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其它团体
第一节 农民协会
1949年4月,全县各乡都建立农民协会(简称农协会),各乡农协会设农协主席1人,农协委员多为一村1人,农协会委员(即自然村干部),代行行政职权。凡是贫下中农大都为农协会会员,不履行任何审批手续,农协委员承认即可。农协会建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土地改革,划分阶级成份;没收、征收地、富财产,分配斗争果实,处理民事纠纷;动员参军、拥军优属等项工作。1950年1月28日,县召开首届农民代表会议,建立遂平县农民协会。1955年4月,撤区并乡后,农协会组织自行消失。
1965年“四清”运动中,县建立遂平县农民协会。设农协主席1人,2名办事人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协会解体。
第二节 工商联个体劳协会
1912年(民国元年)成立商会。在商会之下,各行业均设有同业分会。
新中国建立后,重新组建商会。1950年7月,商会改组为工商业者联合会(简称工商联),机构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下设棉布、百货、文具、杂货、染料、烟酒、土布、饮食、医药、竹木、粮行等行会。1953年1月,召开首届工商联会员代表会,正式成立遂平县工商业联合会,领导机构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和秘书,诸市、文城、玉山、石寨埔、张店设立办事处,工商联主要任务是领导工商业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私营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经营质量,推动经济建设。工商联于1969年撤销。
工商业个体劳动者协会(简称个体劳协)是个体劳动者自我管理的群众组织。遂平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于1984年8月23日,下设会长,副会长,秘书,主要任务是对会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优质服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经验交流,管理会员的福利事业。各乡、镇均设有个协分会,有会员190人。
第三节 医药卫生团体
一、红十字协会
1914年遂平县成立红十字协会,60年代中期停止活动,1985年8月复建,办公地点设在县卫生局,设专干1名、兼职工作人员2名。基层红十字会发展到25个,会员3900人。
红十字会是人民卫生救护和社会福利团体。以实行人道主义为宗旨,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救护,战时参加军民伤病员的救护。开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活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服务;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进步事业服务。
二、卫生工作者协会
1953年成立河南省卫生工作者协会遂平分会(简称卫协会),发展会员298人,“文革”前停止活动。
1985年1月26日卫协会恢复工作,首届理事会由19人组成。卫协会是群众性卫生团体,主要任务是搞好农村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工作。
三、医药卫生学会
县医药卫生学会隶属于卫生工作者协会,“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84年1月5日复建医药卫生协会(简称医学会)。主要任务是组织医药卫生界交流经验,研讨科技知识,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医学会为纪念每年的“国际护士节”和“红十字日”而举行活动。医学会下设会长、秘书,有会员1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