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986-1988年大事补记
1986年元月23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登门慰问在老山参战的13名西平籍战士的家属,赠送了玻璃匾和其它慰问品。
元月,科技系统开办农业、牧业、食用菌技术咨询服务部3个,乡镇开办农业技术咨询点19个,私办技术市场21处,以发展商品生产,活跃农村经济,提供咨询服务和传递信息。迄1988年,共引进小麦、玉米、甘蔗、蔬菜等作物优良品种774.5吨。
3月13日,在汽车站旅社破获一起倒卖文物案,没收明代和清代二、三级文物共6件。
3月20日,县面粉厂新建浸出油车间投产,日产油30吨。设备投资90万元。
3月28至30日,召开县第五次党代会,作出《关于整顿纪律端正党风的决定》;选举产生中共西平县第五届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县委委员31人,候补委员6人;县委书记刘精伟,副书记洪春喜、段太龙;常务委员刘精伟、洪春喜、段太龙、张富荣、苏兰芝、张锡麟、岳继福、曹永亮、韩文汉,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5人,书记张富荣。
3月,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将西平县列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4月1日至5日,举行西平县第一届群众性运动会,22个代表队参加。有学生、农民、工人、干部。主要比赛项目为田径、球类、中国象棋。田径单项13人21项刷新县纪录,2人2项破地区记录。
4月14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86)刑二复字8号文件,批复驻马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西平“人民党”复查处理意见的报告。批复云:“你院1986年1月报来韩耀远等15名反革命案,经审查研究,同意你院复查意见。原判谢珍如、杨锐甫、韩耀远等人组织人民党移祸学校,事实不能认定,属于错案。卢虎臣、高子盘、邵干卿、杜仲宇系有血债的历史反革命分子,原判死刑予以维持;阎义庭虽有一定罪行,但不该处死刑,原判死刑,属于错杀;陈书存、杨锐甫分别系起义、投诚人员,撤销原判,宣告无罪,恢复其起义、投诚人员名誉;谢珍如、陈法宇、阎义宾、于凤英、沈庭耀、韩耀远、杨良臣、冀敬如等8人,撤销原判,宣告无罪。”至此,“人民党”一案审理终结。
4月16日,在环城路东百余米处动工修建柏城商场。1987年4月竣工,占地面积1.3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1987年5月1日开业。设批发、零售专柜33个,工作人员231名,经营百货、副食品、针织品、纺织品、陶瓷器、生产资料、五金、电料、电器、家具等10大类2万多种商品。当年完成购销额539万元,实现利润12.8万元。
4月,西平被定为豫南地区星火人才培训基地,先后聘任67名专家教授和中初级科技人员兼任教师,开办短期科学技术培训班。是年共培训6438人。
5月2日,成立西平县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组织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工作。计划到1990年累计投资82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30万元,省投资330万元,地区投资82.5万元,本县自筹82.5万元。通过农业新技术开发和农田基本建设等措施实施,到第七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实现人均旱保田0.5亩,全县粮食总产40.17万吨,提供商品粮13.581万吨,农业总产值2.952亿元,人均纯收入560元。
5月23日,地委、行署主要领导和郑州大学、省史志编纂委员会的教授专家史苏苑、蒋相炎、黄皓等来县参加《西平县志》评稿会。
5月,为适应货币流通领域需要,农业银行开始增设储蓄机构,实行储蓄承包责任制,改原来的“活期、定期、零存整取”为“存贷结合、定活两便、贴水、保值、奖励和奖售实物”。同时试办“存、贷、汇”多功能储蓄所5个,初步开展了存款、贷款、汇款结合办理业务。
5月,着手复查“时代党”和“民主预备队”案,1987年5月,复查判决意见逐级上报中、高级人民法院。1989年5月15日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复称:(一)王反约等被告人,在人民政权尚未完全稳固时期,策划建立反动组织“时代党”,制造散布谣言,进行反革命宣传煽动,收集武器弹药,勾结土匪武装,企图颠覆人民民主政权,具有明显的反革命目的,其行为构成反革命罪,原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根据当时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决定对王反约、刘存义、张金峰、刘太峰、于惠邦、赵明正、马国襄、张明道、张清兰、文广仁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李国卿参加“时代党”证据不足,撤销原判,宣告无罪。(二)仪封中学以田子度为首的“时代党”案,确系严重违法乱纪,刑讯逼供所造成的假案,对田子度、孙丙午、陈国亮、姜秀菊、尹德钊、樊金铭、赵玉珍、徐景芳、王子固、李长有、王国祥、郑修道、梁六轩撤销原判,宣告无罪。(三)专探完小和冯张庄小学“民主预备队”案确系假案,对东荣鑫、郑伦提、冯三民、冯子印、冯治根、冯国宾、冯新斋撤销原判,宣告无罪;冯景文、冯荣因有历史罪恶,维持原判。
