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医 药
第一节 药 源
遂平县中药材较多,素有“从平原到山窝到处都是药”之说。清乾隆二十四年县志记载,全县有40余种药材。民国时期地产药材增长到117种。建国后,1958年4月县商业局长黄德重和熟悉中药生产的干部10余人,深入山区、平原和医药单位,进行访问考察,共查出遂平县地产药材449种,其中商品药材231种:①根茎类60种:丹参、百合、玉竹、川乌、杜仲、南沙参、百部、灵仙、草乌、防风、元参、柴胡根、地榆、首乌、射干、苦参、银胡、木通、苍术、南星、热参、元胡、土贝母、桔梗、山豆根、白头翁、前胡、半夏、夌冬、大蒜、白茅根、粉葛、独活、天冬、土棉芪、白芷、茜草、生姜、香附、升麻、白微、黄精、猫爪草、地风、白敛、山药、土茯苓、青木香、芦根、白前、狼毒、花粉、苇根、白芍、生地、芥白、板兰根、白芨、漏芦、藕节。②果实类72种:枸杞子、牛子、苏子、二丑、故子、急性子、棟子、韭菜子、葱子、鸭蛋子、花椒、枣仁、柏子仁、杏仁、桃仁、瓜蒌皮、连翘、乌梅、桔核、陈皮、白蒺藜、皂角、毛桃、木瓜、草决明、车前子、兔丝子、葶苈子、王不留、苍耳子、青相子、茺蔚子、地肤子、冬瓜皮、蛇床子、冬瓜子、红枣、桑椹、风眼草、白果、槐米、麦芽、褚实子、甜瓜子、小茴、玉米、槐角、石榴皮、卜子、红谷子、郁李仁、兜铃、黑芝麻、苦丁香、白芥子、莲子、火麻子、米壳、赤小豆、山楂、黄芥子、连须、胡桃、瓜蒌仁、白豆、无花果、复盆子、丝瓜、香元、全瓜娄、芡实、柿蒂。③全草类30种:细辛、公英、薄荷、茵陈、荆芥、瞿麦、马齿苋、淡竹叶、泽兰叶、益母草、败浆草、透骨草、早连草、仙鹤草、木贼草、老观草、扁蓄草、车前草、风仙草、鱼腥草、石苇、地丁、青蒿、黄蒿、刘寄奴、半枝连、徐长清、夏枯草、谷精草、卷柏。④花叶类16种:金银花、玉米须、洋金花、菊花、白豆花、霜桑叶、红花、鸡冠花、复花、元花、大青叶、槐花、艾叶、侧柏叶、苏叶、凌霄花。⑤树皮类8种:杜仲、桑皮、地骨皮、丹皮、合欢皮、苦棟皮、椿根皮、五加皮。⑥藤木树脂类7种:竹如、青风藤、皂刺、石南藤、忍冬藤、鸡血藤、夜交藤。⑦菌藻类4种:银耳、桑漂蛸、马勃、猪苓。⑧动物类34种:鹿茸、驴肾、狗肾、鸡内金、夜明砂、土元、蜂蜜、牛黄、上甲、紫河车、虫蜕、刺猥皮、斑蝥、黄蜡、元寸、下甲、牛胆汁、蛇蜕、驴皮、虻虫、姜虫、虎骨、水蛭、羊胆汁、地龙、红娘、蜈蚣、珍珠、豹骨、象皮、猪胆汁、望月砂、全虫、蜂房。并搜集土单验方使用的药材213种。
遂平县所用药品,除地产之外,每年要从外地购进批量药品,包括中药、西药、医疗器械等。
第二节 药政管理
遂平县历代县衙均无医药管理机构。民国政府虽有医药管理部门,但没具体措施,药政管理流于形式。建国后,国家把药管工作列为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1965年县卫生科设置药品检验所。1985年配药检人员11人,药品质量监督员6人。执行国家“药品管理法”和“药政管理条例”,监督并检查医药市场。通过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查出伪劣药品47种,及时销毁。对麻醉药品规定了限量供应制度,定点供应制度,坚持实行“五专”(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专帐记载、专用处方、专人使用)。有麻醉药处方权的医师,开麻醉药处方必须经所在医院领导批准,所开处方剂量,不得超过管理规定数量。1985年经批准可以使用麻醉药品的医疗单位共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