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物简介
王狗夺
王狗夺(1903~1931),水屯乡王坡人,中共党员。青年时家境贫困,被迫给孔庄孔祥衙当长工。因受孔繁益的革命思想影响,1927年走上革命道路,任地下通讯员,在孔庄一带开展武装斗争。1929年深秋,随部队南征到达江西,后提升为团长。一次他和王国华(在江南搞地下工作的王老汉)之子,在江西狮子口筹措军粮时,被俘牺牲。
刘茂林
刘茂林(1882~1941.6),字竹轩,项城县汝阳刘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心区委委员,是党的一位积极活动家。童年饱受苦难,当学徒时,学得一手精湛的制毛笔技术,1927年在汝南入党,后长期从事党的秘密联络和宣传工作,以卖笔作掩护,游乡串馆,活动于汝南、项城等地,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灌输革命思想。1939年开设“天孙斋”笔庄(汝南县委秘密联络站),1940年冬因叛徒出卖被捕,因敌人未抓到任何证据,后获释。1941年4月,第二次被捕入狱,6月在狱中殉难。
冯文秀
冯文秀(即冯老三,1889~1942.1),马乡镇人。自幼家境贫困,青年时代立志变革社会。30年代初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了胡亮等领导的马乡“鞭竿会”。此后曾任马乡早期红色政权的副区长之职。1941年10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同年冬被解送到西安国民党西北劳动营。由于遭受严刑摧残,身患重病,殉难狱中,时年54岁。
彭铁箍
彭铁箍,又名彭金铮,1917年7月生,老君庙镇人。1927年入学,在汝南渡过中学时代,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到大别山区开展游击斗争。抗战胜利后,上级党派他回汝南,任西北区区委书记,不久被恶霸地主温警吾杀害。
罗景顺
罗景顺(1912.4~1947.5),马乡镇罗庄人。幼年在本村私塾求学,他天资聪慧,多才多艺。1931年入党,1938年赴竹沟学习,后被派回马乡开展工作,积极宣传发动群众,使大批青壮年投身革命。1941年随赖鹏参加新四军淮南支队。1947年在湖北云梦县的一次战斗中牺牲。
徐晓中
徐晓中(1902~1967),商丘人。青年时代就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26年考入河南中州大学附属高中,是年被捕。1928年出狱后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小学、中学任教员、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务。建国后任汝南初师、简师副校长。1956年至1963年间,历任汝南县政协一、二、三届副主席,为汝南统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67年1月因病去世。
白宗鲁
白宗鲁(1907~1984),回族,原籍周口市宁庄街人,1933年迁居汝南观音堂街开设中医外科。建国前,他给穷人诊治疾病,不收费或少收费,在群众中有“白善人”之称。1952年参加城关联合诊所,曾被选为汝南县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县政协委员及县政协第四届副主席。1955年任城关联合医院副院长,1973年调县人民医院中医外科。1984年病故。他一生行医50余年,对疔毒、瘰疠、下肢溃疡、发背、乳痈等外科病症治疗有独到之处。
王景瑞
王景瑞(1904~),山东青岛人,早年参加革命,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汝南地委副书记、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汝正确信工委书记。他不顾艰险,出生入死,在汝正确边区工作多年。建国后,曾任国务院轻工业部局长、主任等职。他虽然到了耄耋之年,仍壮心不已,把余热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白玉兰
白玉兰(1912~),女,回族,三门闸乡老祖庙村人,1954年入党。曾任小乡副乡长、初级社社长、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1958年~1984年在大石庄任敬老院院长。她艰苦奋斗28年,使敬老院从小到大办成远近闻名的“幸福院”,供奉养孤寡老人百余名和孤儿十余名,她亲自为60名老人养老送终。全国妇联、省妇联分别命名她为“三八红旗手”,并作为代表和特邀代表先后出席河南省妇女代表大会。
丁福兴
丁福兴(1914.9~),江西省雩都县人。1931年10月入伍,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以来历任警卫队员、通讯员、班长、排长、区纵队长、团参谋、师政治部科长、县大队指导员、地方股长、经理等职。1950年7月任汝南市粮食支公司股长,1954年1月任汝南县粮食局副局长。1958年7月11日离职休养至今。
丁福兴参加革命后,在中央红军(政府)工作期间,跟随毛泽东同志亲自率领的一个班打土豪。在瑞金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战斗中,参加歼敌两个师的战斗。1934年10月随同中央机关参加历时一年的伟大长征。1936年随同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并于同年七月随部队编入一一五师,参加了梁山歼敌一个纵队的战斗,曾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坚守山头阵地,受到组织上的表彰。
抗战胜利后随部队北至热河,西进张家口,南下晋冀鲁,先后参加攻打西召集(歼敌两千多人)和运城(消灭敌一个师)的战役。
1947年随同刘邓大军南下,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跋涉跃进大别山,于同年9月,被部队派在杨埠作后勤工作,支援淮海战役,曾3次负重伤,多次立功受奖。
谢雁翔
谢雁翔(1912~),原名谢延祥,化名东方明,中共党员。1922年由城东迁居城内居住。早年肄业于北京大学。青年时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先后任汝南县青年救国团团长、汝宁中学教师等职。1938年,到国民党二战区政工队工作。1940年春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后,分配到西北文工团工作。抗战胜利后,调晋绥行署民教处教育科工作(主要是编辑小学课本)。1948年调晋南行署教育处任中教科副科长。1949年底,随军入川,去成都参加文教接管工作,任文教厅高教委员会秘书。1952年调四川省文化局任文化科长。1957年调任四川省博物馆副馆长,兼四川省历史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钱币学会理事等职。
张子明
张子明(1913~),城西北张庄人,园艺专家。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毕业于河南省立汝南园艺实验场。先后任汝南城关区委书记,中共桐柏县委书记,中共柳州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柳州地委秘书长。建国后历任华中农科所党委书记、所长,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等职。同时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园艺学会理事长、河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食品工业协会理事、河南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分会顾问、郑州黄河游览区顾问等职。
游志琨
游志琨(1915~),张楼乡人,九三学社成员,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曾任中国农业实业实验所技佐,相辉学院农艺系讲师、副教授,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秘书、工会主席,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小麦作物研究室主任、顾问,九三学社云南省农科院支社主委,云南省农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云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云南省人民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参加编著《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两书,获得国家农渔业部科学进步一等奖。主持小麦育种工作中,选出十多个品种,获云南省人民政府三等奖2次,省农科院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云南农科协、省农学会,先后授予他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5月被载入《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员辞典》,1992年7月被载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
唐滔默
唐滔默(1917~),又名文运,笔名林枫,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是汝南“青年救国团”的筹建人之一。1938年转西北国立农学院农村政治经济学系深造。1940年因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返乡后被党组织派往新蔡“今是中学”,以教师的身份从事地下活动,后被捕保释,安排到豫南民运督导处任专员,继而调竹沟河南省委青年部工作,历任信阳县委宣传部长,湖北随枣地委组织部长,天津税务总司专员。1949年春,随大军南下。后,留守武汉作接纳工作。建国后任中央财政部税务司司长,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教授,北京教授讲学团教授。
任希文
任希文(1919~),原名任锡俊,常兴乡人,中共党员。1937年,在确山师范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曾组织抗日救国团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后到中原局机关担任行政管理兼学无线电通讯技术。后参加解放战争,历任电台台长、情报科长等职。1956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获得卫国独立勋章、全国解放勋章等。后调入水电部北京电力公司任经理,负责京津唐电网建设。1982年离休。
胡静
胡静(1922~)女,原名张静婉,官庄人,中共党员。南京中央大学毕业,历任汝南县简易师范、湖北省羊楼洞中学教师,安徽省军区工作队队员,安徽省军区报社助理编辑,省军区子弟学校校长,安徽省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等职。1984年离休。
吕广杰
吕广杰(1923~),大王庄乡人。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于确山县竹沟参加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后方留守处教导队,后调至中共中原局电台无线电训练班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1941年在新四军第二师师部任电台报务员,后任师部电台台长。1946年调往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司令部)通讯局,任电台队长、电台总台长。1949年5月渡江进驻上海。先后任华东军区、中共华东局电信办公室副秘书主任,上海电信局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党委书记、上海邮电管理局副书记等职务。1960年在上海市委市政交通政治部任部委委员兼科教处处长、干部处长。1970年先后调入上海船舶制造及飞机制造厂工作,参加了我国第一艘25000吨远洋散装货轮“郑州”号的制造及我国第一架大型喷气容机“远十”机的研制。1970年任沪东造船厂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74年在上海飞机制造厂(五七O三厂),任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84年从上海飞机制造厂离休。现为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后勤分会副会长。
王荫槐
王荫槐(1924~),三桥乡殷店人,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建筑系,高级工程师。曾任黑龙江伊春市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林业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中国林业建设协会理事,黑龙江省公路学会理事等职。对建筑学有独到之处,为大兴安岭的开发和利用作出一定贡献。
屈正平
