中焚烧。开饭馆的李平义被日军钩着锁骨挂在门上,用刺刀穿胸后丢火中烧死。回民马国,双目失明,也被惨杀而死。农民李志忠的妻子被日军用着火后的谷草个子往脸上烧,被活活烧死。街上和附近村庄四五百户房子全被烧毁。是春,全县被日寇焚烧房屋30334座,使数万人无家可归。民国33年沙河店、牛蹄沦陷后,日军强迫百姓在沙河店、牛蹄周围修筑两个围寨、两座岗楼、7个碉堡和许多战壕。为此,大片良田被毁、树木被伐,数百间民房被拆。仅牛蹄、上段、下段、孙湾村统计,砍伐树木800多棵,拆门板二三百副,迫使修工事的农民达3000多人,受汉奸“瞎二麻子”打骂的有千人之多。同时,日军还通过“维持会”向各村要年轻妇女,供其蹂躏。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
一、九门冈战斗
民国36年(1947年)春,江南游击支队张才千与李人林部在江南会师后,为响应中共中央“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的伟大号召,本着“发展豫南、迎接主力南下”的作战方针,于5月组成中原游击纵队,打回鄂豫边地区。29日中午,纵队先遣人员行至县境九门冈时,一侦察员被泌阳保安团打死,纵队四支队长王定烈查清情况后,迅即将泌阳县保安团团副徐荣臣率领的400余人包围在九门冈寨内,经纵队二营战士奋勇冲击,俘徐荣臣以下官兵200余人,毙伤数十人。余敌溃逃。
二、少拜寺战斗
泌阳解放后,民国泌阳县政府县长薛子正纠集3000余人,继续与人民为敌。民国37年(1948年)4月,泌阳保安一、三团和特务总队共2000余人窜至唐河县少拜寺,准备去南阳改编,解放军四纵二十八旅八十四团和桐柏军区二分区的八十七团及地方武装将其包围。11日(农历三月初三)8时许,以解放军为主力,在泌阳、唐河民兵支援下,对泌阳保安团发起了猛烈进攻,至下午四时战斗结束,毙伤保安团官兵300多人,俘掳200多人,其余1600多人溃散,缴获轻重机枪20挺、长短枪800多支。保安团三团团长王之元被击毙,代司令张成久受重伤,旋即死去。
三、宛东战役中的泌阳战场
民国37年(1948年)5月下旬,中原野战军发起“宛东战役”,解放军指挥机关命中原野战军三、六纵队东进确山,威逼信阳,迫使在南阳的张轸回援确山;又命四纵十一旅、十三旅和豫西军区部队在春水、贾楼一带布防,配合华东野战军十纵,拟歼东返途中的张轸兵团。5月25日,豫西军区部队进至春水、贾楼地区,与其他防守部队构成了布袋阵势。28日,张轸率部出南阳支援确山,30日进入羊册地区,正东进时,突于31日掉头西窜,解放军根据骤变情势,立即发起全面进攻,进行堵截围歼。此时,防守在沙河店的华东野战军十纵部队,奉命昼夜急行追击,在宛、唐交界处歼灭其五十八师及一八三旅共1.1万余人,余部缩退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