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泌阳县地方组织
第一节 组织状况
民国16年(1927年)初,武汉国民党中央派关夏斌(又名关景三)以特派员身份回县筹建国民党地方组织。时,泌阳县尚在北洋政府控制之下,故国民党的宣传与发展处在秘密状态中。经半年筹备,始在龙泉寨(今赊湾)建立第一个国民党区分部,王友堂任书记。年底,区分部迁至县城,改为中国国民党泌阳县执行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关夏斌任筹委主委。不久,又成立官庄、吴台两个区分部,时有党员40余人。民国17年9月程云蓬任泌阳县长,程觉察到国民党县执委筹委成员勾心斗角,腐败无能,随向省党部汇报,撤销了关夏斌主委职务,县党部筹委处于停顿状态。民国18年夏,筹委经过整顿,省党部批准成立国民党泌阳县执行委员会,设书记长1人,执行委员7人。10月,因书记长张瑞亭持枪打伤执委成员樊清斋被扣押,县执委再陷入瘫痪状态。1930年成立党务临时指导委员会,书记长改称负责人。民国20年4月县党部负责人李季高因参与杀害中共党员王立堂、胡帮立、蔡玉钦被控告法办,改由焦尊吾负责。是年秋,奉省党部指示,县执委成员减为5人,负责人复称书记长,内设组织部、宣传部、总务部三个办事机构,时全县共有国民党员110余人。民国21年初,梁仰正任书记长,8月,梁去开封,途经张铺时被暗杀,县执委复又瘫痪。民国22年,国民党县执委进行调整,5人组成,下设7个区分部,时有党员230余人。民国24年,取消执行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国民党泌阳县党部,废除集体领导制,改为一长负责制,至民国27年底先后换了两任书记长。民国28年5月,日机轰炸泌阳县城,县党部停止活动。民国29年春,泌阳县国民兵团成立,县党部觉得有了倚仗,重新挂出牌子,勉强供职。5月,张虎岑依仗自己掌握的兵权,以“整顿党务案”胁迫改组了县党部,罢免原书记长张人棋,自任书记长。又将国民兵团分队长以上成员,全部发展为国民党员,时全县国民党员猛增至1500余人,下设8个区党部,17个区分部,4个县直属区分部。民国30年春,李培之任书记长,未及三个月,李以“共党嫌疑”押解老河口军法处问罪,又换为李天锡。民国31年秋,李培之无罪释放,复任书记长。此时,县党部胁迫各机关、团体、学校公务人员人党,区党部扩至10个,区分部达360个,国民党员发展到2000余人。民国34年1月,因县党部书记长与县长晁伟青不和,改由焦松岩任书记长,同时,对各级党组织进行了整顿和改编,共设13个区党部,81个区分部,303个小组。为扩大反共力量,举办各种训练班,强令500多受训人员集体加入国民党。民国35年春,县党部召开代表会,代表80余人,选举执委7人。焦松岩当选为书记长,另选3人为监察委员。民国37年4月,国民党泌阳县党部彻底覆灭。
第二节 主要活动
民国18年(1929年)秋,国民党泌阳县执委打着实施“三民主义”旗号,大办“农会”组织,未及半月,骤然建起35个“农会”,吸收会员百余人。名曰“农会”,却没有一个农民加人,更无办一件有利于农民的事,次年春,“农会”纷纷解散。是年11月,中共泌阳县委委员姚健宇应师范学校邀请,向全体师生作“怎样做新青年”的报告,师生深受教育。但国民党县党部执委梁仰正到校恐吓师生说:“共产主义根本不适应中国,谁再听信共产主义,轻则开除,重则坐监”。民国21年,中共泌阳县委为帮助饥民度荒,组织和带领广大贫苦农民开展抢粮斗争。国民党县执委几个头目全部出马,到各区密谋策划,加紧对共产党员进行清查和追捕。此期间,全县5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捕,其中6名共产党员被杀害。民国28年“竹沟事变”后,国民党泌阳县党部按照蒋介石秘密布置的“对共党处置法”,疯狂捕杀中共党员。身任国民兵团团长和县党部书记长的张虎岑亲率武装在牛蹄、邓庄铺一带实行“梳篦清剿”,民国29年夏,一次逮捕杀害共产党员、新四军干部19人。又邀驻境八十五军张元甫同县党部干事晁斌武组织“防共联防处”,成立“军警稽察所”,专门收集、搜索共产党活动情报,并密授“随时处置之权”。仅一年间,全县就有200余名共产党员、新四军战士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民国33年8月,国民党县党部为加紧破坏中共各级党组织,成立以中统特务分子杜文甫、田少耕二人为首的“肃奸行动队”,秘密调查、逮捕、杀害中共党员和进步师生,民国34年夏,曾在堡子一次逮捕7名革命工作人员和群众。同年底,“肃奸行动队”改为“党政军战时工作队”,并建立党政军“联席汇报会议”制度,每周举行一次,专门汇报、研究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按月上报武汉行辕。后因遭社会舆论遣责,不到半年党政军战时工作队解散。民国35年上半年,县党部成立“泌阳县党员总考核委员会”,对所有国民党员进行全面考核,在2722名党员中,评选出12名最优、6名最劣的国民党员,具造名册上报省党部。同时,县党部派4人为监察委员,分赴各地对所有国民党员进行监视和控制。并向各中、小学校委派军、童训教官对青年学生加紧进行反共教育。民国36年春,县党部决定修建“中山纪念堂”,向全县征收“特派捐”,共征得261.3万元,结果未建,此捐由县党部成员瓜分。同年7月,县选举“国大代表”,党政军主要头目,纷纷活动,进行竞选。开始省党部指定薛子正作为泌阳县国大代表候选人,而薛当时尚在新安县任县长,人、地两异,不合程序。在省城供职的泌阳籍人士,亦掣肘不让薛当选。后经在省合作处供职的泌阳人郭斌庆极力活动,取代薛的候选资格。时,泌阳已解放,国民党泌阳县党部流亡到驻马店,向省党部呈报郭斌庆当选为“国大代表”,竞选风波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