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明清区划
明朝时期,遂平县编为二十八保:
在城保 城奉保 颜奉保 石寨保
独唐保 大谷保 白泉保 吴奉保
土山保 斗城保 孔仝保 归化保
厚俗保 丰足保 大有保 益昌保
新兴保 新宁保 永丰保 永兆保
永庆保 依仁保 崇仁保 安仁保
怀仁保 由义保 立礼保 崇智保
按当时划定,每保辖十里,编制人员:每保设公直一人,书手一人,义民一人。
清朝初期,相沿明制,仍编为二十八保。只是在编制人员中,裁去公直,改义民为甲长,保留书手。至康熙三十年(1691),知县蔡秉公认为,保甲人员中有许多人欺诈成风,为了改革弊端,遂将二十八保改编为十二保。每保置里长三人,全县共三十六保甲。十二保是:
厚兴保 永兴保 庶兴保 善兴保
益兴保 南屯保 遐兴保 至兴保
恒兴保 升兴保 茂兴保 北屯保
南屯、北屯二保,系清朝初年招集流亡人员,开垦荒地,久而定居,合编成保。
第二节 民国区划
民国成立,相沿清制,行政区划基本未变。1931年(民国20年)划全县为八大区,即:一区,城关;二区,关王庙;三区,诸市;四区,文城;五区,玉山;六区,土山;七区,和兴;八区,盛寺庙。
1936年(民国25年),推行保甲制,将原来八大区,改为四大区。区下依次设联保、保、甲。四大区即:
第一区:区署驻县城北关,辖153保,1560甲。
第二区:区署驻柳庄寨,辖80保,923甲。
第三区:区署驻诸市镇,辖112保,1313甲。
第四区:区署驻玉山镇,辖144保,1580甲。
1941年(民国30年),裁区、联保,改设十乡、镇,乡、镇下直辖保:
灈阳镇,镇公所驻县城,下辖19保,各保保公所驻地是:一保,南关;二保,硝坑涯;三保,西关;四保,北关;五保,东关;六保,汪庄;七保,陈庄;八保,王曾庄;九保,黄庄;十保,大栗园;十一保,吴楼;十二保,吏部张;十三保,邢桥;十四保,郑湾;十五保,刘桥;十六保,赵庄;十七保,后张;十八保,郭庄;十九保,魏庄。
玉山镇,镇公所驻玉山街,下辖19保,各保保公所驻地是:一保,玉山南街;二保,玉山北街;三保,吴寨;四保,前炉;五保,韩庄;六保,东杨庄;七保,王悦;八保,肖庄;九保,阳丰;十保,杨庄(阳丰北);十一保,高竹园;十二保,黑赵;十三保,清凉寺;十四保,烟冲;十五保,军张河;十六保,杨庄(玉山西);十七保,前袁庄;十八保,路庄;十九保,小河张。
诸市镇,镇公所驻诸市街,下辖19保,各保保公所驻地是:一保,诸市南街;二保,诸市北街;三保,皂角树;四保,桥陈;五保,高吴庄;六保,大龙庄;七保,玉皇庙;八保,贾庄;九保,马老庄;十保,官庄;十一保,龚楼;十二保,龙庄;十三保,上仓;十四保,罗李;十五保,大石桥;十六保,郭茨园;十七保,殷庄(大石桥东);十八保,殷庄(诸市北);十九保,三王楼。
文城镇,镇公所驻文城街,下辖19保,各保保公所驻地是:一保,文城街;二保,大臧庄;三保,前湖;四保,大王庄;五保,簸箕沿;六保,魏湾;七保,流水店;八保,祈庄;九保,高魏楼,十保,张台街,十一保,栗园;十二保,下阳;十三保,北魏楼;十四保,杨店;十五保,王来宾;十六保,五车牛;十七保,解庄;十八保,张竹园;十九保,长寺。