5月,第一工业局下属10家全民所有制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
6月21日,组织西平籍参加老山战斗的马国平等6人,在柏城剧院作报告。
6月,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县按行业属性划分13个专业系列,组建25个职务职称评审委员会、小组,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至1988年12月,全县事业单位和企业试点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者3438人,其中高级89人,中级1013人,初级2336人。
6至9月初,累计降雨153.5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雨量减少64.37%。7月初旱情趋于严重,持续2个月之久。沟塘干涸,农田土层龟裂,上层30厘米土壤含水率在8%以下,作物枯萎,少部分秋禾靠井水浇灌保活。政府用于抗旱资金计737.34万元,灌溉27.4万亩秋田。9月7至10日县境平均降水97.5毫米,局部150毫米以上,旱象基本解除,但为时过晚。全县干旱成灾面积74.7万亩,其中绝收67万亩,秋粮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
7月,西平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
8月5日14时25分至15时40分,风、雹袭击人和、宋集、五沟营、盆尧等乡42个村。秋作物受害13.7万亩,其中10.4万亩绝收;损坏树木2.5万株,房屋2.04万间;砸伤394人,砸死113头家畜、1.2万只家禽。直接经济损失1802.58万元。
9月22日,县境第一家加油站在县城西郊京深公路西侧建成启用。
9月22至25日,发掘专探乡朱湖村唐墓,清理出土三级文物21件。
10月1日,举办首次集邮展览,展出各种邮票1.2万枚。
10月,城郊乡武岗村、盆尧乡翟庄村被省“五四三”活动委员会命名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
10月,成立西平县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领导小组,下设总体规划办公室和25个专业组,围绕中央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根据社会供需平衡原则,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制订出西平县1985-2000年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并围绕战略目标的实施重点提出具体措施。规划于1988年8月定稿复印。
10月,省交通厅授给西平“奋战100天建成一类公路县”的锦旗一面。
11月25日,蔡寨回族自治乡恢复,辖蔡寨、崔庄、肖洼、寺后郭、冯张庄、冯老庄6个村委,21个自然村,80个村民小组。全乡共13946人,其中回民3905人。
11月,成立房屋产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着手丈量县城规划区内居民住宅,1988年结束,共为6530户颁发了房屋所有权证。
11月,根据中央办公厅(1986)6号和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1986)47号文件精神,县人民法院全面复查西平县解放后历次运动中所判处的案件。迄1987年9月,经全面查阅卷宗,列入重点复查的刑事案284件,其中1966年以前的222件,1966-1976年的44件。复查再审结果,维持原判案187件,改判纠正97件。改判纠正案中,宣告无罪79件,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10件,减用1件,免刑1件,按起义投诚人员对待的4件,其它纠正2件。
12月,向原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人员颁发证明书工作结束,全县重新颁发证明书722份。
12月,开展集中打击刑事犯罪的斗争,破获各种刑事案件193起。其中摧毁抢劫团伙4个,计22人,盗窃团伙9个,计37人。
12月,县科委因人才培训科技开发成绩突出,获省科委颁发的“黄河杯”奖。
是年,新修《西平县志》稿获省史志编纂委员会颁发的修志阶段性成果一等奖。
是年,粮食管理部门与283个村民委员会、2970个村民小组、14.2万户农民签订了粮油订购合同,并将全县全年购粮9.75万吨的指标调减为7万吨。
是年,台胞回县探亲者9人次。
1987年元月,商业局在下属部分企业单位试行企业租赁和经济承包责任制。
