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驻军 过军
泌阳位于宛、汝通衢,向为兵家争夺之地,故常有军队过境或驻扎。民国期间,军阀混战,境内驻军猬集。民国14年(1925年)陕军第二军岳维峻部驻泌阳,其供给全部向地方摊派,逢年过节,索要猪、羊、酒等物。岳部驻沙河店的曹绍文旅,端午节时,向沙河店索要银币5000元,群众愤怒地说:“能让土匪烧杀,不让陕军驻扎”。民国16年2月在泌阳驻扎的吴佩孚部陈文钊旅,强行预征三年田赋。是年,县境曾五次驻军,多达4万余人。每次必强行摊派,搜刮存粮,致使部分居民柴米俱罄,流离失所。民国27年秋,国民革命军六十八军驻泌,向群众摊派粮、草分文不付。官庄东陈楼村一农民交一大车林秸,只称为100公斤。民国29年汤恩伯部十三军驻泌阳,搜刮民财,奸污妇女,受害者向其军部控诉,军部以“当兵的没带家眷”为由,进行庇护纵容。民国33年县境大军云集,李楚瀛的八十五军、曹福林的五十五军、米文和的六十九军、池峰城的三十军和汤恩伯的十三军,总计10万之众,粮秣全由地方负担,县民叫苦连天。
人民军队过境、驻境不扰民,不害民,公买公卖,深受群众爱护。民国23年(1934年)末,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于11月23日在鄂豫边区工委书记张星江响导的指引下,经响水坡进入泌阳县境,经过群众基础较好的二郎庙、四道沟、马谷田、铜山沟、邓庄铺、羊进冲,绕道贾楼、龙王庙、春水等浅山丘岭地带,25日从象河关西北鬼谷峡安全地进入方城县境。解放战争时期,民国36年11月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一旅为解放泌阳,曾驻境。民国37年4月29日中原野战军政委、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率部在泌阳苗庄寺驻扎,召开桐柏二地委及属县领导干部会议,纠正新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民国37年5月“宛东战役”时,人民解放军十一旅、十三旅驻防春水、贾楼一带。民国38年春,桐柏军区一七四师驻境协助剿匪。建国后,境内常有解放军路过或驻扎。人民解放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帮助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处处为人民办好事。“75.8”特大洪水灾害中,曾驻境内的8212部队指战员全力以赴,帮助群众安全转移,运送物资,治疗疾病,抗洪抢险,体现了军民鱼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