屈正平(1924~),汝南人。现代文学及鲁迅研究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195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1957年到山东师范大学现代文学研究班进修。历任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语文学刊》主编、现代文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鲁迅杂文选读》、《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与他人合著有《中国共产党人与新文学》、《现代作家作品论》、《现代作家作品论续集》、《中国现代文学自学教程》、《鲁迅研究》。目前正潜心从事《梁实秋传》的撰写工作。
胡一廷
胡一廷(1925.5~),原名胡敬业,王岗乡人。1949年7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中原大学毕业后,在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长江水利委员会任职,后在中央水利部长江水系委员会工作。1986年元月离休,高级经济师。
李明晨
李明晨(1925~),三里店乡人,中学高级教师。1945年毕业于河南省第八区联立高中,先后任新蔡县铁台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汝南私立颍淮中学、县立简易师范、县立联合中学教师。建国后入河南大学学习,后任汝南八区完小教导主任、遂平师范短师部主任、信阳二师、上蔡师范、汝南红旗高中、汝南高中教师。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曾任汝南县政协四、五、六届委员、常委、文教组长。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离休后仍担任汝南县教师离退休协会理事,汝南县文化界联谊会副会长,生平事迹被选入《中国科技拔尖人才大全》一书。
祝振华
祝振华(1925~),笔名老康,城东关人。作家、教育学家、传播学家。以其博学多才蜚声海内外。
祝振华聪明好学。1948年赴台,1956年首度赴美深造,开始对大学用书的翻译工作。1965年担任香港《读者文摘》中文版翻译。1966年荣获美国南伊利诺大学新闻学院全额研究奖学金,攻读新闻学,副修口头传播学。1971年撰写第一部中文版大学教材《口头传播学》。1973年任新闻专科学校系主任。1977年,先后在加州州立溪口大学、南加州大学和西北大学开展大学口头传播教育的研究工作。1980年,再度赴美修完哲学博士学位。他出版39本著作,著译有《口头传播学》、《传播与公众关系》、《演讲与辩论学》等书籍。
杨存厚
杨存厚(1926~),罗店乡杨楼村人,中共党员。1949年在地方参加文化教育工作,1953年考入中南财经学院政治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职称。曾与人合著《华中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中西五百年之比较》等有关政治史实方面的著作多部。
李忠相
李忠相(1925~),和孝乡人,汝南高中高级体育教师。从教30多年来,刻苦钻研体育教学,提出“二人合教一堂课”和成立县中心体育教研组的建议,以老带新促进了全县体育教学的发展。1981年河南省中学生体育运动会上,汝南一高获总分第三名。1970年以来,他所教的学生出席省以上运动会的40余名,19人升入大、中专体育院校,7人被选为省、地体育专业队。1982年荣获“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称号,为县政协第三届委员。
周绍文
周绍文(1927~),城关镇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46年7月毕业于河南省立百泉师范学校。先后在百泉师范附小、汝南女师、汝南联中任美术教师,任汝南第二完小校长。1950年10月,任汝南文化馆馆长。1953年2月任汝南一中美术教师。1958年8月任汝南园艺学校制图教师。1973年调汝南师范任美术讲师。曾被选举为汝南县政协委员、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编写有《美术学习资料》、《初中美术教学参考资料》、《幼儿美工教材》。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花鸟研究会理事,驻马店地区文联委员、驻马店地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驻马店地区美育研究会理事长。其作品宣传画、年画等20多幅在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国画《祖国山河增辉》参加1991年全国美展获优秀奖。国画《迎春》、《庐山松林》、《飞瀑》3幅作品,参加1994年在台湾举办的“两岸名家书画联展”。国画《春娇》、《富贵高洁》参加1996年台湾举办的“两岸双花(梅花、牡丹)”交流画展,在台北市展出。
左凤章
左凤章(1928~),城关镇人,陕西国立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毕业。曾任甘肃省武威地区团地委秘书兼学生部长,中共武威地委干事,张掖专署水利局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党委委员,并先后被评选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甘肃省农业建设扶贫开发先进工作者,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
王金政
王金政(1928~),官庄乡人,中共党员。汝宁中学肄业。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平舆县粮食公司财会股长、副经理,新蔡县粮食局局长,信阳专署粮食局财会科副科长、科长,驻马店专署粮食局粮食购销供应科科长、行署财经贸易办公室秘书等职。1978年调汝南县任汝南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1984年任政协汝南县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1991年离休。
佟济亚
佟济亚(1929.4~ ),水屯乡人。北京钢铁学院毕业,高级工程师。
1948年在北京师范学院读书,曾积极参加学生反饥饿,反内战民主运动,并加入由中共北平市委领导的地下工作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任北京市劳动局办公室秘书。1956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机械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沈阳市冶金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负责全所设计、制造和技术保养。曾作过石墨除尘系统的设计,100kg真空自耗电凝壳炉的安装、调试、生产运转、技术改造。
刘知源
刘知源(1929~),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44年淮北中学毕业,同年冬参加泗县文工团,任宣传队长、土改队员。1948年冬,调至汝南工作,先后任城关区政府民政助理、区中队指导员、汝南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县委宣传部干事、副部长、汝南中学校长、汝南高中校长、中共汝南县委委员、汝南县委书记处书记等职。1959年冬任中共信阳地委初级党校教育长、副校长。1962年任中共上蔡县委书记处书记。1963年任信阳地区行政干校、驻马店地区行政干校党委副书记。1973年任汝南师范学校革委会主任,后调任驻马店地区人民银行副行长。1982年任驻马店地区科委副主任。1985年离休。
栾兰玉
栾兰玉(1929.12~),祖籍天津市人,生长在城关镇。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随军南下到湖北,由中南局分配到江西省南昌市税务局工作。1952年调江西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工作。1954年调中国科学院,任科普人事处副科长。后又陆续在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第十五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单位工作,历任干部科长、人事科长、人事处长、副院长等职。1985年,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任党委书记。1992年离休。
吴鹏云
吴鹏云(1929.12~),常兴乡人,中共党员。1948年12月参加革命,1949年,在十八军五十二师一五五团通讯连任副指导员。当年解放大西南时,记师、军级功各一次,并获荣誉证书和奖章。1959年9月,调成都军区步兵十三团一连任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干部股长、一营副教导员、营教导员。1965年11月调任四川省义敦县人民武装部副政委、县委常委、副书记。1973年8月调任四川省康定县人民武装部副政委、政委、县委常委。1986年,离职休养。
胡青莲
胡青莲(1929~),女,城关镇人,1948年河南省立百泉乡村师范肄业。1949年参加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洛阳市粮食局高级会计师(国家注册会计师)。
张鸣铎
张鸣铎(1929~),城关镇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工作。大区撤销后,调西北工程管理局监察室任秘书。1978年后,调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从事古籍整理和石刻拓片及书画的鉴定工作。出版著作有《五年一贯制必读资料》、《陕西胜迹》等。撰写学术论文近百篇,有《阁贴源流考》、《整理古金石拓片琐谈》、《明秦藩王府新出土宗族墓志》等。现任陕西师范大学研究员,陕西文史研究馆馆员,陕西方志著述志副主编,中国历史学会会员,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中华孔子学会会员,生平事迹和著作被收入《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和《中国学术馆系列高科技名人录》。
祝延之
祝延之(1931~ ),城关镇人,民革成员。1951年抗美援朝入伍,先后在信阳军分区、二十一兵团、908部队文工团任编、导、演奏员,荣立三等功两次。转业后,在洛阳市政工程处工作。1956年调省歌舞团、省话剧团、省戏校任教。后在省曲艺木偶剧团任编导。曾编导《火焰山》、《鸭司令》等五部儿童木偶剧。1985年被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聘为特约会员。在电视剧《黄河东流去》中扮演老四;《唢呐情话》中扮演帐房先生;在电影《达摩祖师》中扮演少林寺主持;《痴男怨女和牛》中扮演西兰之父等。在近百部、300余集影视作品中饰演角色,同时还为文艺战线培养不少有成就的人才。
焦云武
焦云武(1931~),罗店乡人,中共党员。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曾在汝南、淮滨、信阳等地工作。历任淮滨县人大常委主任,信阳师院纪委副书记,地区档案局局长等职。是河南省五届、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被评为档案先进工作者,出席河南省档案资料先进经验交流会,被推选参加全国档案资料先进经验交流会,受到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魏炳坤
魏炳坤(1932.5~),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48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历经淮海、渡江、上海诸战役,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1950年11月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被选送到南京政治干部学校学习。1955年毕业后又保送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政治理论教员,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1970年调陕西参加三线铁路、公路建设,任指挥部军代表。1975年先后在兰州军区军政干部学校、西安陆军学院任政治教研室主任、政治部主任等职。1988年离休。
胡世厚
胡世厚(1932~),笔名实厚,城关镇人。1949年3月参加河南军区独立团,从事文化宣传工作。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8月入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从事语文教学。1974年调洛阳农机学院从事哲学教学。1980年春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从事文学研究,曾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1984年末调河南省社会科学学会,任副主席、党组成员、研究员。任《人生与伴侣》杂志社社长、主编,兼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南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影视评论学会副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诗词学会顾问、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委员。著有《白朴论考》,主编有《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中国古代小说十二讲》,与人合作编著《人才与谋略-三国演义启示录》、《三国演义与人才学》、《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建安文学新论》、《河南风物志》、《历代诗人咏中州》等书,还发表有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等方面的论文数十篇。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孔繁斌
