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林业资源
第一节 林 地
泌阳地域辽阔,山丘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至1987年,全县林业用地123.67万亩,占总面积的30.7%,其中:有林地61.4万亩,占林业用地49.6%;疏林地14.19万亩,占11.5%;灌木林地3.18万亩,占2.6%;未成林造林地4.34万亩,占3.5%;无林宜林地40.54万亩,占32.8%。在有林地面积中,用材林18.25万亩,防护林2.9万亩,特用林0.35万亩,薪炭林24.3万亩,经济林15.6万亩,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29.7%、4.7%、0.5%、39.6%和25.5%。国有林26.4万亩,集体林35万亩,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43%和57%。人工林58.9万亩,天然林2.5万亩。
第二节 林木分布
1987年,县境内成片林大致集中在六个区:一、马道林场大部分和陈庄、马谷田2乡的盘古、大磨、栗园、董冲、安子沟、王冲、马道、庙街、南岗、杨楼等行政村计1.8万亩,占有林地面积2.9%。二、马道林场一部分和马谷田,大路庄2乡的下河、孙庄、铜峰、缸窑等行政村计6.5万亩,占有林地面积10.6%。三、板桥林场大部分和大路庄、贾楼、板桥、付庄、老河4乡的羊进冲、闵庄、竹林、程楼、夏庄、土门、大林子等行政村计2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42.3%。四、板桥林场一部分和下碑寺,象河2乡的石灰窑、上曹、陈平等行政村计8.5万亩,占有林地面积13.8%。五、板桥林场一部分和黄山口、付庄2个乡的山庄、崔湾、梅林、刘庄等行政村计5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8.1%。六、板桥林场一部分和象河、黄山口2乡的霍庄、岗王、槐树李、石人河、下罗、连庄、沈庄、安淳李、上周等行政村计7万亩,占有林地面积11.4%。6个林区涉及11个乡39个行政村,有林地面积54.8万亩,占境内有林地面积的89.2%。
第三节 树 种
一、树种分类
境内以乔、灌木树种为主的木本植物有60科218种。其中杉科:杉木、柳杉、落叶松、水杉、池杉。松科:雪松、油松、马尾松、黄山松、黑松、火炬松、湿地松、赤松、红松、水松、刺松、樟子松、日本落叶松、广西马尾松、。壳斗科:板栗、茅栗、青桐栎、栓皮栎、麻栎、槲树。杨柳科:毛白杨、加拿大杨、响叶杨、小叶杨、小青杨、大青杨、山杨、小美杨、箭杆杨、沙兰杨、北京杨、意大利杨、日本白杨、罗马尼亚杨、德国(158)杨、波兰杨、银白杨、旱柳、垂柳、簸箕柳。蝶形花科:刺槐、国槐、紫穗槐、胡枝子、黄檀、紫檀。榆科:白榆、榔榆、榉树。玄参科:毛泡桐、楸叶泡桐、兰考泡桐、白花泡桐。楝科:香椿、苦楝、川楝。悬铃木科: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梧桐科:梧桐。紫葳科:梓树、楸树、灰楸。苦木科:臭椿。柏科:柏树、侧柏、松柏、刺柏、龙柏、翠柏、川柏。桃金娘科:大叶桉、赤桉、细叶桉。胡颓子科:沙棘、胡颓子。卫茅科:大叶黄杨、桃叶卫子。木兰科:白玉兰、荷花玉兰、厚朴、木兰。漆树科:黄连木、野漆树、盐肤木、漆树、火炬树。桑科:桑树、鸡桑、蒙桑、小构树、构树、无花果、柘树。小檗科:黄芦木、首阳小檗。兰果树科:喜树。苏木科:皂树、山皂树。茶科:茶、山茶、油茶、。杜仲科:杜仲。山茱萸科:桃花珊瑚、山茱萸。木樨科:白蜡树、茉莉、油橄榄、大叶女贞、桂花、迎春花、迎夏花、小叶女贞。五加科:刺楸。罗汉松科:罗汉松。马鞭草科:黄荆、木荆。黄杨科:黄杨。八角枫科:瓜木。金缕梅科:枫香。柽柳科:柽柳。樟科:樟树。含羞草科:合欢、山槐。胡桃科:代香、枫杨、核桃、山核桃。大戟科:三年桐、十年桐、日本桐、山麻杆、乌柏、重杨木。无患子科:栾树、文冠果。芸香科:柚、花椒、黄柏、构橘、枳橘、橙、佛手柑、羊奶柑。柿树科:柿树、君迁子。鼠李科:枣树、拐枣、酸枣。葡萄科:山葡萄、美洲葡萄。石榴科:石榴。夹竹桃科:夹竹桃。蔷薇科:苹果、山楂、梅、山定子、毛山定子、中国李、杏李、山桃、杏、刺梅、蔷薇、木瓜、樱桃、杜梨、白梨、秋子梨、砂梨、豆梨、河南海棠、悬钩子、麝香草莓(百里香)、野山楂、红果山楂、木香、梅花、毛桃、贴杆海棠、榆叶梅、月季、刺玫、玫瑰。椴树科:糯米椴、中国椴、檩椴。银杏科:银杏。弥猴桃科:弥猴桃。杜鹃科:杜鹃。豆科:鬼见愁、紫荆、紫藤。禾本科:桂竹、淡竹、慈竹、青皮竹、毛竹。棕榈科:棕榈。锦葵科:木槿、木芙蓉。腊梅科:腊梅。毛莨科:牡丹。忍冬科:大绣球、金银花。千层菜科:紫薇。铁树科:铁树。藤黄科:金丝桃。木麻黄科:木麻黄。此外,还有接骨木、槲寄生、辛荑、连翘等。