元月,刘精伟调离西平,雷布均接任县委书记。
春节期间,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人慰问全县50名老山参战人员的家属和荣立过特等功、一等功的残废军人,还慰问了军队离退休干部及在县驻军。
2月8至10日,在县城首次举办独生子女智力竞赛,参赛儿童150名。
2月27日,决定采取粮食油料定购与化肥柴油平价奖售相挂钩的措施,凡与国家签订粮食油料定购合同者,每交售100公斤粮食奖售标准化肥10公斤,柴油5公斤;每交售100公斤油菜籽奖售标准化肥13公斤。
3月,针织服装厂易名为针棉纺织厂,并开始实施技术改造计划,投资690万元,新建厂房7200平方米,购置万枚纱锭纺纱设备1套。1989年4月投产。
4月23至28日,召开西平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西平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西平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富荣,副主任温海山、姜惠东、张文正、蒋安邦、王盘林;县长洪春喜,副县长苏兰芝、李保林、冯守民。
4月,省建设厅命名西平为“1986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先进单位”。
春,在整顿巩固乡水利站的同时筹建村水电站,到1988年12月建成256个。全县2年打机井638眼,累计10463眼;土井1407眼,累计1996眼;提灌机械配套5880眼,累计6484眼;增加灌溉农田20.59万亩,累计35.6万亩。1989年共拥有机井11324眼、土井3328眼,提灌机械配套9767眼,灌溉能力51万亩。
5月,第一工业局对所属10个工厂的厂长实行3年任期目标责任制。翌年5月正式签订目标责任制合同书。
5月,在全县19个乡(镇)设立法律服务所,其主要业务是:宣传法律、调解民事、鉴证合同、协助律师做公证工作。
6月,检察院和税务局合作,抽调27人组成8个组,分赴专探、芦庙、五沟营、城郊、城关等乡(镇),同当地税务所人员一起工作。查处偷税漏税及拖欠税款者173户,共追回税款26万元。
6月,城关农修厂试产203轴承成功,8月6日更名为西平县微型轴承厂。产品于1988年获地区新产品和优质产品奖,获省轻工业厅科学技术腾飞奖,远销河北、湖北、湖南、山西、安徽、黑龙江、辽宁、上海、天津等省市。
7月8日,组织38人分11个小组检查烈军属优待工作,及时兑现优待款49.18万元,优待3316户。
7月8日下午3时,专探乡李湾一带大雨如注,两小时降水60多毫米,村庄洼地积水,多处出现裂缝,积水从缝中流走。裂缝有主有支,走向错乱,总长约500米,最长的一条32米,宽1.5米,在裂缝线上不连贯地出现几处洞穴。当地人以6米长杆未探到底。经地震地质研究部门鉴定不属“地震先兆”。
7月23日,给农村独生女户发放二胎准生证5025件,翌年发放3120件,共发放8145件,领证户交押金300-500元。
7月31日,设立“西平县打击非法出版物联合办公室”,重点打击委印、承印、翻印、销售非法出版物牟取暴利的单位和个人。迄12月共没收非法出版书籍2400册,非法录制磁带181盒,非法利润1.28万元。
7月,精粉厂新建自动化储粮装配式钢板筒仓开始使用,容量1100吨。
8月,人和乡各行政村筹建红白事理事会,是月15日建成18个。到1988年全县办成263个。此会主要职责是,帮助群众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简办婚丧大事。
9月1日,获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颁发的《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资格证书》。县城经综合开发,到1988年建成营业楼6幢。建筑面积7670.74平方米;建成住宅营业两用楼12幢,建筑面积22400平方米。
9月6至8日,省委书记杨析综来到西平,先后视察了柏城商场、成衣市场、网兜市场等。
9月16日,香港至北京国际汽车拉力赛车队沿京深公路北进,途经县城。
9月10日,获省“基础教育先进县”奖。是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9.4%,毕业率95%,巩固率和普及率均为98%。
10月5日,县机械厂所产“节能除尘锻造加热炉”经省科委鉴定,授予科技黄河杯奖。
10月30日,县轴承厂研制的THT高精度钢球研磨板,经省机械电子工业厅鉴定合格,获该厅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10月,面粉厂新建成等级粉车间,设计能力日产面粉15万公斤。
10月,省广播电视厅命名西平为“农村有线广播三化县”。
11月26日,召开县境基督教“三定点”负责人会议,选举产生西平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备组。
11月,五沟营农业高中经省教育委员会验收合格,定为驻马店地区示范农业高中。
11月,在西关村委冯庄建教堂1座,建筑面积180多平方米,后移交西平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备组,以落实宗教政策,补偿已损毁和占用的23间基督教房产。