孔繁斌(1932.10~),晚号左迁,水屯乡堰头寺村人。1949年3月参加革命,195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楚铺镇财粮、文书、三贤乡乡长、六区剿匪反霸工作队组长。1951年调任中共水屯区委宣传委员,参加并领导汝河西洋潭治理工程,被评为治淮模范干部,受到省政府嘉奖。1952年调县委任纪检会秘书。1954年5月被选送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干部学校(河南大学行政学院)学习,1955年1月结业,任命为汝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57年被增补为省第一届人大代表。1958年和任立功合写历史剧《革命火花》。1964年,调至信阳地区洪汝河管理处,任第一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1966年调至驻马店地区水利局,历任副局长、革命委员会主任等职。1973年,调驻马店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任副指挥长。1977年,调驻马店地区革命委员会农业办公室任副主任兼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其间,在地区大型工程建设中,先后担任吴桂桥煤矿建设、薄山水库扩建工程、宿鸭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1993年,离休后,又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水利论文20余篇,撰写"758”抗洪志》等书。
佟屏亚
佟屏亚(1932~),水屯乡人。北京农业大学毕业,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玉米科技专家,中央农业部科技顾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委员,理事等。1992年中国科协授予“有贡献的科普作家”荣誉称号。1950年佟屏亚在汝南高中毕业后,即任北京《工人日报》社记者。1956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俄语。1957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1962年10月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玉米研究。“六五”、“七五”、“八五”期间他主持农业部重点课题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集体)。1982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三等奖。1993年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编写有《玉米种植管理手册》、《黄淮海玉米开发文集》等10余部科学论著,《农作物史话》、《果树史话》、《畜禽史话》等8本科普读物。
明乘法师
明乘法师俗姓陈,名国勋(1932.12.8~),三门闸乡大辛庄人,当代佛门高僧台湾大香山观音禅寺、东富寺、东富讲堂、新店念佛会、白圣安养院等寺庙住持。
法师祖籍河南省上蔡县东洪乡,1927年其祖父携家来汝南城东大辛庄定居。他自幼笃信佛教。1948年吃素修行,后被抓当兵。1950年辗转至台湾。1957年,他皈依“三宝”。1960年,在台北十普寺拜见了台湾佛教界领袖、世界佛伽会会长白圣法师,随剃度出家,法号明乘,字觉佛,名定法。剃度不久,便征得师父同意,携带三衣一钵去花莲风林莲社闭关修行。1973年,法师又于新店观音禅寺开始为期3年的闭关修行。他每天以念佛、阅经、诵经等为定课,深化、学习佛教的主要经典《地藏经》、《法华经》。在此期间,他曾百日刺血写经,每天刺舌3次,先后写完《法华经》、《地藏经》以及《水忏》等佛教经典;两次燃指供佛,在佛门高僧与广大弟子中,无不为之震惊。为方便广大佛教信徒诵经拜佛,弘扬佛法,广开弘法道场,1982年,法师自己出资,在台北县平溪乡创建大香山观音禅寺。1992年在花莲县富里乡创建专修经法道场的东富寺。还在台北县新店、板桥两地设立念佛会与东富讲堂。
1993年,法师出资亿元在汝南县修复南海禅寺,工程浩瀚,主体建筑大雄宝殿,远远超过故宫太和殿与山东曲阜孔府大成殿的建筑规模,可称中国之最。在寺内为白圣长老建造的花岗岩舍利塔,融我国古代石雕艺术与东南亚现代建塔艺术风格为一体,既高大雄伟,又典雅别致。
法师还大力兴办公益福利事业,1977年在台北市文山区创办了中兴妇孺教养院,先后收容孤儿、难童100多人。1979年在台北新店创办能仁女子家商学校,自任董事长。在校学生有3800多人。1995年捐资100万人民币,在汝南城南护城河上修筑三拱仿古混凝土桥一座,桥面两侧大理石的望柱和栏板上雕刻着飞鸟、游鱼图案。
法师关心教育事业,先后为三门闸乡捐资10多万元,修建校舍、添置桌凳; 资助西关小学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还为汝南中、小学拿出10万元,其中5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2.5万元补助经济困难学生,2.5万元奖励优秀教师。
鲁保国
鲁保国(1933~),板店乡人,笔名山东、仲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50年参加工作,195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94年退休。历任汝南县五区政府文书,农协副主席兼办公室主任,汝南县政府建设科科员、副科长,水利科副科长、水利局副局长;《信阳日报》编辑组长;新华社河南分社、《人民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驻马店地委宣传部宣传科长、文艺科长、副部长、地区文联主席、驻马店日报总编辑。曾出席过河南省第二、三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河南省第一、二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
1958年前曾参加与组织宿鸭湖水库、汝驻公路的筹备、修建工作。任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时共发表稿件200多篇,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发现并参与最早报道了曾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重大典型焦裕禄。1973年在驻马店工作期间,参与和组织领导《驻马店日报》的筹建工作,出版第一张《驻马店报》,结束了驻马店没有报纸的历史。倡导、组织并参与编辑出版了大型革命回忆录《中原烽火》和李先念同志作序的《抗战时期的竹沟》。主编的在国家列项的民间文学3套集成《驻马店卷》,在全省获奖。主要事迹在《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都有记载。
骆万福
骆万福,(1933~),城关镇二龙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51年7月从汝南中学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后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在总参测绘局从事测绘工作,多次受嘉奖。1978年后,在河南省测绘局工作,任河南省测绘科学研究所所长,党组书记。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伟
王伟(1933~),女,三桥乡人,1952年新乡医学院本科毕业。先后在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向阳中心医院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对儿科、妇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独创。曾多次被评为区、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4年出任郑州市管城区妇幼保健所所长。在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交流论文多篇。
李学荣
李学荣(1934~),张楼乡人,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被分配到清华大学财务科工作。1965年,提升为校财务科长兼党支部书记。1984年调外交部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大使馆二等秘书。1987年回国,重返清华大学做审计工作。1990年在清华大学软件技术中心,技术服务公司任财务部主任,高级会计师。著有《现代会计与审计实务》、《新税制与会计审计实务》两书。
魏景禹
魏景禹(1934.6~),城关镇人,长沙冶金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1952年考入武昌钢铁学校,1955年毕业分配到北京钢铁研究院工作。1956年被选送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脱产学习。1961年毕业后,先后在包头稀土冶金研究院、包头钢铁学院工作。1964年,调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工作,198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景禹长期从事冶金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荣获国家重大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优秀科技节能奖2项;省级科技成果奖5项。发明的“半预混旋烧嘴”、“低热值煤气预热点火炉”、《双斜带式烧结点火炉》,获得国家专利。还出版了专著《烧结点火炉》一书。由于他的设计和发明处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1993年,国务院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王得亮
王得亮(1934~),城关镇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57年考入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电系机电专业学习。1962年大学毕业后留校。1970年学校搬迁到四川华莹山后,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任院团委书记。1980年学校又搬迁到江苏省徐州市重建,并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88年改为中国矿业大学),任基建处党总支书记,后任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正处级)。1994年4月退居二线。
任凤鸣
任凤鸣(1934~),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外科主任、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河南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不断探索改进,在省内首批开展自体肾移植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前列腺和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等高难度手术。
撰写《长直针尿道膀胱颈吻合治疗后尿道狭窄临床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疗效观察》、《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111例》、《阴茎假体置放治疗难治性阳萎》等32篇论文。“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的改进”、“长直针尿道膀胱颈吻合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临床研究”、“中药益气通淋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3项科研均获卫生厅科技成果奖。在男科病、性病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对于难治性阳萎、小阴茎、采用阴茎海绵体内假体置入、阴茎扩大术、阴茎再造术,取得了较理想效果。多次被评为省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医师。
