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概况
嵖岈山又名嵯峨山、八宝玲珑山,位于遂平县城西25公里、嵖岈山乡政府南4公里处。向为古今游览胜地,198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旅游开发区。嵖岈山风景区由南山、北山、蜜蜡山、天磨山、韭菜山、六峰山、鸽子山和凤凰山八座山峰组成。主峰海拔近420米,总面积20平方公里。嵖岈山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岩层以震旦系石英岩为主。其地质构造单元属河南地台一部分。其山在中生代和新生代两个时期,受燕山活动侵入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形成,绝对年龄在十至十四亿年间。
嵖岈山山势独特,粗粒花岗岩岩体裸露,巨石林立,岩柱参差。奇峰峭壁犹屏风直立,似犬牙交错,登高远望,景象万千,怪石嶙峋,争奇斗异。或如玉笋破土直插蓝天,或如莲花出水一尘不染,或如龙腾虎跃,或如群猴戏闹。有类虬、类牛、类羊、类骆驼、类鱼、类鹰者,惟妙惟肖;也有类鸟、类蛙、类车、类马、类草垛者,各抱一姿。过洞穿涧,攀石登山,可观赏莲花掌、仙人桥、老君花园、石猴院和深邃莫测的嵖岈山万人洞等名胜古迹。嵖岈山景区分为南山、北山、六峰、琵琶湖、天磨湖、百花湖六部分,大小景点50多处,整个景区被誉为“中州盆景”,具有“奇、险、奥、幽”的特点。嵖岈山之阴,林木茂盛,路险石怪,洞穴百出,山体与伏牛山余脉相衔。到处可见松鼠攀援,野免撒欢,时闻豺狼嚎叫,偶逢莽蛇吐芯,大有原始森林状。不少游客到此却步。
嵖岈山四季景色宜人。早春季节,气温在2°C上下,清明以后,渐升至13°C以上,此时的嵖岈山是“前花未谢后花繁,漫山七色巧打扮,更有蜂蝶款款舞,恰似仙境落尘凡”。夏季,清晨“带云”缠腰,半山悬空,庙宇点点,如嫦娥之广寒。午时,阳光普照,道道溪流、瀑布,弯弯曲曲,明灭可见,不亚蓬莱仙山。徜徉于山涧,古柏苍翠,绿树成荫,山花烂漫,馥香馨郁,伏溪暗流,潺潺有声,鸟语花间,娓娓动听。山间空气清
新,石棚、石洞内气温均在20°C左右,外面虽炎热盛暑,洞(棚)内却清爽如春,实乃避暑之胜地。秋天,山岭沟壑,层林尽染,湖水碧透,或天高云淡,风清气和,或雾锁群峰,神秘莫测。冬天,漫山银装素裹,冰凌悬空。奇峰异石,南黑北白,似天神、似群猴、似剑鱼……更为逼真。
嵖岈山鸟兽较多,土特产品资源丰富。鸟类有鹤雉、鹭鹫、鸳鸯等15种。兽类有狼、豹、獾等8种。近年来因景区施工放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兽类数量日减,猛兽已绝迹。林木有古柏、黑松、橡树等10种,其中千孔柏全国稀有。土特产品中药用植物类有桔梗、黑白牵牛、金银花、何首乌等32种,其中遂平桔梗全国驰名;动物类有蝎子、蜈蚣等6种,以夜明砂(蝙蝠粪)产量最多;山珍以蕨菜、蘑菇、栗针、春棉枣和紫菜、拳菜最著名。
嵖岈山不仅有许多自然景观,且有许多人文景观。攀索伏壁,可见古人、名人手书石刻,庙宇殿堂,藏有名家诗词书画。更有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的古刹庙会,招至四方百姓、善男信女,引来文人骚客、僧侣尼姑,或焚香拜佛,或登山观景,每日游客不下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