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城有数家钱庄经营金融业务。民国27年(1938)后,银行机构相继成立。1949年10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西平县支行(简称县人民银行),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信用社)和银行营业所陆续建立,开展农村信贷业务,金融事业迅速发展。1978年后,县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及保险公司相继成立和恢复,存贷款逐年上升。1985年,银行贷款余额1.78亿元,比1965年增加9倍多,比1980年增加近2倍;银行城乡储蓄余额2500多万元,比1965年增加30多倍,比1980年增加近4倍。
第一章 机构
第一节 钱 庄
钱庄亦称“票号”,多为商人投资合伙开办。清光绪年间,县城有“李同兴”和“刘吉圣”两家。除办理存放款业务外,还发行钱票,在西平、遂平、漯河等地使用。宣统二年(1910),两家钱庄倒闭。民国成立后,县城先后有“永茂正”、“祥泰”、“聚康”、“普益”、“同聚”5家钱庄和“丰祥”银号开业。民国27年(1938),“丰祥”改为“老宝成”银号,主要业务是收购金银加工首饰出售。解放前夕,钱庄、银号先后停业。
第二节 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 民国年间,国民党政府在农村推行合作事业。民国25年(1936)西平有信用合作社6个,社员401人,资金852元;利用合作社1个,社员82人,资金282元。
1952年10月,在谭店、芦庙、师灵、祝王寨试办4个信用社,入股社员4019人,股金9299元。1954年,信用社发展到69个。1956年增加到80个,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69.3%,入社人员占农业总人口的20.7%。1957年,信用社并为34个,工作人员由原171人减少到49人。1958年4月,信用社转为380个信用部,后因乡机构变化合并为90个。同年9月,信用部与银行营业所合并为公社“金融部”。1959年4月分设,银行营业所归属银行,信用社下放大队管理。1963年改由在公社或分片建社,全县建立19个信用社,在大队筹建155个信用站。1968年,信用社人权、财权和资金使用权由贫农下中农管理,职工实行“亦工亦农”,原110人下放76人,1972年方分批归队,恢复正常业务。
1983年信用社体制改革,变“官办”为“民办”。同年11月,成立县信用社联合社。1985年有信用社18个,信用分社15个,职工150人;信用站290个,每站1名不脱产人员。1979-1985年,信用社全部盈余。1985年盈余63万元,年终社员分红17.7万元。
城市信用社 1985年初,县工商银行建立城市信用部,8月改为城市信用社。年底入社492人,股金5.6万元;存款余额47.6万元,转存银行款22.9万元;贷款余额36.3万元。年末盈余1.5万元,社员分红936元。
第三节 银 行
河南农工银行西平分处 民国27年(1938)成立河南农工银行西平收税处,民国28年改为河南农工银行西平分处。民国32年,西平分处为河南农工银行代理国库支库处。
西平县银行 民国30年3月成立,为官商合办地方银行,内设总务股、会计股、营业部。股金按商一民九摊派,加上投资和借款,资本1080万元。1948年因货币贬值停业。
河南省银行西平办事处 民国36年6月,河南农工银行改组为河南省银行后,设西平办事处,1948年底停业。
县人民银行 1948年11月,民主县政府成立工商科,下设金融股。1949年7月,金融股与工商科分设,建立中州农民银行。10月,中州农民银行撤销,成立县人民银行,内设秘书、会计、出纳、业务4个股。1950年,县人民银行在合水、出山建立营业所。1951年,全县8个区均设立银行营业所。1964年营业所归属县农业银行,县人民银行在出山、师灵、专探、五沟营分别设办事处。1968年3月,银行与财政、税务等机构合并,成立财税金融服务站。1969年1月银行恢复。1984年县工商银行成立后,县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县农业银行 1956年3月成立,与县人民银行合署办公。1957年8月并入县人民银行。1964年2月再次成立,下辖15个营业所。1965年12月复并入县人民银行。1980年12月恢复,内设办公室、人事股、社队信贷股、企业信贷股、会计股、出纳股、拨款股、会计辅导股、计划股、信用合作股,下设17个营业所。1985年工作人员159人。
县建设银行 1979年6月,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西平县办事处,隶属县财政局。1980年1月升格为县建设银行,内设业务股、会计股、出纳股。1985年工作人员12人。
县工商银行 1984年4月成立,与县人民银行合署办公,账务分设。内设办公室、人事股、工商信贷股、计划股、储蓄股、会计股、出纳股、监保股等。在县城设1个办事处、5个储蓄所。1985年工作人员75人(包括县人民银行)。
第四节 保险公司
县保险公司1952年10月成立。1958年10月撤销。1981年6月恢复后,与县人民银行合署办公。1982年3月分设。1985年工作人员10人。
附:当铺
本县当铺开业于清乾隆年间,县城及出山、仪封、五沟营、合水等集镇均有当铺,业主多系山西人。县城有4家当铺。清宣统年间当铺先后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