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集贸市场
第一节 集 市
集市,是遂平人民物资交流的主要场所,它多分布在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地方。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遂平集贸市场有石寨铺集、张铁店集、白云寺集、黄庄庙集、李家集、大兴店集、徐家店集、褚家堂集、八里铺集、关王庙集、洪家堂集、诸市店集、界牌店集、桃花店集、阳凤河集、周家集、嵖岈山店集、下阳集、石河集、金山店集、长寺集、玉山店集、上渠仓集、吴家集、刘家店集、和兴店集、孔仝店集、恒兴店集、复兴店集、古铜店集、砖桥集、大槐树集、干沟集、土山店集。
建国前后集市有张台、下阳、文城、上仓、土山、杨店、槐树、玉山、阳丰、大石桥、长寺、沈寨、神沟、和店、和兴、恒兴、刘店、张店、大兴、吴集、徐店、边子张、车站、高集、石寨铺、柳庄寨、关王庙、界牌、洪堂、诸市、城关、嵖岈山、褚堂。粮食统购统销以后,城乡集市贸易萧条。1958年,遂平集贸市场关闭。1961年先后在玉山、诸市、文城、城关、石寨铺、阳丰,神沟庙、车站恢复集市贸易。1979年,褚堂、关王庙、吴集、张店、恒兴、嵖岈山集市也先后恢复。
1984年,全县有集贸市场45个,年成交额由1981年的950万元上升到1333万元。
1985年于老城区东南隅107国道西侧建县综合集贸市场一处。占地53360平方米。市场内有永久性塑料棚188间、3888平方米,内设百货、成衣、蔬菜等区;两层楼房786间,建筑面积19650平方米,有国营、集体、个体商户近千家。年集贸成交额2000余万元,是遂平县物资交流中心。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
遂平县物交会大多数是沿袭传统古会举办的。遂平县传统古会有三月二十八(农历,下同)东关会,二月初五、九月十三沈寨庙会,四月初一、五月初一沈寨农具交流会,六月二十六神沟庙庙会,四月初一神沟庙小满会,二月二十六砖桥庙会,二月初十刘庄庙会,正月十七田堂庙会,四月十五和店农具会,四月初六靳庄农具会,四月十五槐树小满会.三月初三玉山南头骡马会,三月十八玉山北头农具骡马会,四月初八张台农具骡马会,三月十五嵖岈山庙会,四月初一诸市小满会,二月初二阳丰古会,二月十九石寨铺农具交流会,黄庄庙小满会,正月二十六界牌灯会,三月二十九徐堂农具会,正月二十五大兴店焰火会,三月初五牛王庙(和兴)小满会。
建国以后,为发展经济促进城乡物资交流,1952年在县城南关、东关、槐树、文城、玉山等地举办传统古会进行物资交流。翌年,在城关兴办5次、诸市4次、文城4次、嵖岈山1次、阳丰2次、沈寨1次、槐树2次、土山1次、和店1次、恒兴1次、和兴1次、张店3次、石寨铺2次物资交流会。1954年举办52次,交易额达163亿多元(旧人民币),其中城关秋季两次交易会,交易额达10亿多元。10亿多元中,土特产1亿元,生活资料8亿多元,生产资料3000多万元,牲畜1.5亿元。1956年,举办25次,交易额54.2万元(新人民币),其中国营、合作商业占8.57%.
1957年以后物交会逐渐停办,1962年先后恢复,1966年又停办。1977年又逐渐恢复。恢复后的物交会各类文艺项目增多,有传统戏剧、电影、歌舞、杂技、动物表演等。商业活动主要有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集体商业和少数个体饮食业。1980年以后,个体商业经济成份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