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渔 业
第一节 渔业资源
遂平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域广阔,适宜渔业生产。县境内水库、塘、堰、坝水质肥沃,PH值均在7.4~7.8之间,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
1985年,全县可养殖水面10675亩,其中水库水面4024亩,坑塘6651亩,每人平均占有水面0.021亩。全县已养殖水面7997亩,占养殖水面的74.9%。水库水面大的2000余亩,小的10余亩,水深3~15米,多为浅山区水库,水质良好,天然食饵丰富,鱼类生长较快,如下宋、双沟、八里岗水库中,三冬龄的鲢鱼普遍3~5公斤,花鲢鱼5~7.5公斤,最大的10公斤。
遂平县鱼类35种,隶属11个科,其中鲤鱼25种,占鱼类71%。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四种鲤科鱼,称“四大家鱼”,为主要发展的鱼类。其它称为野鱼,养殖量较少。此外,还有整、螃蟹、螺蛳、河蚌等水生动物。
第二节 渔业生产
民国以前,遂平县有少数农户利用坑塘养鱼,产量很低,渔业生产主要靠天然捕捞。每年汛期,鱼群顺河或上或下,数量突增,沿河群众昼夜捕捞,鲜鱼带到市场出售。也有用小木船放鱼鹰捕鱼,产量有限。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渔业发展很快,1958年以后,全县先后建立鱼苗、鱼种场4个,鱼苗、鱼种池100亩,年产鱼苗580万尾。同时建立国营渔场2个,职工120人,鱼种池50亩,年产鱼种380万尾。全县有养鱼养鳖户2829户,其中专业户352户。在捕捞鱼具上也较前改进,1966年下宋水库建立捕捞队,备鱼网1.56万平方米,机动生产船两艘。双沟水库有鱼网0.94万平方米,生产船两艘。魏楼水库有鱼网0.55万平方米。捕捞技术不断提高。1985年全县鱼类总产50万公斤,比1950年提高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