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专业教育
第一节 师范学校
一、师范学校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县城西北隅圆通寺旧址(今剧院北侧团结路南段)始建“泌阳县师范传习所”,配校监1人,教职员4人,首批招生20人,学制1年。民国元年(1912年)所址迁至“慈丘试院”。民国12年,学制改为2年。民国14年,由于政局不稳,经费困难,被迫停办。民国18年秋复办,改称“泌阳县乡村师范学校”,学制3年,首任校长吴平轩。民国22年更名为“泌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学制改为4年。招生3班,120人。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迁至饶良,学制改为3年。民国32年迁回县城原址,次年因日军骚扰,再迁城南焦新庄(今属陈庄乡)。抗日战争胜利后,复迁城内原址。时有6班、314人。翌年,增为7班,学生350人,教职员工17人。1947年解放时停办。
建国后1950年春,建立泌阳简易师范学校,县长姚增绪兼任校长。从社会知识青年中招生1班50人,为短期师范甲班。1951年至1953年又招两班,每班50人,分别为短期乙班、丙班,学制均为1年。同时,从1950年秋开始招初师生1班54人,学制3年。1953年增至6班,学生212人。是年秋,省、地决定泌阳师范学校迁唐河,与唐河县简易师范学校合并。
1958年秋,县再办泌阳师范学校(中师),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4班、160人,学制3年,暂借城关第二小学校舍和城南杨庄民舍上课。1961年迁范庄新校址,发展为12班,学生440人,专任教师22人,校舍90间。1962年春停办。
二、教师进修学校
1956年县设“教师进修校部”,配备专职教师10名,定期定点到各区进行巡回教学,对提高师资水平起到一定作用。1959年在城北范庄建校,名为“泌阳县师范学校”,开设数学、语文各1班,从在职教师中选拔学员100名进修,学制1年。1962年改巡回教学为短期师资训练班。至1978年先后举办10余期,每期50人,学员由各公社文教组从在职教师中选送,结业后仍回原校工作。1980年该校被省命名为“泌阳县师资训练班”,198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为“泌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学制2年,享受中等师范待遇,国家承认学历。从1979年至1987年共培训合格教师771人。
第二节 职业学校
一、县立蚕业学校
民国6年(1917年),县创办初等蚕业学校,址在西关“养济院”(今屠宰场),招生1班40人,校长傅少悦。是年秋,根据省教育厅指示,改称“泌阳县乙种蚕业学校”,校址迁至学宫(今县委党校后院)。开设课程有制种、制丝、养蚕、桑树栽培、织绸等学科。并从汜水引进优良品种桑树苗5000株,植于西关外苗圃。越3年,由县人褚振铎、朱景让接办,先后共招生3班百余人。所制蚕种与蚕丝行销上海、苏州、杭州等地。民国12年因局势混乱、经济不支而停办。
二、梅林园林中学
1956年利用民国时期的梅林中学旧址开办梅林园林中学,学制三年。始为2班,学生100人,实行半耕半读、国家补助的办法进行管理,至1959年发展为有初中6班、高中1班,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20人。3年内开辟葡萄园80亩、菜地7亩,种植苹果树4000多株,开垦荒地100余亩,饲养耕牛26头,“泌阳驴”12头,猪40头,山、绵羊130只。办有铁匠炉、木匠铺、缝纫部。校具齐全,藏书3万余册,校舍全部修葺一新。有流动资金近万元,学校自给自足,学生免交书籍费,且享受一定的生活补助费。1960年春,林业部教育司在此召开现场会,部分勤工俭学成果赴省参展,校长杨国顺于同年6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是冬,国民经济调整停办。
三、泌阳县卫生学校
校址在城北宋庄。1960年春建,年底国民经济调整中停办,1974年复建。专门培训在职初级卫生人员和农村不脱产卫生人员。至1987年已办12期,每期学员多者200人,少者40人,累计1376人。
四、泌阳县财贸干部学校
1962年开办,校址在城西关大街南侧。主要目的是以办学习班形式,培养、提高财贸战线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1968年停办。
五、泌阳县“五·七”专科学校
1969年7月,在今泌阳一高院开办,学制一年。首届招生100名,设人医、兽医、园林、机电、文艺等5个专业。1972年11月停办。
六、农业机械化学校
1972年在县农机局院内创建,1982年迁址于城北宋庄。有工作人员14名,其中教师3名。专门培训农业机械技术人员和拖拉机驾驶人员。
七、泌阳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
1979年在原梅林园林学校校址创建,名为泌阳县农民技术学校。1980年迁到县城北马庄村,占地1.65万平方米,建教学楼一座,校舍75间,实验田10亩。教学设备较全。设农学、林果、兽医三个专业,学制二年。1985年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业教师27人。同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检查验收,报请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省泌阳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纳入国家计划,毕业生享受中专待遇,不包分配。招生范围扩大到确山、西平、遂平三县。自建校以来,已毕业学生873人,其中有108人分别被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及河南省农科院招聘为试验工。
八、马谷田农业高级中学
原系马谷田高中,1983年改为农业高中。校址在马谷田西南1.5公里的凤凰山下,开设有文化、农业、林业、畜牧等课,开设5班,有学生200余人,教职工41人。4年来连续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单位。
九、泌阳粮食职工学校
1980年在城南地下仓始办,1986年迁城北袁庄。是年经地区粮局批准、地区教委备案,担负全区粮食系统职工中等业务技术培训任务。有教职工14人。设有教研室、实验室。自创办以来至1987年,为粮食系统培训初、中级技术人员25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