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宿鸭湖水库
第一节 兴建
宿鸭湖位于汝南县境西北部,湖堤最近处距县城5公里。湖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16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5万亩。
宿鸭湖原是县城西北燕亭乡、楚铺乡东北境的官场坡。旧时的宿鸭湖一带地势低洼,汝河、练江河、云溪河、黄西河、韩溪河、清水河、柳叶河、官场河流经此域,泄洪缓慢,经常决口泛滥,坡水积存,淹没庄稼,中断交通,当地居民逃荒要饭,妻离子散,致使周围村庄稀落,成为野草丛生,野鸭水鸟栖息之所。《汝南旧志》在记述1938年水灾情况时写到:“南起洋楼,北至阎桥,其中纵横三四十里的广大地区……积水盈丈,形成内海”。“草房土墙倒塌无数”,“灾后农民除了外逃谋生以外,剩些残废、老弱每日只在水泊泥泊之中寻些螺介,慈菇充饥。疾病漫延,面目黄肿,村庄上烟火稀少,田野中蓬蒿满目,比起古代流民图中所描绘的还要凄惨得多。”如遇干旱,则是“跳蝻飞蝗……起飞,漫延全县”,“时由空中成阵飞来,遮天盖日,天色灰黄,嘴吃有声。”旧时代的宿鸭湖地区一片悲惨景象,人民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建国后,为了彻底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共中央颁布了根治淮河的方案。根据毛泽东同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1957年6月,经水利部批准决定修建宿鸭湖水库。1958年春,组织汝南、上蔡、平舆、正阳、西平5县的近11万民工开赴宿鸭湖工地。3月1日动工,7月1日结束,筑起北起玉皇庙,南至野猪岗,全长35.29公里的防洪大堤,把原宿鸭湖、官场坡、高升坡、四平湖、六里井坡、燕亭坡等围在其中,成为蓄洪区。堤顶高程58.0米,顶宽4~7米,开挖刘大桥引洪道5.4公里,底宽80米。大桂庄建灌溉渠首闸2孔,每孔净宽5米,高4米,设计流量80秒立方米。夏屯处建5孔泄洪闸1座,每孔净宽10米,高5米,钢弧形闸门,最大泄洪量2388秒立方米。共完成大堤工程土方6466494.0立方米,分洪道工程土方2219585.0立方米。泄洪闸工程土、混凝土、石方1269431.0立方米。渠首闸工程土、混凝土、石方76522.0立方米,四周堤土工程2952426.0立方米,公路改线土方304546.0立方米,桥涵工程土方122122.0立方米,汝河治理土方3583226.0立方米,备料工程用土194577.0立方米。
第二节 除险加固
1958年兴建水库时,由于准备仓促,施工时间短,质量标准较差,在管理运用中发现许多问题,特别是洼地段的土堤裂缝较为严重。因此,先后进行3次加固改善。
1961年12月28日,汝南、平舆2县组织2200名民工施工(汝南1500人,平舆700人),主要工程项目:清理老村进洪口,土坝裂缝处理;夏屯下游左岸护坡,臻头河堵口管涌处理,桂庄闸下游消能改善、护坡、总干跌水及植物护坡等。1962年5月25日工程全部完工,共完成土方58200立方米,浆砌石14750立方米,干砌石23220立方米。
1969年12月1日,组织汝南、遂平、西平3县5万民工。开始对水库全面加固改善。主要工程项目:北岗大堤自盛庄至刘庄堤段改线取直;刘大桥引洪道,由原来的底宽80米扩宽为160米;增建夏屯7孔泄洪闸,每孔净宽10米、高5.6米,最大泄洪量5510秒立方米;土坝坡长14公里,宽度25米,台面高54.5米,台前力坡为1:2,并用块石浆砌,坡脚伸至50.3米高程,台上加50厘米高消浪台。整个工程1974年8月底全部完成,完成土方537万立方米,混凝土425.2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2.1万立方米,浆砌石12.6万立方米,干砌石7.8万立方米。
