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设规划
1983年,汝南县编制县城总体规划。198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进行实施。
一规划布局
行政区:行政街为主,县委为中心,沿街筑建3~4层楼。
商业区:在新华街兴办第一商业区,东大街为第二商业区。
工业区:西关以南,汝正公路以西为第一工业区;县化肥厂、水泥厂所在地的老君庙为第二工业区。
生活居民区:改造老城区,建居民点6个,其中拟新建南关居民区1个。
文化、卫生、农业科研区:沿汝河北岸为文化、卫生、农业科研发展区。
二 内环城公路
行政街开始,大新街向南经王家巷、娘娘巷向西穿金牛街、淮府街、旗杆街,由面粉厂口向北接通北门大街,使内城各级道路互相衔接成网状。平等路北口延伸过汝河,填补历史上北门偏西的缺点。娘娘巷向南延长过护城河,接驻新公路。
三城区共建部分
文化馆和文化宫:现占地1275平方米。拟将文化馆搬迁至原棉麻公司位置。拟建可容纳省一级比赛运动场1处,游泳池1处。近期续建龙亭运动场,远期在南关燃料公司位置建运动场1处,占地29.3亩。
影剧院:内有座位3581个,远期规划有座位4500~5000个,拟在南关东侧新居民区,新建影剧院1处,座位1400个。中小学:近期在工业区增设小学1处。幼儿园:远期增设幼儿园1处,设在三里店粮所搬迁后位置。
防洪、排水工程:汝河改道以“D”型取直。拟定东堤顶高56.75米;西堤顶高54.55米,设计标准防洪水位为20年一遇。相应流量1200秒立方米,土方工程579.3万立方米。建公路桥2座,铁路桥1座,生产桥1座,排水闸4座。
排水工程:老城排水骨干系统;环城路东段排水系统;小洪河排水系统;唐巷口排水系统;县城拟建排水沟长3350米,宽0.9米。
郊区建设:郊区农村建设纳入建设规划管理,开辟商业基地,发展郊区工副业。
城区主要街路建设:规划39条街路,道路红线在12米以上的丁字口、十字口,视距控制在30~40米,转弯半径16~30米;森林覆盖率达20%,集镇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形成以宿鸭湖、小南海为主风景点、旅游点8处。全县75%的集镇用自来水。远期规划在城区建设废水处理厂1个,固定垃圾堆放场1处,城区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