吴国秀
吴国秀(1934.11~),女,城关顺城街人,教授。1956年毕业于汝南高中。学历为外语专科。从1960年起一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曾任《外国文学辞典》编委。参与《外国文学大辞典》的编辑工作。
朱培善
朱培善(1934~),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51年参军,后在河南省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后勤队学习,同年12月分配到省军区后勤部任统计员。1952年转业到地方,先后在郑州中原机制砖瓦厂任砖机车间管理员、工会主席。在省基建局、城建局、省建筑工程厅任组织干事,任省建委政工处副处长,省建设厅人事处处长等职。1983年以来,曾兼任建设厅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全省建设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会长,全国建设劳动协会副会长、省建设劳动协会会长。现任省纪委驻省建设厅纪检组组长。1994年10月,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建设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他所主持的河南建设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于1993年被中宣部授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崔国卿
崔国卿(1934~),大王庄乡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分配到汝南县农业局工作。1965年调汝南县组织部任组织干事。1980年,任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84年,调驻马店市委任市委书记。1986年,调驻马店地区农业局任局长、党组书记。1992年任调研员。1995年退休。
霍进文
霍进文(1934.12~),张岗乡人,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毕业。先后在电子部北京738厂、南京734厂、武汉733厂,从事财务会计和经营管理工作。1961年任科长,1978年任副总会计师,1980年任总会计师,1988年晋升为高级会计师(厅局级干部)。1985年率团赴西德谈判商贸合同,为工厂争得优惠条件,创汇20万马克,得到工厂表彰。曾任国家电子工业部总会计师学会理事、湖北电子总会计师学会会长、《电子财会报》副社长、主编。现任武汉曙光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曾参与《会计师文萃》一书的编写。
罗世玉
罗世玉(1934.1~),官庄乡人,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工作,任乡农协主席、中共汝南县委书记等职。后调信阳钢铁厂、物资站、金属公司等单位工作。1980年任河南农科院办公室主任、小麦研究所党组书记。1991年离职,享受副厅级待遇。
王中正
王中正(1935~),和孝乡人,中共党员。1958年汝南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教育厅人事处工作,先后任办事员、科员。1972年,被调到河南省革委建委政工组工作。后任省革委科教办公室政工组干事、省委文教部干部处副处长、政研室副主任等职。1983年,任河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1985年被选为中共郑州市第四届代表大会代表。1991年被选为中共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五届代表大会代表。现任河南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曾与王冬桦教授等合著《社会教育学概论》,与张兴致教授等合著《医学道德》,与王浩教授等合著《新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先后在《河南日报》等省内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吴惠亭
吴惠亭(1935.9~),城关镇人,大专文化程度,高级经济师。1951年在汝南县人民银行工作。1955年,到中国人民银行保定银行学校学习3年。1958年,调至焦作市人民银行,先后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副主任。1984年任焦作市人行行长、党委书记。1995年退休。吴惠亭在工作期间,论著很多,如:《围绕三个目标,做好工行工作》刊登在《金融经济观察》杂志1987年第一期;《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保证金融改革顺利进行》刊登在《河南城市金融》1988年第12期;《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困境与出路》登刊在《金融经济观察》和《焦作企业管理》1990年第一期和年刊第四期。1988年与郭国有等合编《新编货币信用管理》一书。1989年与俞汉生等合编《集体企业经济工作手册》一书,共82万字。
徐云
徐云(1935~),三门闸乡大傅庄人。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叶浅予、蒋兆和先生,毕业后于吉林省艺术学院任教,后调任《长春日报》社美术编辑组组长。1969年下放,到汝南县王桥乡。在王桥乡劳动期间,创办农民美术学校。10余年间培养了一批农民画家。王桥乡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乡”。
徐云擅长工笔人物画、壁画、年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看到农村的变化,创作出的《龙飞凤舞》、《喜鹊叫喳喳》选入全国第六届美展;《牧歌》选入全国第四届年画展;《春常在》选入《中青年人物画家作品集》;《朝天歌》选入河南省国画展。多年来创作出500余幅作品,分别在《北京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及《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30多家报刊、杂志及出版社发表、发行。其作品4次参加全国美展,50余次参加全国性及省级美展,多次获奖。1963年曾举办个人画展。他先后出席河南省第二届、第三届文代会。1983年获省农民画优秀辅导员称号,并出席全国优秀辅导员表彰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协理事、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驻马店地区美协主席。
魏华坤
魏华坤(1935.11~),城关镇人,高级经济师,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南省委委员、驻马店支部主任,驻马店市政协第七、八届常委,河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49年,解放军南下路经汝南,尚在初中就读的华坤毅然报名入伍。先后任文工团员、文化教员,随军参加了攻克广州和解放海南岛的战役,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57年被选送到沈阳高射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教育助理。1960年到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深造,1962年毕业,先后在信阳地区商业局、驻马店地区百货站任教员、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总经济师等职。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1987年晋升为高级经济师。1994年,被聘为香港豫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常驻深圳、香港等地,为驻马店地区的商品流通作出了贡献。
张守文
张守文(1935~),老君庙镇人,副研究员、高级经济师。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在河南军区军政干校学习,毕业后,在军区后勤部工作。1954年转业到河南省工业厅、机械厅、冶金厅工作,任科长、主任等职。1982年到河南省工商业联合会任处长。改革开放后,经组织推荐,先后出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北京中心河南项目办副主任,河南省保健品协会副会长,河南省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企业领导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设备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中医药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华中经济咨询研究所所长。在机械、冶金厅工作期间曾获农机、冶金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梁起昌
梁起昌(1936~),又名齐畅,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河南师院语文专修科。分配在省文化干部学校工作。1959年调《河南青年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1961年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先后担任编辑、编辑室主任、编辑处处长等职。1984年供职于河南教育出版社,担任总编辑职务。曾兼任省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教育出版研究会理事、省出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等职。1992年被评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编审)。1991年被省教委、省人事厅授予“河南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2年被省新闻出版局、省人事厅授予“河南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霍瑞云
霍瑞云(1936.10~),女,三桥乡人,教授,民进成员。1956~1960年在郑州大学物理系就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0年,参加大屏幕激光电视研究及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的研究。1978年主持制作的氧化铍氩离子激光器荣获全国第一次科技大会奖和河南省科技大会奖。1981年调入河南省教育学院物理系任教。担任理论力学等7门课的主讲和辅导,多次担任全省卫星电视,高师自考班的理论力学与力学的指导教师。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过《行星轨道类别判据的推导》、《关于由拉格朗日方程得到能量积分的条件》等12篇文章和译文。现任民进河南省常委,民进河南省教育委员会主任。1987年起,任河南省教育学院物理系、力学热学教研室主任,物理系工会主席。
杨春耀
杨春耀(1936.10~),张岗乡人,中共党员,信阳地区农科所试验农场党支部书记,农艺师。1961年,从信阳农业专科学校(大专班)毕业后,分配到光山县农业局工作。1982年晋升为农艺师。任信阳地区作物学会理事、省小麦学会会员。1984年,调信阳地区农科所工作,后任试验农场场长,党支部书记。先后出席了光山县、信阳地区、河南省三级科学大会。1982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选育的小麦新品种“7207-1”,获1985年光山县科技成果三等奖;参加完成的“小麦新品种南阳75-6引进鉴定与示范推广”,获1985年信阳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的“甘兰型油菜新品种中油821的引进鉴定与推广”,获1990年省农科院农业科研系统科研成果三等奖;主持完成的“杂交油菜秦油2号的引进鉴定与示范”,获1991年省农科院农业科研系统科研成果二等奖。同时,在地区和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刊物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性文章10多篇。
彭学敏
彭学敏(1936~),三里店乡人,大学毕业,中共学员。省八届人大代表。1958年参加工作。先后任信阳专署办公室鉴印员、信阳县革委会办事组副组长,中共信阳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委员、县委副书记、信阳地委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行署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81年,调至信阳师范学院任副院长、院长、院党委委员、院党委书记等职。1990年任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1995年任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守武