1975年8月5日至7日,水库上游普降特大暴雨。8日凌晨板桥水库垮坝,大量洪水泄入宿鸭湖水库。虽然水库在拦截洪水、减轻下游灾害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但水库防洪标准低,达不到500年一遇,大堤有塌坡和裂缝多处;引洪道偏窄,泄流不畅;堤顶宽度偏窄,汛期影响交通,不利防汛,原河道堵口处渗水严重。因此,1975年12月中旬,组织汝南、上蔡、遂平3县30000民工,对水库做了除险渡汛工程,主要是:北岗坝段,桩号5+300以北,全面整修加固;2+000、5+000两处左右全部削坡回填。修复后的坝顶高程58.5米,坝顶宽度6米;刘大桥引洪道底宽扩宽到220米,相应泄洪量可达4400秒立方米;拆除刘大桥西的肖屯机灌溉站干渠;开辟单庄洼地特别引洪道,泄洪量达2000秒立方米,处理夏屯闸左岸管涌渗水问题;截断通向新闸下游的原臻头河床的沙层;修复三桥陈小庄扒口坝段。共完成土方215.28万立方米。
宿鸭湖水库,经过1962年以来的加固改善,1985年的工程现状是:大堤全长35.29公里,均为粘土筑成,堤顶高程58.0米,宽4~7米;刘大桥引洪道全长5.4公里,底宽220米,最大引洪流量3700秒立方米;老闸5孔,孔经5米,高10米,最大泄洪能力2200秒立方米;新闸7孔,孔经5.6米,宽10米,最大泄洪能力3300秒立方米;渠首闸2孔,每孔高4米,宽5米,设计流量100秒立方米,加大流量120秒立方米;总干渠1条,干渠3条,全长70.18公里,支干渠15条,分支4条,全长169.1公里。另有1975年建成的水力发电站1座,装机2组,容量为1000千瓦时。
库内常年水面15万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水位高程56.34米,校核水位高程56.83米,汛前兴利水位52.5米,最大防洪库容8.37亿立方米,防洪效益面积158万亩,总兴利库容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1.8万亩,死库容0.42亿立方米。
第三节 自然资源
宿鸭湖水库的建成,不仅在防洪除涝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为发展汝南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库内积蓄了9亿立方米的水,为下游的大面积土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提供了充分的水资源。桂庄灌溉闸设计灌溉面积80万亩,其中可灌溉汝南48.1万亩耕地,已有部分农田发挥了效益。
宜鱼水面积10万亩,水质肥,光照充足,水草丰富,无机盐类补充足,宜于多种鱼类生长。现已发现有38种鱼类,其中鲤型目有:华南鲤鱼、红鲤、鲢鱼、白鲢、鳙鱼、华中细鲫、鲫鱼、草鱼、青鱼、鰔鱼、南方马口鱼、赤眼鳟、鳊鱼、翘嘴红鲌、长春鳊、青平肖红鳊、餐条鱼、短尾鳊鱼、红鳍鲌鱼、团头鲂、麦穗鱼、花鳑鱼、唇鳑鱼、棒花鱼、中华鳑鲏、刺鳑鲏鱼、普通鲶鱼、黄嗓鱼、泥鳅、银鲴鱼30种;鲈形目有:班鳜鱼、园尾斗鱼、吻虾虎鱼3种;鳗形目有:黄鳝、白鳝、河鳗3种;鳢形目有:鸟鳢鱼;刺鳅目有:小刺鳅。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甲鱼、蟹、螺、蚌。特别是湖内蕴藏着约2000万公斤左右的褶纹冠蚌,是培育珍珠的亲体。鱼类中鲤鱼不仅产量最高,而且肉肥味鲜,食用价值较高,可与黄河鲤鱼媲美。1979年,被河南省政府定为商品鱼特供基地。
库水位在52.50米至53.50米时,湖西露出水面有5.1万亩湖坡地,这里野草丛生,是发展畜牧业很好的天然草场。
湖西滩地宜苇面积1.5万亩,已种植9000亩芦苇,为发展编织和造纸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沿湖宜树区,已植树3.65万亩,计80.3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