界牌镇,镇公所驻界牌街,下辖19保,各保保公所驻地是:一保,界牌街;二保,吴庄;三保,熊楼;四保,关王庙;五保,小刘庄;六保,杜庄;七保,曹庄;八保,汤庄;九保,洪堂;十保,任马庄;十一保,陈庄;十二保,荒坡陆;十三保,周楼;十四保,王庄;十五保,火龙庙;十六保,八里刘;十七保,褚堂;十八保,薛楼;十九保,邓魏庄。
张店乡,乡公所驻张店街,下辖19保,各保保公所驻地是:一保,三里朱;二保,蒋庄;三保,盛庄;四保,大兴;五保,梁庄;六保,李寺;七保,徐店;八保,大王堂;九保,高庙;十保,常庄;十一保,蔡岗;十二保,徐楼;十三保,圈子王;十四保,边子张;十五保,火龙庙;十六保,李屯;十七保,草庙;十八保,张店;十九保,前李庄。
和兴乡,乡公所驻和兴街,下辖19保,各保保公所驻地是:一保,王陈庄;二保,藕花庄;三保,高集;四保,魏园;五保,大刘庄;六保,小刘庄;七保,黄龙庙;八保,双王庄;九保,大户刘;十保,和兴;十一保,吴阁;十二保,魏楼;十三保,魏台;十四保,恒兴;十五保,大南庄;十六保,乔寺;十七保,张化寺,十八保,赵老庄;十九保,刘店。
文化乡,乡公所驻沈寨街,下辖19保,各保保公所驻地是:一保,沈寨街;二保,后炉;三保,小沈庄;四保,前郭庄;五保,和店;六保,楚庄;七保,翟庄;八保,南马庄;九保,双楼;十保,神沟庙;十一保,远城;十二保,双庙刘;十三保,砖桥;十四保,晋庄;十五保,小寨;十六保,孔庄;十七保,后薛庄;十八保,刘阁;十九保,前李庄。
金嵖乡,乡公所驻嵖岈山街,下辖19保,各保保公所驻地是:一保,嵖岈山街;二保,皮楼;三保,三官庙;四保,窗户台;五保,杨店;六保,刘坡;七保,张小庄;八保,土山;九保,大里王;十保,张吴楼;十一保,后袁庄;十二保,池庄;十三保,大焦庄;十四保,孙庄;十五保,槐树;十六保,柳树庄;十七保,李兴楼;十八保,鲍庄;十九保,大海眼。
永固乡,乡公所驻石寨铺街,下辖19保,各保保公所驻地是:一保,八里杨;二保,阎庄;三保,闻集;四保,大刘庄;五保,傅庄;六保,黄庄庙;七保,姜沟;八保,蛮子营;九保,张楼;十保,前王庄;十一保,大金庄;十二保,大陈庄;十三保,张湾;十四保,柳庄;十五保,李集;十六保,阎桥;十七保,大张庄;十八保,万庄;十九保,石寨铺街。
1947年12月,中国共产党桐柏区党委和桐柏军区派遣干部、部队在遂平西部开展工作,成立遂平县爱国民主政府,下设三个区:一区,土山;二区,沈寨;三区,玉山。翌年2月28日,与西平县部分地区合组遂西县爱国民主政府,下设五个区:一区,土山;二区,嵖岈山;三区,玉山;四区,出山;五区,合水。6月,遂西县爱国民主政府分置,遂平县设四个区:一区,土山;二区,杨店;三区,玉山;四区,嵖岈山。
1949年1月19日,遂平县爱国民主政府进驻县城。3月,在全县范围内设立七个区,62乡。
一区,区政府驻城关,辖4乡58村。
二区,沈寨,辖10乡127村。
三区,玉山,辖8乡107村。
四区,文城,辖7乡95村。
五区,诸市,辖11乡195村。
六区,界牌,辖11乡300村。
七区,任桥,辖11乡215村。
第三节 现行区划
1951年改划7区为8区1镇,143乡。
一区,王悦,辖刘楼、杨庄、清凉寺、肖庄、王悦、初徐、坡李、罗圈、八里刘、火龙庙、康庄、郑湾、邢桥、管庄、陈胡、大石桥共16乡。