张守武(1936~),老君庙镇人,1956年8月汝南高中毕业后,到河南省城市设计院工作。1959年在武汉测绘学院大专班进修。1960年底任勘测公司技术员,曾参与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建设规划。1962年任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测绘队队长。1989年任河南建设工程承包公司项目经理、业务经理、基础公司副经理。1996年任河南华夏艺术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银平章
银平章(1936.12.27~),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1996年任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河南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及肿瘤病理和细胞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全国临床与实验病理学》、《诊断病理学》、《河南诊断与治疗学》等杂志编委,世界环境诱变剂学会、美国尖端科学协会、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曾撰写论文97篇,其中60余篇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主持科研课题8项,有7项已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96年以来共培养5名硕士研究生。1992年被国务院首次批准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多次获得医院优秀带教、先进工作者,优秀管理干部、优秀科技工作者,院、厅直及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王文
王文(1936~),韩庄乡人,民进会员。195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驻马店地区土产公司、地区供销社、地区外贸局、地区审计局等单位,担任主办会计、财务科长、审计科长。1987年调河南省审计厅商粮贸处工作,任副处长兼任注册审计师协会副秘书长、企业领导学会副秘书长。1994年被批准为高级审计师。1996年,担任河南华夏审计师事务所所长。
秦国经
秦国经(1936~),老君庙镇人。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中国历史档案,1960年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办公厅中央档案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主要从事明清档案与历史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华明清珍档指南》、《溥仪》等。发表论文有《论中国档案的分类》、《明清档案整理工作六十年》等,计有30多万字。
张景中
张景中,(1936.12~),城关镇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科院院士。先后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讲师、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数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四川联合大学博士生导师等。他长期从事离散几何、动力系统、机器证明和教育数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发表理论专著或学术论文117篇(部)。特别在计算机自动推理(定理机器证明)方面,他与合作者杨路研究员系统地创立了几何定理可读证明(既人能看懂,又便于人工检验的证明)自动生成的原理、方法与算法,提出了实现这一算法的关键技巧,得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几何定理可读证明自动生成的通用程序,使国内外不少科学家多年努力未获明显进展的难题有了重大突破。他作为第一完成人取得的“几何定理机器证明与算法的新进展”成果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美国机器证明新成就奖。
朱德义
朱德义(1936~),汝南县人,1960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畜牧系。历任山西原平农校教师、山西忻县地区原平家畜检疫站技术员、忻县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技术员。1979年调至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参加完成的孕驴血促性腺激素生物活性及提高母牛受胎的研究和冷冻精液新技术,对平原地区黄牛改良课题的研究有新的突破。获1982、1984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论文《谈提高杂交肉牛出栏率的问题》发表在河南省《农林科技》1981年第7期上,引起同行的重视。
石体廉
石体廉(1936~),老君庙镇人,中共党员。1953年参加工作。曾任党校副校长、厂党委书记、副总经济师、华夏研究院河南分院秘书长、研究员。曾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与人合著有《领导科学纵横谈》、《企业家论效益》及经济方面的专业著作等。
张国旺
张国旺(1937.6~),城关镇人,民盟盟员。1959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同年分配到信阳师范专科任教。1972年,调至汝南县文教局教研室工作。1980年,调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任数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中学生智力开发报》编委,《数学教育文摘》编委,《许昌师专学报》特邀编委、顾问,湖北奥林匹克学校特聘教师,《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编委、副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特约编辑、《数学天地》编委,并参加了大型工具书-《数学辞海》的编写工作。1972年以来屡获省、地、县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以来以常务特邀代表的资格,出席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全国高级数学教育研究会、全国思维与数学研究会召开的年会。其著作和论文多次获全国、中南、河南奖,《浅谈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一文,在中、美、日三国数学教育学术会上进行了交流。经专家顾问组提名推荐,评委会审定通过,列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
潘应荣
潘应荣(1937.4~),和孝镇潘庄人,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历任区团委书记,团县委宣传部长,公社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等职。1984年初调汝南县第一建筑公司任书记、经理至退休。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集体建筑企业家。1989年先后被收入《当代中国集体建筑企业家》和《中国当代企业家名人辞典》一书。1991年加入中国集体建筑企业家协会,任协会常务理事,先后被评为国家、省、地劳动模范。
金嘉声
金嘉声(1937.12~),王岗镇人,中共党员,教授。1959年考入兰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4年分配到新华通讯社,先后在新华社山西分社、西藏分社、青海分社工作,历任记者、分社代社长、社长、党组书记、高级记者等职。1995年,调入中国新闻学院从事教育工作,任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学院全面工作。他多年工作在新闻采访第一线,发表过200多万字各类题材和体裁的稿件,许多稿件获过奖,有些被收入《新闻通讯选》一书出版。
贺应智
贺应智(1937~),三桥乡人,中共党员。1954年,汝南师范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1958年,调到中共汝南县委办公室,先后任办事员、副主任。1980年至1990年先后在中共汝南县委、平舆县人民政府、中共平舆县委,任县委办公室主任、常委、常务副县长、副书记等职。1991年调汝南县政协任主席。在平舆县工作期间,分管扶贫工作,因效果明显,被省、地推荐,代表先进扶贫县出席国务院召开的表彰会,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黄旭文
黄旭文(1938.6~),汝南县人,1959年毕业于汝南高中,同年8月考入兰州大学。现在兰州国营长风机器厂(军工)工作,高级工程师。
魏安世
魏安世(1938.8~),城关镇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1953年考入湖北省高级商业专科学校。1956年升入中南财经学院经济系深造。1960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国外局(后升格为中国银行总行)工作。先后在总行营业部、财会部、国际业务部、海外行管理部任副处长、处长、部门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1986年晋升为高级经济师。1991年初,调驻香港,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业务部副总经理。任职期间他十分关注家乡的经济建设,仅驻香港的几年中,就协助引进外资3.8亿港元,投入到河南省的公路、电力等建设项目中,为河南省的四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杨靖轩
杨靖轩(1938.10.25~),汝南县人,教授。1959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学习。1963年,分配到北京语言学院任教。曾参加编写多种类型的对外汉语教材。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与人合作编撰《中国科学家辞典》1-6集。曾赴泰国东方文化书院任教二年。
熊应民
熊应民(1938~),马乡镇人,中共党员。1953年参加工作,历任马乡镇财粮,汝南县公安局干事,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县委宣传部干事,县委党校秘书,中共驻马店地委办公室干事、秘书,地委人大联络科副科长、科长,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等职务。1986年主持地委党史工作,创办并主编党史季刊《豫南党史通讯》,参与编辑《彭雪枫在竹沟》,主编《中共驻马店地区党史大事记》(民主革命时期)》。先后在国家、省、地有关书刊发表了《战斗在桐柏山区》、《小站静悄悄》、《巍巍丰碑立中原》等文章。他主编的革命斗争专题文稿《豫南风云》、革命故事《烽火岁月》先后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主持全区组织史的征集、编纂工作,负责全区9县1市中共组织史资料的编审,担任《中共驻马店地区组织史资料》的副主编。由于成绩卓著,地委党史委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出席中央党史研究室召开的表彰会议,并受到奖励。
周桂林
周桂林(1938~),金铺乡人,196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先后在信阳地区、汝南县和驻马店地区等地工作。1976年调至郑州,先后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南经济广播电台工作,任编辑、记者、编辑组长、编辑处副处长、新闻部主任、副总编辑。供职新闻工作以来,获国家级和省级新闻创作奖28个,获论文奖15个,在新闻专著、编著、主编的书籍中有4部书稿获奖。在明史研究方面发表论文30多篇,大部分译文传到国外,其中《朱元璋诏·谕·会·旨经文人润色析》一文,刊登在《史学月刊》1985年第二期。是河南省建国以来代表明史研究最高水平的3篇论文之一。
张万庆
张万庆(1938~),城关镇人,河南大学外语系毕业。先后在开封市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局、市委等处工作。1985年后在省委秘书处、省文化厅等单位工作。1993年后,任河南省群艺馆馆长、河南省中国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他喜爱书画、擅长书法,先后主持筹办《中国牡丹绘画艺术大展》、《中国佛教文化书画大展》。个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张万庆书法着重于行书、篆书,其中行书侧重魏碑与颜碑,篆书侧重于大篆。书写过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的题头。著有《中国钱币史话》、《张万庆书法集》等。其书画作品在河南颇有影响。