二、优势树种
(一)用材林 马尾松:乡土树种。县内有栽植马尾松的习惯,是荒山造林的主栽树种之一。建国后,每年种植马尾松占造林面积的40%以上。栎类:主要品种有麻栎、青枫栎、栓皮栎等,均为乡土树种,以栎树纯林和松林混交林最多。黑松、油松是引进树种,1955年后得到发展。湿地松、火炬松:1975年引进,1981年确定为县重点发展树种之一,因种源缺乏,价格昂贵,发展缓慢。泡桐:乡土树种,因其生长快,材质好,为平原区沿河乡村“四旁”栽植主要树种。1978年以来,境内掀起栽植泡桐热潮,国营、集体、个人竞相育苗、种植,面积成倍增长。杨柳、早柳:乡土树种,育苗容易,一插就活。为用材林、薪炭林两用,是“四旁”植树的主要品种。箭杆杨、加拿大白杨:1958年和1963年分别引进,初曾有较大发展,后因箭杆杨虫害严重种植渐少,现存数量不多。继引加拿大杨取代箭杆杨,作为路旁绿化主要树种。60年代引进沙兰杨、法国梧桐(悬铃木)树种后,加拿大杨被更换。榆树、楝树、椿树等阔叶杂树,均属乡土树种,种植较普遍。
(二)薪炭林 泌阳县薪炭林,主要有麻栎、刺槐和其它阔杂等树种。至1987年境内营造面积24.3万亩,其中麻栎13.5万亩、刺槐3.3万亩、松栎混交林4.4万亩,其他阔杂树林3.1万亩。种植万亩以上的有老河、板桥、下碑寺、春水、付庄、贾楼、黄山口、大路庄8个乡。
(三)防护林 主要有杨、柳、栎、松、刺槐和阔杂等树种。至1987年境内防护林2.9万亩,其中杨、柳类2.1万亩,松栎类2700亩、刺槐400亩、阔杂4800亩。
(四)经济林
1、果树 主要有梨、苹果、枣、板栗、山楂、桃等。1987年果林面积2.53万亩。其中梨:乡土树种,以马谷田为中心产地的“马谷田瓢梨”为优质品种梨。1987年境内梨园面积达1.21万亩,占果园面积的48%。苹果:引进树种。1954年板桥水库从郑州园林场引进种植250亩,后板桥农场和板桥林场在八亩坪、邱庄等地大面积栽培。60年代部分社队集体林场开始种植,至1987年境内成片苹果林面积6816亩,占果园总面积27%。枣:乡土树种。境内各乡均有种植。1987年枣树面积4521亩,占境内果园面积的17.9%,以象河乡种植最多。
2、栎林 山丘地带主要树种,建国前深山区有种植。建国后,发展较快,至1987年境内栎林面积13.5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有6个乡,大路庄乡最多3.87万亩,次是象河、黄山口、老河、板桥、王店乡。
3、三年桐 引进树种。1958年板桥农场园林队在下碑寺北张庄试种,发展不快。1979年后,林业政策逐步落实,种植面积显著增加。1987年境内种植面积1.74万亩。
4、茶 引进树种。60年代开始试种。70年代发展较快。至1987年采茶面积1116亩。
5、竹类 包括淡竹、慈竹、青皮竹等,均为泌阳乡土竹种。1987年,境内有竹林面积2223亩。
三、古树
(一)象河乡陈平村委白果树村有一株千年以上的银杏树,树身高31米,胸围11米,主干高2.4米,树干上方有一洞,口径24厘米,深50余厘米,洞内四季有水外溢,人称“泉水树”。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老河乡政府院内有丛银杏树,树龄有千余年。树高18.35米,丛生胸围11,9米,冠幅338.6平方米,共8棵紧连在一起,其中最粗的一株,胸围3.6米。1982年4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白云山南麓大宋庄东南万峰寺遗址处有两株银杏树,南北并峙,相距6米。北侧雌树,胸围5.5米,通高35米;南侧雄树,胸围5米,通高30米,在树干4.2米处,有一直径30厘米枯洞,长出桑树一株,高4米,周粗18厘米,巍然屹立。两树冠交叉如峰,遮荫750平方米。据考证,这两株银杏树为宋代前所植,距今已800余年。
(四)高店乡柏棚行政村梨树洼村西北隅有柘刺树一棵,树胸围3.41米,树干高2.5米,通高10米,遮荫126.5平方米。树身自根部向上裂为两半,上宽下窄,中间缝宽35厘米。树干表层虽朽,但枝叶繁茂,确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