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筑队伍
第一节 人员配备
建国前,境内从事建筑业者有木、泥、石工匠,自行组班,农闲务工,农忙务农。
1952年县建筑业工会成立,招收城乡木泥工匠组建建筑队,集体性质。1954年建筑工会改称建筑社,社员162人,临时雇工400余人。其任务以城区公房修建为主兼修居民私房。1958年建筑社更名为“地方国营泌阳县建筑工程公司”,除承建县直单位房屋外,还承担其它一些工程建筑。是年,乡村建筑工匠亦多自行组队,从事集镇供销、粮食等部门公房和民房修建。1963年县建筑工程公司复名建筑社。1968年后,生产队自行组建施工队,进行过路涵洞、提灌站、水渠、塘堰坝等农田水利工程建筑。1971年羊册公社组建建筑安装工程队,工匠20余人。1973年高店公社成立建筑队。1975年城关公社建筑队成立,队员俱系社内木泥工匠。1980年后,城乡大量修建公、私房,各种类型建筑队纷纷组班,尤以乡村能工巧匠组织的建筑队为多,成为房屋建设的生力军。1982年为开辟城镇待业青年就业门路,劳动部门办劳动建筑公司。1983年粮食局、宋家场水库管理局组建建筑工程队。1984年县房建公司成立。1987年县属建筑公司(队)5个,从业2055人,乡村临时性建筑队616个,从业4450人。
第二节 技术装备
建国初,境内建筑施工用瓦刀、泥抹、锯、刨等工具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效低。60年代后,县建筑社陆续添置卷扬机、震动棒、打夯机、电焊机、砂轮机、钢管脚手架和圆盘锯、压刨机、起线机、开榫机、大型带锯跑车等。进入80年代,各建筑工程队(公司)又购置砂浆机、混凝土搅拌机、平板震动器、水磨石机等。1987年,全县县属建筑公司(队)共有卷扬机20台、震动棒32台、搅拌机12台、水磨石机5台、洗灰机2台,刨车、带锯、车床等200余台。乡村一些建筑队也有震动棒、带锯、钢管脚手架等,建筑工程操作逐步向机械化迈进。
第三节 建筑公司选介
泌阳县建筑公司 公司地址在泌水镇东方红大街87号。1952年10月成立时,名建筑工会,从业50人,以瓦刀、泥抹、水平尺等简陋设备在县城修建房屋。1954年更名建筑社。1966年始增置卷扬机、搅拌机等设备,时有正式职工130余人,分为3个工程队。1984年更名为县建筑公司,隶属县城建局。1987年公司有卷扬机、搅拌机、震动器、开榫机、电刨、电锯、水磨石机30余部(台),固定资产20余万元,职工120人,临时工300余人,分设4个施工队。年建筑安装收入170万元,实现税利8万元。历年先后完成人民影院、烈士纪念碑、泌云商场、邮电营业楼、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商业服务楼、县政府第二招待所等数十项工程施工任务。被地区计建委认定为二级建筑企业。
泌阳县房建公司 集体企业。公司地址在泌水镇师范道中段路东。1984年7月由房地产管理所修缮队扩建而成。1987年公司有卷扬机、搅拌机等10余部(台),从业300余人,分设6个施工队。历年先后完成县供销社办公楼、县农机中心营业楼、工人文化宫、乡镇企业大楼、火车站房等工程。为四级建筑企业。
泌阳县劳动建筑公司 公司地址在泌水镇团结路中段。1984年4月成立,隶属县劳动人事局。初时有职工24人,1985年增置卷扬机、震动器等设备10余部(台),从业240人。1987年公司有设备32部(台),从业320人,分设4个施工队。历年来先后完成丝毯厂厂房、县棉花加工厂车间等工程。为四级建筑企业。
泌阳县粮食建筑公司 公司地址在泌水镇东方红街53号。1983年9月组建,隶属县粮食局。其时,从业120人,以粮食系统的仓、房建筑为主要任务。1987年有职工110人,临时工100人,置卷扬机、砂浆机、搅拌机等20余部(台),年建筑收入150万元。历年先后完成县油厂营业楼、县粮食学校、县粮局直属仓库等工程。为四级建筑企业。
泌阳县乡镇企业建筑公司 公司地址在泌水镇行政路12号。1987年7月组建,隶属县乡镇企业局。从业300人,分设6个施工队,置搅拌机、水磨石机等15部(台)。当年完成副食品营业楼、乡镇企业产品展销楼,产值50万元。
泌水镇建筑公司 集体企业。公司地址在泌水镇人民街87号。1975年9月成立,时有80人。之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发展,1987年从业318人,分设5个施工队,有木、泥工机械设备50余部(台),历年先后完成泌阳一高教学楼、泌水镇一中教学楼、二中教学楼等工程,累计产值890万元。为四级企业。
泌水镇长兴建筑公司 公司地址在泌水镇工业路3号。1986年3月组建,隶属泌水镇工业办公室。1987年公司从业120人,分设2个施工队,置有卷扬机、搅拌机、带锯等设备,先后完成县制药厂住宅楼、县水泥厂立库等施工任务。系县内较有影响的个体建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