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艺创作
第一节 文学
泌阳在历史上主要作者及作品有:南朝梁国子博士范缜,文集15卷(县内无存),作有《伤暮诗》。缜从弟、国子博士范云有集30卷(已佚)。今存其诗作40首。“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及《之零陵郡次新亭》诗中“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之句,被誉为古诗词佳句。
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指导下,文艺创作始得繁荣,且发展了一批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创作队伍。
当代作家、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作协委员蔡明川(马谷田乡人),笔名苏群,自1952年以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当代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有《在肥沃的土地上》、《连根树》、《枣木人猎豹》、《山花烂漫》、《风雨编辑窗》、《大别山人》、《孤岛就要沉没》、《圈套与花环》等。
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制片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陶轶(泌水镇人)先后在《电影杂志》发表杂文《赣南行》、《制片主任的职责》等。
现任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焦振华,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写作,自1955年至1969年先后在《民间文学》、《文艺学习》、《儿童文学》、《青海湖》、《文汇报》、《电影文学》、《河南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作品较多。如散文《隐身草》、《太阳从这里升起》、《牧笛》;小说《十字路口》;诗歌《我的心飞向青海湖》;文艺评论《也谈海瑞罢官》、《略论“未完的里程”客观艺术效果》;报告文学《山岗薄地棉花也能大面积高产》等。
先后在解放军某部、驻马店地区群艺馆、开封电视台从事创作的刘汉成,羊册镇古城村委人,自1953至1960年在《中学生》杂志、《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发表杂文《可贵的协作精神》等3篇;1959至1980年在《解放军报》、《长春文学》(月刊)、《空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人日报》、《奔流》(月刊)发表诗歌《我思索着诗篇》、《铁营盘》、《百炼成钢》等15篇;1962至1987年在《奔流》、《豫苑》发表和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相声、广播剧、山东快书、快板书、歌词、录音通讯有《巧对电影联》、《变色龙》、《菊城颂》、《神奇的动物世界》(根雕艺术解说词)等共16篇。其中,有的被收入《荧屏之声》(全国电视解说词集)。
1971至1985年参加驻马店地区汇演与调演的剧目及其作者有1971年业余作者侯定乾写的现代戏《铺路》;县剧团编导辛长顺写的现代戏《扛车》;1974年县文化馆创作组焦振华、焦承玺写的现代戏《迎风岭》;1976年赊湾公社柿园大队文艺宣传队编写的现代戏《红色医疗队》;1977年官庄公社文艺宣传队编演的现代戏《下乡之前》;机关干部邵国义将话剧改编为曲剧的《于无声处》;1979年县文化馆创作组焦承玺和老河公社文化站专干樊立方合写的神话剧《望夫云》;1985年县文化馆创作组任省写的大型古装戏《孝廉杀母》等。1987年任省根据原作《孝廉杀母》改编的《亲情恨》由县剧团上演,河南电视台录制播放。
第二节 艺 术
民国中后期,作画者赵掌臣擅长花卉,姚伟云习西洋画,吕佛庭、朱俊佛工人物画。书法造诣较深者有张甫东、马登银等。
建国后,通过学校培养及开展宣传,在实践中锻炼造就人才,艺术创作日益繁荣。主要作者与作品:刘汉成1967年作宣传画《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在《河北日报》刊登。《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在《解放军报》、《天津日报》刊登;1982年县文化馆专业美术工作者张书卿创作的年画(门画),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双庙公社青年农民吕文周业余创作的水彩画《丰收曲》,参加全国农民画比赛,获二等奖;在县剧团从事舞美工作的关书君为大型神话剧《望夫云》设计绘制的水彩画布景4幅,在河南省参展,获“舞美设计奖”。
泌阳县城东小高庄王省吾对乐理曲谱造诣较高,1958年任郑州师专音乐科教师时曾编写出版《古筝独奏曲集》。其目次:一、筝的定音。二、指法符号说明。三、古筝指法图示。四、古曲51首(小曲牌“新年乐”等14首,板头曲“开头板”等37首)。
1984年10月,驻马店地区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摄影展览,泌阳县获集体二等奖,参加作者徐旭、于恩普等。同年,张传省拍摄的艺术照片《白云山上不老松》在《解放军报》、《八一体育报》刊载,《好书》在《战斗报》刊载,《104岁养路工》由《河南画报》刊载,《歼敌归来》在《中国青年报》刊载。
1987年泌阳农校离休教师李季村的隶书“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仍着花。”参加福建省东峰碑林全国书画大奖赛,获佳作奖。同年县文化馆干部关书君的行书“历尽沧桑人未老”,经驻马店地区选拔参加河南省文化系统书法展览。
双庙街乡(现住台湾)吕佛庭,1935年在河南省举行个人画展。继之在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台湾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1987年出版有《吕佛庭书画》,其长卷《长城万里图》长34.3米,宽0.83米;《长江万里图》长80米,宽0.8米;类似巨作还有《黄河万里图》、《蜀道万里图》、《台湾横贯公路图》等。著有《中国书画源流》、《中国绘画的四种境界》、《中国画史评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