张国荣
张国荣(1938.11~),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56年考入北京矿业学院,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1962年,调中南煤管局生产技术处任技术员。1969年,到焦作市郊区插队劳动。1972年,调河南煤管局生产处。1978年,任河南煤管局政工处副处长。1980年,任中共平顶山市矿务局党委副书记。1983年,任平顶山市委副书记、市长。1988年,调焦作市委,历任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
陈会元
陈会元(1938~),张楼乡人。1960年考入河南省黄河水利学院。1961年底被武汉空军后勤部招收。1964年派往广州民航局任售票处处长。1988年,派往香港从事国际民航工作。1992年回广州,任南航集团理事、货运总经理。
刘爱兰
刘爱兰(1939.11~),女,汝南县人,教授。1959年考入河南农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语言学院任教从事对外汉语的教研工作,参与编写《对外汉语教材》。在校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参与《中国科学家辞典》的编写工作。
孔德义
孔德义(1939~),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60年考入武汉邮电学院。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邮电管理局勘察设计队任技术员。1980年任省邮电规划设计处副处长。1983年任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胡文艺
胡文艺(1939~),曾用名胡文义,舍屯乡人,中共党员。1956年志愿入伍到朝鲜,在志愿军一军二师六团服役。1958年回国。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连指导员、连长、军部防化参谋、部队院校教员、教学组长、教研室副主任、正阳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驻马店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1988年9月,授大校军衔。荣立三等功2次。1994年退休。
王正芳
王正芳(1940~),女,水屯乡人。1959年,考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曾先后在黑龙江林管局、驻马店地区农机公司、农机局任职。任驻马店地区农机总站站长,高级工程师。为中国农机区划协会会员兼任全国地市农机科研协会顾问,省农机学会理事、驻马店地区农机学会名义理事长。参与编写的《驻马店地区农机志稿》获地区地方志成果一等奖。《驻马店地区农机区划》获地区农业区划成果一等奖。
马国敏
马国敏(1940.4~),女,回族,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61年7月毕业于开封师院历史系。先后在三门峡市、嵩县等地任教。1984年,任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1991年11月,任洛阳市妇联会主席。1994年任政协洛阳市委员会民族宗教处处长。
胡献华
胡献华(1940.1~),女,王岗镇人。1959年考入清华大学。1967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化学工程系党委书记,教授。胡献华,一直从事学校党政工作。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党政工作论文20余篇,屡获校、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清华大学“三·八”事迹表彰者。曾出席北京市党代会。
孙学斌
孙学斌(1940~),三里店乡人。1961年,考入郑州大学水利系水工建筑专业,1964年转入郑州工学院(郑州工业大学)。1966年分配到潢川县水利局任技术员。1970年调信阳地委办公室任秘书。1980年到信阳行署办公室任秘书科长。1985年任信阳地区建设局局长、党组书记,高级工程师。
李秀峰
李秀峰(1940.9~),老君庙镇余子河人,中共党员。1969年参军,任海军广州基地某部战士、班长,1974年任分队长(排长)、中队长(连长)、政治指导员。1981年任营队副教导员、教导员。1984年任大队(团)政治处主任。1987年任大队(团)政治委员、广州基地党委委员。1990年任中共广东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1992年后历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处副处长、处长、办公厅副主任。
王志法
王志法(1941.8~),水屯乡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汝南师范,后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汝南县公安局、水屯学校、水屯乡政府、党委,舍屯乡党委、汝南县政府、上蔡县委等地工作,历任公安干警、校长、文教助理、乡党委秘书、副书记、乡长、乡党委书记,汝南县副县长、常务副县长、中共上蔡县委副书记等职。1995年10月任驻马店地区行署副秘书长。1996年元月任驻马店地区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仲延信
仲延信(1941~),汝南县人,高级工程师。1965年河南农学院毕业。曾先后在驻马店地区工业局、柴油机厂、二轻局、农机总站任职。为河南省家用电器学会、省农机学会会员。《中国农机化报》、《农村机械化》、《农村机械》特邀通讯员。《农机专用户的烦恼》与《关于农机专业户负担情况和意见》两篇论文一并获1988年省农业机械化调研优秀论文奖。主编的《农业机械化学习材料》由驻马店地区农机局内部印刷发行全区。论文《对户营农机估价和发展趋势探讨》、《浅谈小麦收获机械的使用与发展》分别在省级学术讨论会上宣读。
张富轩
张富轩(1941~),常兴乡人,中共党员。1959年参军。退伍后,历任水屯、马乡、和孝等公社人民武装部部长。1970年任和孝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等职。1980年任汝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后调驻马店地委宣传科任科长。1986年任确山县副县长、中共确山县委副书记。1992年任确山县委副书记兼人大常委会主任。
冯明清
冯明清(1942~),汝南县人,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河南省中医学院中基、内经组教师、中医系副主任,河南省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全院教学工作。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理论研究会主任委员,卫生厅第三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的“骨科教学典型病例X线收集整理研究”,获1994年省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有著作5部,与人合著《一药多用》书一部。
魏安靖
魏安靖(1942.7~),女,城关镇人,浙江省常山油茶林果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常山县政协第二、三届常委,常山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常委。她1958年考入湖北省林业专科学校,因成绩优异,1960年被保送到南京林学院就读,1964年毕业,分配到浙江省常山油茶林果研究所工作。她所研究的项目;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的2项、四等奖的2项,并先后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0多篇,其中两篇获省优秀论文三等奖。1988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同年,荣获浙江省首届“女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9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白福祥
白福祥(1942.7~),常兴乡人,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66年7月,毕业于郑州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先后在辽宁锦西化工厂、焦作化工二厂、焦作市物资局任技术员、工程师、生产副科长、副局长等职。1987年底任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后调任焦作市经济委员会、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分别任副主任、局长职务。
秦世祥
秦世祥(1942~),韩庄乡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63年,汝师毕业后,分配至汝南师范附小任教。1976年调到汝南县委宣传部工作,1980年后,历任县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县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出席过民政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基层政权建设经验交流会。连续4年被省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县(市)领导干部。1991年记功1次,1993年记大功1次。
李景浩
李景浩(1942~),老君庙镇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河南省百泉畜牧兽医系,高级畜牧兽医师。后任确山县兽医院技术员,县农牧局畜牧股长、副局长等职。1984年调至上蔡县人民政府任副县长。1990年任驻马店地区农牧局副局长。1992年任驻马店地区科委主任、党组书记。1995年调政协驻马店地区工委工作,任秘书长、党组成员。擅长于中兽医、西医内外科、传染科等疾病的防治。获省、地、县、科技成果奖16项。
杨培玉
杨培玉(1942~),高中文化,留盆镇人,中共党员。1965年入伍,在广州军区炮兵某部服役,先后任战士、报导员、打字员、团政治处书记、干事、连政治指导员等职。1979年2月,随连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全连荣立集体三等功。1979年转业到汝南县土产公司任副经理。1980年,调县委组织部,曾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4年先后任中共汝南县委常委、中共汝南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93年,任汝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魏安琴
魏安琴(1943.8~),女,城关镇人,江西煤田地质局224地质队高级工程师。1964年焦作矿业学院地质系毕业,分配到地质队工作,先后在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搞地质勘探。1974年后,从事室内资料整理、煤田地质科研工作。先后参与20余项地质报告的整理汇编,主持了国家一类科研项目“江西省煤碳资源预测和评价”,荣获国家煤田地质总局科研成果二等奖。198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夏心宽
夏心宽(1944~),三里店乡人,中共党员。1968年在开封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先后在汝南高中任外语教师、外语教研组长、校长等职。1988年调任驻马店教育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92年调中共驻马店地委党校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他撰写的论文《论领导干部的素质修养》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并收入《驻马店地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由他任副主编参与编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一书,获驻马店地区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魏玲
魏玲((1945.11~),女,城关镇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局高级工程师。1964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学习。1969年分配到郑州铁路局六中任教,1977年调河南省地质局工作,后到北京工学院脱产进修计算机专业。1980年调海军无线电研究所工作。1983年调总后勤部装备局工作。198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授上校军衔,副师级。
焦应法
