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 貌
第一节 山 丘
境内大小山峰10余座,绵亘于县境西南,属伏牛山余脉。山地、丘陵地面积9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5%。
茅芽山位于酒店乡西南隅,海拔550.4米,南与遂平境大歪尖山、西南与舞钢区云摩顶成鼎峙之势。
茅芽山往北是横山,位于西遂交界处,海拔530.6米。以横山为起点,山脉入境分二支,西北支与舞钢区交界,东北支与遂平县毗连。东北支山脉循大桃园、小桃园微折而北,到西、遂交界的龙泉寺山,此山海拔553.2米,为境内第一高峰。由龙泉寺山折而东北,沿西、遂边界连绵8公里是跑马岭,岭上解牛山、跑马岭、四方石、马鞍岭、磨齐子、枣刺岭诸山峰逶迤叠嶂依次森列,主峰跑马岭海拔480.1米。跑马岭脊背及南麓山势较缓,北麓山崖陡峭,山下河流切割山体,形成宽阔河流谷地,显得跑马岭山体巍峨高大。
西北支油娄盖山,位于酒店乡月林村南,海拔472.8米。山下是庙冈,过庙冈往南是风景宜人的毛叶沟。油娄盖山折而西北是布阁楼山,此山在酒店乡境内,海拔411.5米。再北是蜘蛛山。蜘蛛山又名诸石山,位于西平、舞钢区交界处,海拔520.8米,此山东、西、南三面山势均较平缓,唯北坡峭壁悬崖形势险峻,不可登攀。山顶平缓,清末、民国时期,筑有山寨,今断壁残垣尚存。
跑马岭、油娄盖山、蜘蛛山三山环抱月林,自月林起,往东北扇形展开,东至冶炉城,北至出山,形成丘陵地带。南寺山、康山、黄山、锅底山、九女山、谭山分布其间,海拔均在200米以下,呈圆形山包,其中锅底山尤为明显。丘陵地因受青铜河、棠溪河、吉斗河的切割,沟壑纵横,构成本县西南境独特的地貌景观。
第二节 缓 冈
境内有3冈,面积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5%。
缓冈区土壤为棕红、棕褐色,局部为砂质黄土状土或亚砂土层。含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地表以下为泥砾砂砾层。
师灵冈位于师灵乡西北境和昌店乡北部,与舞阳县相连,为舞阳冈的尾端。冈地走向与张堂-专探-肖洼断裂构造线相吻合。海拔70-90米,相对高差5-20米,冈地平缓,土层深厚。
蔡寨冈位于蔡寨南部,与遂平县交界,属遂平冈的延伸部分。海拔75米。
金刚寺冈又称义亭冈。位于县境东南部,京广铁路东侧。海拔70.3米。
第三节 平 原
西平位于华北平原的南缘,黄淮平原的西部。本区因沙、洪及汝河干、支流多次决口泛滥,逐渐形成洪积冲积平原(京广铁路以西平原区)和冲积沉积平原(京广铁路以东平原区)。平原面积为933.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5.65%。地势平坦,微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水源丰富。
师灵至杨庄一线,以海拔65米的等高线为界,分西部高地和东部平原。以西坡降度为1/250-1/2000,地势起伏较大,易于排水和灌溉。但易干旱,水地流失较为严重;以东坡降度为1/2000-1/3500,地势平坦,洼地面积较大,是境内的易涝区。
第四节 洼 坡
境内有老王坡、澍河坡、叶坡、胡坡、毛坡、白寺坡、姚湖坡、洪溪坡等8坡。
老王坡古称周泊。位于县境东北,坡心距县城7.5公里。原为湖泊,明嘉靖后,渐被洪水淤积,成为沼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老王坡滞洪区。东起东大坝,西至京广铁路西自然高地,南依洪河北堤,北到乾河南岸,东西长22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坡内有地方国营老王坡农场、知青农场和部队农场。坡周围分布97个自然村。
澍河坡,位于县境东部,洪澍河南岸,坡东与上蔡县境相连。面积29.5平方公里。坡内最低处海拔52.3米,为全县最低点。
叶坡,位于县境东部,洪澍河北岸,北起叶寨西,南至陈老庄,西自盆尧东,东与上蔡县相连。面积24.6平方公里。坡内最低处海拔52.6米。
胡坡,位于县境东南焦庄乡东部,东依上蔡县朱园村和重渠乡徐庄,西至大王庄、席王寨,南起小王庄,北到金刚寺、朱庄。面积16.4平方公里。最低处海拔54.4米。坡内土质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等。
毛坡,位于县城西北宋集乡,东起大刘庄,西至权寨乡刘环庄,南至谭店乡罗庄,北到崔庄。面积14.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58.6米,属县境北部淤泥河易涝区。
白寺坡,位于专探乡境南部。东西长13公里,南北宽6公里,面积10.4平方公里。坡内以砂姜黑土为主,坡西部和东部为黄胶土,地势低洼,夏秋易遭水灾。
姚湖坡,位于专探乡北部,西起于庄,东至水泉汪,北依洪河,南至专探、苗庄。面积16.9平方公里。坡北前姚庄、后姚庄,村民自清同治年间开始烧制陶器,常年从坡内挖土成湖。后以姚姓而得名。解放前,坡内常年积水,湖中生长芦苇。1971年,由西到东开挖一条5公里长的排水渠,洪涝得到治理。如今姚湖坡种植庄稼年年获得好收成。
洪溪坡,位于县境西部吕店乡,西草河横贯此坡。环坡有17个自然村,面积18.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9米,土壤大部分系黑胶土,较高处为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