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捐款修志文件、人员及单位
汝南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文件
汝史志〔1996〕1号
关于捐修《汝南县志》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企事业单位、外地驻汝各单位:
我县新修《汝南县志》,在全县各级领导、各个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即将出版问世。该志书是一部政治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完备,全面反映我县发展历程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具有“存史、资治、教化、信息传递”等功能。它的出版发行,对于服务我县的改革开放,促进两大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鉴于修志需要大量经费,而我县财力有限,因此,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号召全县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捐资出版《汝南县志》。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对捐款的单位和个人,在《汝南县志》中设“捐款修志惠及后世芳名录”,全部予以留名纪念。
二、凡单位捐款5000元以上的,在《汝南县志》中载单位党政领导正职黑白照片各一张,并简述单位概况,赠志书5部。
三、凡单位捐款3000元以上的,载单位党政领导正职黑白照片各一张,并简述单位概况。
四、凡单位捐款1500元以上者,载单位党政领导正职黑白照片各一张,并配发单位具有代表性照片一张。
五、凡个人捐款1000元以上者,载个人简介及黑白照片一张,赠志书一部。
六、凡个人捐款在500元以上者,在《汝南县志》中留名,赠志书一部。
七、捐款从即日开始,于1996年12月31日截止。
联系单位:汝南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电话:8026975
汝南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一九九六年十月十日
捐款修志惠及后世芳名录
蔡兰启
蔡兰启(1950~),韩庄乡人,中共党员。1968年入伍,复员后,曾任三门闸乡武装干事、水屯乡武装部长、汝宁镇武装部长、副书记、镇长等职务。1992年调任城建局任局长兼党组书记。1986年3月,任汝宁镇镇长期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
贾世平
贾世平(1950.2~),水屯乡人,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邮电工作,历任机线员、所主任、副局长等职务。1987年任平舆县邮电局局长兼党支部书记。1995年调入汝南县邮电局任局长兼党总支书记至今。在工作中,多次被评为邮电系统先进工作者。1994年被驻马店地区行署评为劳动模范。
张卫民
张卫民(1956.5~),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南阳医专,现任汝南县人民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医师。1991年被评为“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1993年后被评为“汝南县科技拔尖人才”、“地区科技拔尖人才”、“地区劳动模范”、“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并出席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六次党代会。1996年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
张卫民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及学术会上发表论文16篇,其中《老年性安静石33例药物治疗体会》一文,获全国医药论文大奖赛二等奖,于1993年在“国际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会”上宣读,被国外专家称之为“不可思议的创举”。论文《幽门缝闭法治疗12脂肠破裂》一文载入《中国医学文摘》。另外有3个研究项目获省、地科技成果奖,有专著1部。《健康报》、《河南日报》、《河南宣传》、《驻马店日报》、《驻马店宣传》等报刊先后多次报道过他的事迹。
肖献林
肖献林(1957~),马乡镇赖屯人,中共党员。长春地质学院毕业,1982年2月参加工作。1980年在校学习期间,开始发表专业著作,曾在《地震学报》(国家一级刊物)发表“东北图门江流域深厚地震机理研究”一文,1983年在《福建地震杂志》上发表“漳州盆地抗震工作研究”,在《海洋研究》(国际性刊物)上发表“海洋面变化与新构造运动”,1984年发表“核电站场址选择与研究”,1985年发表“厦门市域抗震规划研究”、“工程结构与抗振”等论文。
1986年以来,他设计出先上楼板后浇注大梁新工艺,既节省人力,又提前工期。1989年成功地研究出相邻新老建筑物相互影响的处理新方法,经过80余例的实践检验,效果较好。他组织编制的汝南县城1995~2010年总体规划,一次通过省级评审。1986年获得“河南省规划管理先进个人”的称号。
刘炳松
刘炳松(1953.10~),南余店乡大刘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3年参加教育工作,1985年调县委宣传部任秘书。从1989年2月起,先后任张楼、王岗、老君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1995年2月,调罗店乡任党委书记。刘炳松从事党政工作以来,多次被地区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思想工作等先进工作者。
蔡喜中
蔡喜中(1944.5~),平舆县人,中共党员。1968年河南农业大学农机专业毕业后,到8212部队锻炼二年。1970年分配到汝南县农机修造厂,先后任技术员、科长、技术厂长,1986年出任厂长。1995年底,他主持完成了300万元的技改项目,建成2幢6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一条先进的总装生产线,年产能力达到3万辆。蔡喜中先后获得了“推动技术进步优秀厂长”、“驻马店地区科技进步拔尖人才”、“双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李保清
