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印刷工业
第一节 印 刷
民国23年(1934年),县城内有“经魁堂”印刷局,从业5人,石印公文布告等。之后,饶良、羊册、春水、官庄、沙河店等集镇均有石印作坊。
1950年县委、县政府、公安局行文始用铁笔蜡纸刻版油印。1951年城关4家个体石印作坊联合为石印馆。1952年公安局办自新石印馆,县工会办工友石印馆。1954年,县委、县政府购置打字机。1958年初,从石印馆抽调人员组建《泌阳报》印刷厂,置圆盘、四开机各1台,铅字若干,石印改为铅印。1961年冬因《泌阳报》停办改称县印刷厂,属工业局。1976年官庄公社综合厂印刷车间石印改为铅印,置圆盘机2台,印单据、报表等。1978年春水公社综合厂设印刷车间,从业5人,置切纸机、印刷机各1台,印制学生练习本、作业本、信纸、单据等。1980年10月,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办印刷厂,购圆盘、四开机、切纸机各1台,铅字若干,印报表、稿纸、书本等,后增置印刷机、装订机、铸字机,承印书本,月净利达1万元。1984年县青年印刷厂建成。是年,县粮食局饲料公司设印刷车间,印制粮食系统内稿纸、单据等。1985年后,手刻油印遍及城乡,打字业务遍于县直机关单位,且有少数单位置复印设备。1987年全县印刷企业9家,其中乡办5家,年印品40万印。
县印刷厂 全民企业。厂址在工业路8号。1961年由《泌阳报》印刷厂改称。原址在新建路中段路南,1962年6月26日厂址迁城关邱庄村西,后因特大风将厂房刮倒,又迁新址。1972年铸字员王生立革新制作自动泵铸字装置。1979年增加烫金、涂蜡、彩印业务。1983年始照相制版,承印商标等。1987年有职工68人,固定资产26万元,流动资金26万元,年产值26万元,获利润1万元,税金1万元。
第二节 造 纸
民国年间,县城和少数集镇制作粗糙的包装纸。
建国后一段时间内,一般包装用纸多从外地购进。1980年城郊公社综合厂加工粗纸,从业6人,年产值1.5万元。1981年杨家集公社郑庄大队沙子岗村张金兰联合4户农民学造纸,并带动全村43户从事造纸,年获利万余元。1986年城关镇开办造纸厂,产包装纸、卫生纸等。1987年县工业局将原酒厂改建为造纸厂,职工73人,固定资产52万元,流动资金26万元,年产值17万元,年税金1万元。是年,泌水镇开办造纸厂,从业20人,年产机制纸10万公斤。同年,散布于各乡村造纸个体户250家,从业550人,年制包装纸、卫生纸百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