焦应法(1946~),韩庄乡魏屯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天津警备区副参谋长。1964年3月入伍,国防大学第十期毕业。在部队先后任战士、班长、排长,团、师、军作战训练参谋、师作战训练科长、军作战训练处长、副师长、警备区副参谋长等职,大校军衔。
魏安民
魏安民(1947.5~),城关镇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新疆建设兵团农七师前山医院外科主任。1963年高中毕业后,到新疆农七师医学训练班学习,1964年分配到128团武装连任卫生员。同年12月调团部医院任医士、医师。1980年被选送到伊黎哈萨克自治州外科医师班进修两年。1982年7月考入吉林科技翻译协会日语大专班深造。1985年调入农七师前山医院,先后任外科、妇科代主任、外科主任等职。他在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专著9篇,省、兵团刊物上发表6篇。参加国家级学术研讨会2次,自治区、兵团级研讨会4次。主持研究医学科研项目132项,荣获自治区优秀科技成果奖1项,兵团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农七师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1993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
赵玺
赵玺(1947.8~),老君庙镇人,中共党员。曾任水屯乡党委秘书、县委办公室秘书、板店乡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1981年1月调地委组织部任干事、副科长。1985年,调泌阳县任县委副书记。1990年任驻马店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兼党组书记。1994年、1995年分别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并多次被地委、行署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1995年,出席全国“五·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陈俊清
陈俊清(1948.1~),韩庄乡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经济师。1964年入伍,1969年复员,一直在汝南县粮食系统工作。任汝南县韩庄乡粮管所所长,汝南县粮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驻马店地区万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89年,陈俊清出任韩庄乡粮所所长,大胆改革,不断创新,走多业并举,多轮驱动之路,把一个累计亏损80万元的乡级粮所,发展成为拥有万头机械化养猪场,千头实验猪场、生猪借养收购站、饲料厂、面粉厂、汽车运输队、粮油购销公司、深圳生猪批发站等8个独立核算经济实体。集粮油购销、生猪饲养、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面粉加工、收购、调运、出口为一体的驻马店地区万达实业有限公司拥有员工400人、固定资产15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他先后15次被评为省、地、县系统先进生产者,多次被评为汝南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经营者”和“优秀企业家”。1995年被评为河南省退伍军人建功立业先进个人,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刘华清和省委书记李长春、省长马忠臣的接见。
杜金山
杜金山(1948.10~),张岗乡伍岗村人,中共党员。1968年入伍。1985年在193师和65军从战士晋升至军财务处处长。1981年代职学习,毕业于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后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师级助理、企业局副局长、总经济师。
张顺民
张顺民(1948.3~),城关镇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汝南园林学校。1967年分配到河南省温县林业科任技术员。1968年,温县农场建500亩果园,任技术员兼政工干部。1983年调温县祥运镇公社任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经联社主任。1984年,任温县招贤乡副书记、乡长、书记。1986年,调焦作市林业局,先后任副局长、党组书记、局长。1993年荣获河南省“双优”、“双比”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容器育苗推广技术荣获省林业厅一等奖,省政府三等奖。
尹富智
尹富智(1948.8~),三桥乡人。1965年入伍,在广州军区某部服役,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1978,年4月,调广州军区司令部,任侦察参谋(营职)。1981年、1984年分别任副团职教研室主任、教导队副团职主任。1986年,转业到深圳市国家安全局,现任深圳市国家安全局行政处长(三级警监)。1967年8月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作战中荣立三等功1次。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在军区司令部前线指挥部任炮兵侦察参谋,跟随首长亲临一线组织炮兵指挥作战。因判断准确,战斗接连取胜,受到广州军区炮兵司令部通令嘉奖。
张全国
张全国(1949~),马乡镇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汝南县常兴公社团委书记、管委副主任、主任、党委副书记、书记、汝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等职。1987年调至确山县,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书记、县人民武装部党委书记、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河南省第五次、第六次党代表大会代表。1995年调任中共驻马店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陈建华
陈建华(1949~),老君庙镇人。大学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系,高级工程师。1977年,在省革委测绘局科技处工作。1980年调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做研究、管理工作,历任科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公司经理等职。他领导的科研组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先进产品二等奖。
胡书轩
胡书轩(1950~),三里店乡人。1968年入伍,任连队卫生员。1974年考入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1978年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国防科工委二十一基地任军医。1986年任西安市国防科工委某原子研究所门诊部主任。1996年评定为大校军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发表多篇学术论文。1995年12月荣立三等功。
刘国政
刘国政(1950.10~),老君庙镇人,大学毕业,中共党员。1972年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政治委员(副师职),上校军衔。入伍以后,荣立三等功1次,受嘉奖10余次。在军内外刊物上发表新闻报道近50篇,论文100余篇。所撰《心中装着战士,官兵情同手足》、《加强小、远、散单位经常性思想工作》、《努力调动营部技术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军事训练中的骨干作用》等文章,获政治工作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在《解放军报》1992年5月26日发表的新闻《铸造东方第一剑》,被总参谋部和解放军报社评为“第二届优秀军事新闻”二等奖。
张惠君
张惠君(1950.10~),张楼乡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69年应征入伍,在广东某部任战士、班长、计划处统计助理员。1973年在广州军区后勤部军械部任营职、副团职、正团职助理员、上校军衔。1989年参加总参谋部组织的军事专家组赴坦桑尼亚考察。1992年,转业到广东物资集团汽车贸易公司任经理。由于成绩突出,公司连续3年被集团总公司评为先进单位,个人两次获特殊贡献奖,被集团总公司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袁洪明
袁洪明(1950~),罗店乡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69年入伍。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立集体三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1次。先后在省级(军区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20余篇,在全军学术会议交流论文6篇,在国际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2篇,在省、市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篇,国家级2篇。1989年被列入《中国当代气功全书》名人录中,并被评为高级气功师、气功主任医师。曾在《南疆武警》、《广东公安报》、《气功报》等杂志及报刊发表论文多篇。任广州少林气功协会副会长、法国巴黎气功学院理事、澳大利亚悉尼市福民气功院导师,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二门诊部主任兼皮肤、气功科主任等职。
李新民
李新民(1951~),罗店乡人,中共党员。1972年在郑州大学数学系学习,1975年毕业后在驻马店地区轻化局工作。1979年调地区计委工作。工作期间,分别在郑州大学经济系、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习。1984年起,先后在河南省计委经济研究所、省政府办公厅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93年,任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现任河南省鹤壁市市长。
朱凤云
朱凤云(1951.2~),三门闸乡人,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69年入伍,历任驻马店军分区战士、班长、上蔡县中队副政治指导员、西平县中队政治指导员、武警驻马店地区支队政治处副主任、支队副政治委员、武警河南省总队政治部干部处处长、政治部副主任、总队副政治委员等职。现任武警广东省总队政治部主任(正师职)。
段兰英
段兰英(1951.9~),女,三桥乡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82年4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河南省民政厅授予“模范军属”称号。1983年4月出席全国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河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9月,出席中国妇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4年8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个人表彰大会。12月,出席河南省第七次妇女代表大会。1982年7月,段兰英被河南省军区授予“拥军模范”。1983年3月,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魏健
魏健(1952.12~),城关镇人,中共党员。魏健出身于干部家庭。1969年高中毕业,进入北京化工塘瓷厂工作。1971年到昆明军区空军部队服役。1975年转业,分配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工作,脱产到北京政法干校进修三年,获大专文凭。历任审判员、告诉庭庭长。
张新国
张新国(1952~),中共党员,金铺乡人。1977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后分配到兰州504厂工作。1980年调平舆县人事局、组织部、宣传部等单位工作。1988年调泌阳县委工作。1992年后任地区广播电视局局长。1991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杨玉志
杨玉志(1953~),三里店乡人,中共党员。1972年高中毕业,到三里店乡果园小学担任民办教师。1982年,始教体育课。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92年被评为全国“十佳体育教师”,26次受到省、地、县领导的表彰。果园小学也连续10年被省、地、县评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9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累计向国家输送体育人才60多名。