李保清(1946年~),和孝乡人,中共党员。1970年郑州工学院水利工程系毕业,9月分配到县水利局工作。1987年12月调入汝南建行工作,先后任办公室主任、副行长。1993年10月调任遂平县建行行长,同年11月调任建设银行汝南县支行行长、党组书记。
陈国民
陈国民(1947.20~),汉族,三桥乡马庄村大刘庄人,中共党员,大学专科文化。1969年参加工作,至1972年任三桥乡广播站技术员。1972年至1979年任留盆公社团委书记,1979年至1990年任马乡镇政府秘书、党委秘书、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1990年任水屯乡乡长,1992年任乡党委书记,1997年3月任汝南县县长助理兼水屯乡党委书记(副处级)。为此,1995年中共驻马店地委授予他“优秀党委书记”称号。
徐文俊
徐文俊(1942.4~),三里店乡人,中共党员,经济师、高级政工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农机协会理事,全国农机系统先进个人,驻马店地区劳动模范,驻马店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任汝南县农机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
孔令忠
孔令忠(1940.10~),城关镇人,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通达皮鞋厂厂长,河南省通达鞋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河南省天中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1989年荣获驻马店地区“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厂长”称号;1992年被评为“高级政工师”和“高级经济师”。是河南省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汝南县县委委员。199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人员”。1994年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被驻马店地区选拔为拔尖人才。
王新国
王新国(1956.12~),和孝镇人,中共党员。1974年高中毕业后,任民办教师。1978年考入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汝南师范学校任教,1985年调入县委宣传部工作,次年调县委办公室工作,1995年调舍屯乡人民政府任乡长,1996年调张楼乡人民政府任乡长。
王晓卡
王晓卡(1961.12~),常兴乡王集村人,中共党员,工程师。1979年7月,考入郑州水利学校攻读农田水利专业,1981年毕业后,分配到县水利局工作。先后任水利局河道管理所副所长、水利站副站长等职。1996年3月,任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至今。
于国平
于国平(1962年~),韩庄乡人,中共党员。1979年7月考入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1981年毕业后分配到舍屯乡政府,后调入县委宣传部工作,1991年2月任中共汝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96年任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地、县先进工作者。
杨春德
杨春德(1944.4~),老君庙镇人,中共党员。1964年初中毕业后回村,1976年任村支部书记至今。工作中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是中共汝南县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党代表,汝南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第八届代表。1995、1996年被评为出席地区党务先进工作者并荣获省优秀党员称号。
魏靖
魏靖(1961.3~),女,黑龙江省宁安县人,中共党员。
1980年9月驻马店师范学校毕业,1987年9月河南省委党校大专班毕业,1996年12月中央党校本科班毕业。
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历任汝宁镇一中英语教师,汝南县商业局团委书记、工会副主席、主席。1996年3月任汝南县总工会主席至今。
魏靖先后10次被评为优秀工会干部,其中3次为驻马店地区优秀工会干部,1995年被省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积极分子”,1996年被省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干部”,同年11月当选为河南省总工会十一届代表大会代表,1997年7月当选为河南省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冯振龙
冯振龙(1951.10~),平舆县玉皇庙乡人,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平舆县委宣传部干事、团县委副书记。1982年至1987年先后任平舆县万金店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乡党委书记,平舆县郭楼乡党委书记等职。1987年至1991年,先后任平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政法委书记、中共平舆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县政协委员。1992年调汝南县人民检察院任党组书记、检察长,是中共汝南县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在任平舆县委政法委书记期间,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地区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焦德林
