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土壤
遂平土壤面积为1503064.8亩,计有黄棕壤土、砂姜黑土、潮土三大土类,下有黄褐土、粗骨性黄褐土、砂姜黑土、灰潮土四个亚类,十一个土属,二十二个土种。
第一节 黄棕壤土
黄棕壤土集中分布于西部山区和诸市、褚堂、关王庙、沈寨、和兴等乡岗坡地带,总面积746396.1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49.66%。其下有黄褐土、粗骨性黄褐土两个亚类。
一、黄褐土亚类
黄褐土亚类,主要分布在嵖岈山、槐树、沈寨、和兴、诸市、褚堂、关王庙等乡,其它各乡(除常庄外)也有分布。总面积612406.5亩,下有黄胶土、老黄土、白散土三个土属。
黄胶土土属:面积为202521.3亩,下有浅位厚层黄胶土和中位厚层黄胶土两个土种。浅位厚层黄胶土主要分布平缓岗顶部的嵖岈山、槐树、沈寨、和兴、张台、花庄、褚堂、关王庙等乡,面积为117334.3亩。该土种易受冲刷侵蚀,耕性不良,紧实、粘重,适耕期短,只宜种植小麦、大豆、红薯。中位厚层黄胶土多分布在浅位厚层黄胶土靠下地带,面积85187亩。该土土层较厚,故耕性、保水肥性、抗旱涝能力均优于浅位厚层黄胶土。适种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芝麻、烟叶等作物。
老黄土土属:总面积399244.2亩,主要分布在汝河、奎旺河及其支流两侧的高台地上及岗坡下,多集中在嵖岈山、槐树、沈寨、和兴、褚堂、关王庙等乡,文城、张台、花庄、玉山、诸市、车站等乡也有零星分布。下有黄老土、壤黄土两个土种。黄老土面积228621亩,耕层质地适中,适耕期长,下层质地较重,对保水保肥有利,养苗拔籽,抗旱耐涝,肥力中等偏高,适种作物广。壤黄土面积170623.2亩,其地形部位多在黄老土以下,质地稍轻、耕层厚,渗透性好,保水保肥、耐旱涝、适耕期长,适耕作物广,但较缺磷。
白散土土属:总面积10641亩,只有白散土一个土种。主要分布在诸市、关王庙乡岗南的缓平地带。该土耕层松散,适耕期长,易发幼苗;但雨后板结严重,易闷种烂籽,且缓冲能力低,稳湿性、稳水性、稳肥性均差。
二、粗骨性黄褐土亚类
粗骨性黄褐土亚类,在遂平只有淡黄石渣土一个土属。分布在张台、花庄、玉山、嵖岈山、槐树等乡的山坡上,面积133989.6亩。以其地层厚薄、砾质含量多少等差别,下分四个土种。
多砾质薄层淡黄石渣土:多分部在山坡上部,,山顶裸露岩石的下部,面积115486.6亩。土层薄、砾质多、易干旱,适种耐干旱、适生性强的牧草和树种。
多砾质中层淡黄石渣土:多分布在山坡中部,面积10904亩,较耐旱涝,适于放牧和植树。
多砾质厚层淡黄石渣土:多分布在山坡下部,与浅位厚层黄胶土相接,面积7002亩。土层较厚,较耐旱涝,但保水肥性差,适于植树造林、种草放牧。
少砾质厚层淡黄石渣土:分布于花庄乡的李云、柳庄一带,有597亩。怕干旱,漏水漏肥,适生作物少,仅能种植花生。
第二节 砂姜黑土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花庄乡东部、文城乡北部、玉山乡东南部、阳丰乡大部、张店乡全部及石寨铺乡、常庄乡一部分,总面积499984.8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33.26%。本土类在遂平只有砂姜黑土一个亚类,下有砂姜黑土、黑老土、老土、灰质砂姜黑土四个土属。
砂姜黑土土属:主要分布在张店乡洼地中心青石桥、牛洲一带,面积27825.5亩,属青黑土土种。黑土层裸露地表,质地粘重,适耕期短,口墒难保,养分转化慢,速效养分低。但保肥力强,潜在肥力大。适种小麦、大豆、高粱、红薯等作物。
黑老土土属:总面积106914.1亩,主要分布在花庄乡东部及阳丰、张店、石寨铺等乡。下有壤质厚复黑老土、粘质厚复黑老土、粘质薄复黑老土三个土种。壤质厚复黑老土面积49794.2亩,土质适中,耕性较好,适耕期长,但不耐旱涝,氮、磷比例失调。适种小麦、大豆、高粱、红薯。粘质厚复黑老土,面积35404.3亩,多分布在洼地边沿,耕层质地粘重,耕性差,耕层薄,适耕期短,通透性差,土性冷,口墒难保,怕旱、涝,贫磷,对作物有选择性,适种小麦、大豆、油菜、高粱。粘质薄复黑老土,面积21715.6亩,分布于洼地的二坡地与青黑土相接。土性与青黑土基本相同,适种小麦、大豆、红薯、高粱。