二区,沈寨,辖双楼、神沟庙、远城、王庄、马庄、韩店、和店、田堂、小寨、霍庄、砖桥、吴岗、齐庄、常庄、姬庄、方李共16乡,及沈寨、玉山两镇。
三区,土山,辖杨庄、烟冲、槐树、孙庄、鲍庄、海眼、窗户台、三官庙、杨店、周楼、张吴楼、袁庄、土山、大里王、纸坊、池庄、王资庄、魏楼、张小庄、高庄、胜桥、李兴楼共22乡。
四区,文城,辖大臧庄、王来宾、白马冢、大赵庄、王楼、土楼、田庄、下阳、嵖岈山、李尧、张台、张毛岗、高楼、魏湾、靳庄共15乡和文城镇。
五区,诸市,辖洪堂、汤庄、任马庄、玉皇庙、大王庄、官庄、李庄、曹庄、殷庄、皂角树、罗李、田渡口、于楼、孙吴庄、荒坡陆、大杨树、八里刘、王楼、阎庄共19乡和诸市镇。
六区,刘虎庄,辖三官庙、八里杨、关王庙、潘庄、界牌、熊楼、白庙、大魏庄、大陈庄、尤河、石寨铺、牌坊、黄庄庙、王油坊、李集、唐岗、柳庄、张湾、刘虎庄19乡。
七区,常庄,辖何庄、边子张、蒋庄、龙泉、徐楼、杜赵、徐店、大兴、张店、李屯、草庙、李庄、火龙庙、圈子王、蔡岗、常庄共16乡。
八区,和兴,辖高集、小魏庄、寄桥、藕花、后楼、大刘庄、大牛、和兴、席庄、刘店、刘桥、张化寺、赵陈、魏堂、钟庄、海子共16乡。
城关镇,辖县城街道、四关、火车站。
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全县中心乡17,一般乡39,中心乡分别领导二至四个一般乡。城关镇如故。
中心乡:阳丰、王悦、玉山、杨店、土山、文城、张台、诸市、褚堂、关王庙、石寨铺、刘虎庄、常庄、张店、和兴、沈寨、恒兴。
一般乡:田庄、罗庄、杨庄、柴洼、高竹园、齐庄、鲍庄、三官庙、槐树、袁庄、胜桥、池庄、大赵庄、高楼、下阳、李尧、纲常楼、皂角树、上仓、于楼、八里刘、洪堂、界牌、何庄、李集、车站、黄庄、蒋庄、杜赵、蔡岗、李庄、高集、黄龙庙、刘庄、藕花、和店、小寨、神沟庙、王庄。
1957年3月,改56乡和城关镇为26乡、镇,同年12月将26乡、镇合并划为17乡。1958年4月,又将17乡合并划为10乡,每乡为一集体农庄。同年8月,遂平县卫星人民公社建立,10农庄均改称基层社,后改10基层社为10管理区。1959年改10管理区为10公社。即车站、玉山、嵖岈山、沈寨、关王庙、常庄、石寨铺、诸市、和兴、文城。1962年将原10公社划为15公社1镇。新增张店、槐树、阳丰、张台、褚堂5公社和城关镇。1968年复将槐树公社并入嵖岈山公社。1977年增花庄公社,1980年再析嵖岈山公社为嵖岈山、槐树两公社。至是全县为16公社1镇。
1983年12月,经县第六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讨论决定,改变全县政社合一体制,实行政社分开,改公社为乡,建立乡政府,下辖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下同)。全县计16乡1镇,225村委,2个街道居委,1593自然村。
常庄乡、张店乡、和兴乡、沈寨乡、嵖岈山乡、槐树乡、玉山乡、阳丰乡、花庄乡、张台乡、文城乡、诸市乡、褚堂乡、关王庙乡、石寨铺乡、车站乡、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