焦德林(1949年11月~),留盆镇小王桥村人,中共党员。经济师、高级政工师,县、地科技拔尖人才。1973年参加工作,历任村委党支部书记、乡党委副书记。现任县耀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与别人合作研制的轻体板防盗门荣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余树文
余树文(1949~),平舆县万冢乡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67年参加工作,1988年调入公安战线,现任汝南县县委常委、政法书记、公安局长职务,一级警督。
1994年,余树文在平舆县公安局任政委期间,曾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政法战线人民好卫士”的殊荣。1996年余树文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称号。
王立志
王立志(1955年~),三门闸乡人,中共党员。1981年至1995年,先后在县农业局、县农机局、舍屯乡工作,历任副局长、乡长等职。1995年2月任大王庄乡党委书记。
樊延中
樊延中(1941年12~),汝南县板店乡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党支部书记,汝南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驻马店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1965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初、高中数学教师、初中校长、县教体委教研室主任,1989年元月任河南省汝南县高级中学校长兼支部书记。教研成果有:与他人合著《迎接挑战,强化社会主义阵地》一书,1992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韩庄粮所
韩庄粮所自1989年后,坚持本业为主,发展多种经营,经过几年的努力,企业走出低谷,使一个原来亏损大,困难多的基层粮所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粮油购销、饲料面粉加工、生猪饲养、技术防疫、良种繁育、汽车运输、生猪出口为一体的综合性国有粮食流通企业。至1995年粮所拥有职工380人,下设9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即:粮油购销公司、万头机械化养猪场、千头实验猪场、饲料厂、面粉厂、生猪借养收购站、汽车运输队、挂面厂、添加剂厂。总固定资产1500万元,流动资金4000万元,仓容1250万公斤,共经营26个品种,年购销、加工粮油2500万公斤。1996年粮所所属9个单位共实现利税102万元,企业总产值9740万元,出栏生猪25000头,销售利润250万元。饲料面粉加工2500万公斤(其中代农户储存500万公斤),利润200万元。为发展养猪事业,粮所推行的“公司+农户”规划,使300多户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粮所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单位。中央、河南省及驻马店地区电台、电视台、《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商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分别报道了该粮所的辉煌业绩。省委书记李长春、省长马忠臣分别为韩庄粮所题词:“公司加农户越来越宽广”、“人杰法新”。充分肯定了韩庄粮所近年来在所长陈俊清的带领下所走过的艰苦创业成功之路。
绘制古城新貌的建设局
1995年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组建后,县委书记何忠仁、县长宋军深刻意识到改变古城面貌,振兴汝南经济是全县人民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战略决策。按照“改造旧城、改变环境、建设新区、振兴经济、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建设思路,致力于老城改造步伐,重点构筑新区框架。1995年,拆迁任务之繁重,在汝南城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由于目标明确、县领导的全力支持,建设局在局长的带领下,上下同心,加上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当年圆满完成“一河两桥一牌坊、八路七街三市场”的建设任务。至1996年的两年中,千年古城的巨变,有目共睹:完成了塘巷口、东西大街东段、南关大街、沿河路、行政街东段、王家巷、建设街、中心大街、开龚公路城关段、古塔路、农机公司前、服务楼西、南海商城、新华街北段等几十处综合开发地段的全部拆迁、补偿、安置任务。共拆迁房屋15.7万平方米,其中私房6536间,12.9万平方米;拆公房1168间,2.8万平方米。异地安置1294户,就地安置381户,支付拆迁补偿费1552万元。1996年收取土地出让金1500万元。
在城市基础设计建设中,新修古塔路、南关大街、塘巷口街道及天中桥、功德桥、南城门楼主体工程,全长1680米,843万元的护城河清淤护坡工程(同水利局合作),沿河路面硬化及8个优雅仿古亭阁一字排开,同古朴典雅的南城门楼一起,河、桥、路、亭相映辉彩,堪为古城一景。铺筑街道水泥路面2800米,计63600平方米;修排水沟5920米,14座水冲式公厕及10多个标准垃圾箱投入使用。新建7500平方米的西关水果市场;改建了天中山市场;建西十字路口环岛一座。改建电力照明线路3条,新居民区生活用电线5条,移动通讯线3条,新增150mm供水主管道3000米,供电、供水总投资150万元。植树种花、美化环境,在街道绿化中,更新苗圃花带17条、种植各类花木17万多株。县城主要街道达到“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目标。
汝南建设局属下的5个股室,8个事业单位和3个企业公司,共1100多名员工,在局党组一班人的带领下,正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为古城面貌的改变贡献力量。千年古城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中州大地,迎接21世纪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