老土土属:总面积362995.4亩,处于黄棕壤土与砂姜黑土的过渡地带,下有壤质老土、粘质老土两个土种。壤质老土面积318995.3亩,主要分布在花庄乡东部、阳丰、玉山、和兴、常庄、张店、石寨铺等乡。表层质地适中,耕层深,耕性较好,适耕期较长,保水保肥,通风透水,养苗拔籽,可种小麦、大豆、红薯、芝麻、油菜等多种作物。粘质老土面积44000.1亩,分布于阳丰、玉山、关王庙、石寨铺等乡。适耕期短,耕性差,土性冷,透气性不良,养分转化慢、贫磷,怕旱怕涝,适种小麦、大豆、高粱、红薯。
灰质砂姜黑土土属:在遂平只有深位厚层灰质砂姜黑土一个土种,面积2249亩,分布在花庄乡花庄到小官庄,及张台乡小营到田庵一带,耕层浅、耕性差,50~80厘米以下有坚硬的砂姜层,粘重托水,养分低、贫磷,怕旱怕涝,对作物有选择性,可种小麦、大豆、高粱。
第三节 潮 土
潮土,主要分布在汝河两岸和石羊河故道两侧,以及常庄乡大部。面积256683.9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17.08%。潮土在遂平仅有灰潮土一个亚类,下有灰砂土、灰两合土、灰淤土三个土属。
灰砂土土属:面积10339亩,集中分布在常庄、诸市两乡,下有灰青砂土、体壤灰砂土两个土种。青灰砂土面积8549亩,主要分布在常庄乡。该土通体砂壤,通气透水,但有机质含量低,只适种小麦、油菜、花生。体壤灰砂土,面积1790亩,主要分布在诸市乡,其生产性状稍优于灰青砂土,适种作物广。
灰两合土土属:面积241652.9亩,集中分布在文城、诸市、褚堂、阳丰、车站、石寨铺、常庄等乡沿河两侧地带。下有灰小两合土、底砂灰小两合土、灰两合土三个土种。灰小两合土面积174276.9亩,通体壤质,有轻微漏水漏肥现象,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低,适种作物广。底砂灰小两合土面积1770亩,分布于文城乡魏湾一带,生产性状与灰小两合土同,适种作物广。灰两合土,面积65606亩,主要分布在离河道较远的二坡地上。土体砂粘比例适中,通气透水,疏松易耕,耐旱涝,保水肥供水供肥能力强,适种作物广。
灰淤土土属:在遂平只有灰淤土一个土种,面积4692亩,分布于常庄乡任庄一带。耕层质地比较粘重,不易耕作,通透性差,宜耕期短,但保肥性强,有机质含量较高,速效养分也高于灰小两合土。适种小麦、玉米、高粱、大豆。
第四节 土地利用
遂平县总面积为1834335亩,根据1983年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其利用情况是:
一、耕地1348549亩,占总面积的73.52%。其中旱地1295981.2亩,水浇地36869亩,水田717亩,菜园地14982亩。
二、林地(指山区和平原的成片造林,包括林木覆盖度在10~50%之间的疏林地,不含河、路林和村庄小四旁的林木占地)43007.4亩,占总面积的2.34%。其中森林4328.1亩,灌木林35712亩,苗圃2967.3亩。
三、荒地(指平原成片的荒瘠槐草地和山区平丘梁坡的山草地)102021.6亩,占总面积的5.56%。其中山草地22719亩,槐草地2170亩,疏林草地77132.6亩。
四、工交用地(指座落在城镇及村庄外的厂矿、砖瓦厂、油库、铁路、道路以及路堑、路沟)57684.8亩,占总面积的3.14%。其中厂矿占地8551亩,铁路占地2910.9亩,公路占地6398.3亩,农村路占地39824.6亩。
五、村庄、城镇(村庄指自然村和宅旁坑塘及隙地、晒场;城镇指县城及各乡集镇的实际占地)用地149302.8亩,占总面积的8.14%。其中村庄用地139387.3亩,城镇用地9915.5亩。
六、水域用地103224.9亩,占总面积的5.63%。其中河流用地60747.8亩,水库用地6666.9亩,坑塘用地3290.8亩,沟渠用地24417.4亩,堤坝用地8102亩。
七、其它难以利用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