彭化杰
彭化杰(1953~),马乡镇人,大学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76年到驻马店师范任教。1985年在郑州大学新闻系学习毕业后,到驻马店地委宣传部任副科长、科长。1991年任《驻马店日报》副总编辑,后改任地区电视台台长。1996年3月任驻马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地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先后在省以上报刊、电台、电视台发稿(片)2000多篇(条),其中获中央级报刊好新闻一二等奖3篇,省好新闻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多次被评为《河南日报》、省电视台优秀通讯员,地区优秀新闻工作者和先进宣传干部,连续5年被评为地直单位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被地委命名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刘军甫
刘军甫(1953~),和孝镇人,中共党员。1975年在和孝镇中学任教。198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分配到和孝乡政府工作。1983年7月调地委办公室工作。1987年任中共西平县委副书记。1992年任泌阳县人民政府县长。1995年10月,任确山县委书记。
李随国
李随国(1953.12~),三桥乡人,中共党员。1972年入伍。先后就读于信阳陆军学院、河南大学、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合成军本科队。在部队先后任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等职。1988年任127师炮兵团政委。1993年任127师副政委、陆军某集团军地面炮兵旅政委。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武汉军区树为模范指导员,立二等功1次。
乔登华
乔登华(1954~),水屯乡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工程师。1972年应征入伍,在基建工程兵某部服役,历任战士、材料员、助理员、政务处干事等职。1982年转业到驻马店地区建委人事科工作。先后任地区计建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地区计建委副主任、地区环保局局长。两次被省建设厅评为优秀信息员。1991年参加新蔡龙口镇白芝麻开发科研项目,获地区创业杯科技一等奖。在地直机关公务员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县处级干部。
王健
王健(1954.6~),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69年入伍,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某集团军副政治委员,大校军衔。
王明德
王明德(1954.10~),三桥乡人,中共党员。1969年入伍,任通讯站教务员。复员后在本村任大队干部2年,随考入汝南师范,毕业后留校工作。1978年4月,到河南大学政教系学习。1982年毕业分配到共青团驻马店地委工作,先后任干事、办公室主任、副书记、书记。1992年调平舆县任县长。1995年任县委书记。1996年后,先后荣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五·四”奖章,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星火”奖。被驻马店地委、行署评为优秀县处级干部,是河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共河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姚锡远
姚锡远(1954~),金铺乡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90年于河北大学研究生班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任驻马店师专中文系副主任、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副校长等职,是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修辞学会会员,河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姚锡远先后在省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他编写有《中国小说大辞典》、《普通话口语交际艺术》等著作10部,是河南语言学界较有影响的中青年专家。获“河南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委“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魏珈
魏珈(1954.10~),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69年中学毕业应征入伍,后调总参三部任副团职参谋,其间带职进修外语专科三年。1980年转业,分配到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先后任人事处科长、副处长、处长等职。
郭绍伟
郭绍伟(1956~),老君庙镇人,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教育工作。1978年考入郑州大学政治系,1982年,分配到汝南县委办公室工作。1983年后任地委组织部干事、驻马店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89年,任驻马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兼市政法委员会书记。1992年,任西平县委副书记兼县政法委员会书记、县政协主席。1995年,先后任西平人民政府副县长、代理县长、县长兼县政协主席。1994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1995年被选为河南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
郭丛斌
郭丛斌(1956~),韩庄乡人,中共党员。1975年在韩庄公社办公室工作,兼社直团总支书记。后调至县公安局消防股工作,任局团支部书记。1981年9月入驻马店师专学习。1984年,在驻马店师范任教,任校团总支书记。后调至驻马店地区行署办工作,先后任办事员、秘书科副科长、科教科长、行署副秘书长等职。1996年元月,任正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赖大国
赖大国(1957.10~),三桥乡褚庄人,中共党员。1971年参加工作,1980年调汝南县法院任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赖大国酷爱书法,其作品于1984年获地区书法大赛一等奖,1985年获地区大赛二等奖,1986年获河南省首届群众书展优秀奖。1986年被吸收为中国钢笔书法家协会会员,1987年被吸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1988年被收入《中国硬笔书法家名人录》,1989年被《中国当代书法家名人录》收录。其书法作品1990年被收入《中国现代书法家名人作品集》,1991年被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作品辞典》,1992年钢笔书法被《中国硬笔书法家作品集》收编。1985年获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二等奖,1989年~1990年钢笔书法作品两次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上发表。
于向东
于向东(1958~),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82年郑州大学历史系毕业。1988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4月由国家教委公派,去越南作为访问学者,在河内留学一年。1995年10月,调任郑州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于向东长期从事欧洲史、东南亚史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越南史、中越关系史。先后发表论文、译文50余篇,参加编写、释译著作4部。1992年6月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副主编,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副所长。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和河南省史学会会员。
王学杰
王学杰(1959~),三桥乡人,河南大学研究生进修班毕业,中共党员。1980年在汝南城关镇中学任教。1982年后,历任城关镇团委书记、汝南县团委书记、水屯乡党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汝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1992年调任团地委书记。在工作中,三次被地直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推选为团中央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团省委委员。1995年被评为全省模范团干部。
单富粮
单富粮((1961~),大王庄乡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驻马店地区高中任教。1988年,辽宁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本校历史系任教。1992年受派出国,在美国北大罗来纳州·明尼苏达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主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文明史。在讲授中,他的英文标准流利、史学理论服人,史论结合翔实,处处赢得学生称道。发表有《论十九世纪英国农村人口的大转移》、《二战日本对犹政策》等论文。著有《陈纳德将军传》、《美国名人传》、《民主的历史》等书。
王丽
王丽(1963~),女,城关镇人。自幼喜爱体育运动,先后被选拔到校田径队和县业余体校受训。1977年,在中小学冬季长跑比赛中,获得地、县小学女子组3000米第一名。1981年被选拔到省长跑队,1984年~1985年在全国青少年体育运动会上获得5公里越野赛第2名,1500米、3000米赛第5名,国家体委授予“健将级运动员”称号。
张巍
张巍(1965~),官庄乡人,专科文化,中共党员。历任乡团委书记、计划生育助理、宣传委员、纪检书记等职。擅长书法,对楷、隶、行、草等书体有研究,多次在全国大型书法展中获奖。为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高级书画师、中国当代怀素书法艺术研究会研究员。
张华杰
张华杰(1966.8~),女,罗店乡大李庄人。1980年进入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体校,1982年初被招入武汉体育学院女子赛艇队从事赛艇运动。1986年进入国家女子赛艇集训队,先后4次代表我国参加世界赛艇锦标赛。1988年在英国举行的第14届世界赛艇锦标赛中与队友夺得女子轻量级4人单桨无舵手艇冠军。1989年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15届世界赛艇锦标赛中蝉联该项目的冠军。同年获美国西雅图第15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赛艇轻量级双人双桨艇金牌。1990年获世界友好运动会女子赛艇轻量级双人单桨艇银牌。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上再获金牌。在其十多年的赛艇运动生涯中,先后2次获世界冠军,6次进入世界大赛前3名,夺得全国冠军8次,全国大赛前3名近30次。1993年退役后留武汉体育学院任教,担任女子赛艇轻量级队主教练。1988~1989年两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金质)奖章。
程宏政
程宏政(1971~),韩庄乡人。1989年入选武汉划船队,当年即在全国划船锦标赛中获男子单人第三名。1990年在上海全国划船锦标赛上夺取男子单人冠军,广州全国划船冠军赛中夺男子单人2枚银牌,1枚铜牌,被晋升为国家健将级运动员。1992年在香港亚洲划船锦标赛中夺男子单人金、银牌各一块。1994年在瑞士举行的世界划船锦标赛上,获男子双人第7名,被晋升为世界健将级运动员。1990年~1995年,在国家、国际级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奖共36块,为国家争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