12月,车站粮库扩建工程竣工,完成扩建项目19个,总容量2950万公斤。主要项目有钢板立筒仓4座和站台仓、散装仓等。
12月,城关镇、城郊乡分别更名为柏城镇、环城乡。
是年,制杆厂所产7.5米钢筋混凝土电线杆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8年获省冶金建材工业厅银杯奖。
是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命名西平支行为“二级企业”,并通令嘉奖,奖现金6000元。
是年,省确定西平为医疗卫生建设重点县,同时确定杨庄、出山两卫生院为省重点装备单位。
是年,台胞回县探亲者23人次。
年底,全县有17个乡、91个行政村建立水利服务站,18个乡、211个行政村建立农机、农技、畜牧和农经服务站。
1988年元月1日,设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站,工作人员20名。
元月1日,投资74万元,在环城路与柏城商场之间,兴建封闭式自由市场-西平商贸中心,10月建成使用。顶棚覆盖面积8752平方米,容纳摊位800多个。商品以成衣、布匹、针织品、小百货为主,平均月成交额170多万元。
元月1至3日,举行“迎春大家跑”、“老干部运动会”、“篮球循环赛”等活动,参加2508人。
元月中旬,从退伍军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能工巧匠中选培300名青年,充任农村干部。
元月,外贸部门按经营单位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工资与效益挂钩”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元月,皮革制鞋厂与天津化工厂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引进技术,兴建化工车间,12月建成投产,主要生产乙二酸二丁脂,设计能力年产250吨。
元月,制杆厂与香港明威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瑞达系统装备公司合资45万美元,联合开办河南西威达皮革制品有限公司。2月开始购置设备建厂,12月投产,主要以碎皮渣为原料加工制做皮革材料(亦称再生革)。系西平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2月5至6日,驻马店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会在西平召开,会上,西平县城被命名为“文明县城”。
2-7月,文化局通过合同形式,在豫剧团、越调剧团、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等下属单位实行团长、馆长、经理负责制。
2月18日(农历大年初二),省长程维高、副省长宋照肃带领省政府及省直有关单位干部,来西平视察。
2月,在城西洪河西岸筹建西平电视转播台,11月1日试播成功。总投资76万元,塔高126.2米,电波覆盖面为东西70公里,南北40公里。
3月16日,种鸡场实行公开招标承包,为西平第一家招标承包企业。
3月19日,成立西平县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根据国家关于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的统一规划,以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垦荒地为重点,以发展粮棉油生产为中心,连续投资开发13年。
3月,省委、省政府向西平颁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奖旗一面。
4月中旬至8月下旬,先后选拔15人担任乡镇长助理。
4月,邮电局对下属班组,采取工资奖金与业务总量、作业质量挂钩的浮动工资制,7月对邮电所实行承包责任制。
5月4至6日,在工人俱乐部举办“农村妇女手工艺品展销会”,展出工艺品580件。
5月21日,发行政府债券300万元,补充县内企业所需资金。
5月28日,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西平县科委为文明单位。
5月,城西吕庄回民洪双年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大会,受到大会表彰。
6月11日,酒店乡月林村发生妨碍政法干警执行公务的严重事件,打伤干警6名,砸坏囚车1辆,抢走警棒、文书等物。
6月15日,成立县社会福利募捐委员会,开展募捐活动,资助残废人福利事业。到年底共募捐8万元。
6月25日,省长程维高、省委副书记姚敏学带领农牧厅、水利厅等单位负责干部来县检查抗旱工作。
6月26日,县委书记雷布均带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人深入乡、村,现场办公,帮助解决抗旱中的具体问题,并在盆尧、二郎、师灵召开抗旱现场会。
6月29日,县政府在柏城剧院隆重集会,命名施兰阁、张文选等17人为县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6月至7月中旬,累计降雨55.4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170毫米左右,而且高温多风,土壤失墒严重,普遍干旱。焦庄、二郎、蔡寨等乡旱情尤重,30厘米以上土壤湿度为3-6%,未经灌溉的玉米苗停止生长,成为“老小苗”,叶片昼夜卷缩。7月24日普降透墒雨,平均雨量110.7毫米,禾苗始得生长结实,获八成收。
6月,机械修造厂新制“轴承锻造套圈”投入批量生产,当年生产113.6万套。
7月11日,县计划生育协会成立,理事61人,常务理事16人,名誉会长胡全德,会长冯守民。
7月下旬,县委、县政府和县武装部领导人,登门慰问全县11名老山参战军人家属和16名荣立过特等功、一等功的残废军人。
7月,县委作出《关于进一步放活科技人员的暂行办法》的决定。年底全县94名(含组织委派14名)科技人员经申报批准下乡下厂,其中6人停薪留职,9人领办企业,65人承包专业技术。
7月,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专业承包责任制,各乡由1名副乡级干部负责,组成4-6人的承包小组,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8月27日,改县机械修造厂为豫南轴承锻造厂。
8月,在县砖瓦厂兴建铁合金厂,当年投产,所产钼铁获驻马店地区优质新产品奖。
8月,出现商品抢购风,以抢购高档商品为主。当时仅柏城商场就售出电视机68台,电冰箱12台、洗衣机77台、自行车50辆、缝纫机102部、沙发180套、钟表103座、成衣4472件等。存款单位和个人挤兑银行存款,导致银行资金短缺,融通渠道不畅。
9月1至3日,驻马店地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在西平召开,地委书记宋国华、行署专员杨金亮先后讲话,县长洪春喜介绍了西平县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
9-12月,法院以50名工作人员组成4个巡回法庭,分全县为4个巡回区,就地接收诉讼,随审随结。4个月共审结655案,其中民事案191件,经济纠纷案464件。
9月21日,副省长于友先、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葛纪谦、地委副书记郭怀庆来县检查计划生育工作。
9月27日,设立治安巡逻中心,下领19个治安巡逻中队,295个小队,2809名队员,初步形成城乡治安巡逻网络。
9月,创办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50名,开设机电、化工、护士专业班。
秋,出山乡农民常心正在责任田里套种红薯与西瓜,红薯平均株重17公斤,最大株重23.75公斤,最大块重20.25公斤。
10月4日至12月底,开展物价、财务、税收大检查,全县查出违纪资金63.8万元。
10月29日,油毡造纸厂公开招标承包,承包后两个月创产值52万元,初步扭转连续3年亏损的局面。
10月,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颁发奖旗,表彰西平县人民武装部。翌年11月23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国防部通报表彰,将西平县武装部列入全国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
10月,环城路水泥铺筑工程竣工,长725米,宽30米。路中建有花带。总投资77万元。
11月17日,县刑警队扩编为刑警大队,下分3个中队。
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命名西平为“扫除文盲先进县”。
12月,柏城大道(原菜市街)建筑工程竣工,总长1500米,宽28米,石基水泥面,车道与人行道由带状花坛间隔。总投资144.6万元。
12月,文化局编印的《文艺志书·集成》先后获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成果奖。
是年,轴承厂所产古塔牌204轴承荣获国家银质奖,60204轴承获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
是年,商业局下属公司及粮食局、外贸局、供销合作社等商业单位,先后实行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即按工作人员的职务、岗位向所在企业单位缴纳不同数额的押金,以备抵偿亏损,从而使经营效益较前提高。
是年,五金厂所产机制钢锨经检验,硬度、弹性、冲击均达部颁标准,获省轻工业厅科学技术腾飞奖。
是年,农牧局与对外贸易公司合资在京广铁路东,县城至重渠公路北侧建成商品猪饲养场,猪舍40幢,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
是年,西平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计划生育工作均列为省先进单位,受到省政府表彰。
是年,国家商业部命名西平为“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县”,建设部命名西平为“全国县城规划工作先进单位”。
是年,台胞回县探亲者46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