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谚 语
农谚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小雪不发股,大雪不出土。
麦子就怕年前旺,年前旺了少打粮。
麦收八(月)、十(月)、三(月)场雨。
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麦打短杆,豆打长秧。
麦旱老,秋旱小。
麦黄一场风,麦收一场空。
麦子割了头,高粱漫住牛。
麦忙不算忙,就怕豆叶黄。
麦在种,秋在锄。
麦盖三双被,头枕蒸馍睡。
蛤蟆打哇哇,四十五天吃疙瘩。
掏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稠谷子稀麦哄死人。
五黄六月争回耧。
芒种三天,青秆自死。
立夏不出头,割了喂牲口。
立夏不下,停犁住耙。
收花不收花,单看三月那三八(初八、十八、二十八)
芒种忙,三两场。
清明晒干柳,蒸馍撑死狗。
九尽花不开,蒸馍怀里揣。
雪打灯,好收成。
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冷不冷,五谷不登。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芒种芝麻,夏至豆。
土里芝麻,泥里豆。
三月三,倭瓜、葫芦一齐埯。
过了三月三,瓜果蔬菜一起埯。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八月半,埯早蒜。
芝麻豆,紧跟溜。
枣芽发,种棉花。
夏至五月头,不种芝麻能吃油。
夏至五月中,十个油坊九个空。
谷子上场,核桃满瓤。
锄头有粪,越锄越嫩。
气象谚语
非风不雨,非风不晴。
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刮倒树。
不怕西风刮得大,倒了北风就要下。
几天西南风,干得疙崩崩(指初夏)。
风头乱,没久旱。
四季东风四季下,就怕东风刮不大。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更凶。
东风雨,西风晴,北风过来冷冰冰。
瓦瓦云,晒死人。
云彩南,水涟涟;云彩北,干研墨;云彩东,刮大风;云彩西,披蓑衣。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日落乌云长,半夜听雷响。
雾收不起,必定有雨。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风,冬雾雪。
雾晴不雾阴,雾阴必连阴。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返了春,冻断筋。
九月九至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
七阴八下九不晴,单等十二放光明。
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七,初一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从水里捞。
晚晴四十五(天)。
东虹呼隆,西虹雨,出了南虹卖儿女。
天气燥,大雨到。
不怕黑云长,就怕雨磨响。
雨搅雪,下半月。
清早下雨一天晴,晚上下雨到不明。
早洼(水鸟叫)阴,晚洼晴,半夜洼叫到不明。
鸡上架,不久下。
鸡子啄毛架上蹲,不下雨也得阴。
公鸡愁,晒破头;母鸡愁,雨滴流。
缸穿裙,大雨淋。
烟气搭棚,阴天转晴。
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半,冰凌散,七九八九抬头看柳,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天河南北,小孩不跟娘睡;天河东西,小孩跟娘挤挤。
卫生谚语
不干不净,吃了生病。
生瓜梨枣,吃了不好。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篓。
杏伤人,桃保人,李子园里抬死人。
水从源出,病从口入。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春捂秋冻,少生疾病。
食多伤胃,泪多伤身。
饿不洗澡,饱不剃头。
少吃香,多吃伤。
一顿吃伤,十顿不香。
伤筋动骨一百天。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第三节 歇后语
洼张的地保——管得宽
此语流行在出山、酒店、吕店、芦庙、合水、仪封、师灵一带。洼张,今出山的旧称。旧时,洼张保辖区面积大,地保管地面宽,故有此说。今引伸为:①管的事情多;②不该管的也管了。
老王坡起雾——现成(城)
此语流行全县。因旧时老王坡起雾,出现虚幻的城池长街,亭榭阁台,故得此说。
此语引伸为:一切停停当当,条件成熟。
老王坡的蛤蟆——不怕淹(烟)
老王坡昔为周泊,常年积水,蛤蟆终年在水中,很难栖于陆地,故得此说。今老王坡已成良田,人们以“淹”谐“烟”,讥讽大烟瘾的人,吸的再多也不怕。
二郎庙的狗——老赶背集
流行在二郎、焦庄、重渠、城郊、专探一带。旧时,二郎庙村的狗,常到附近的二铺村集上找点骨头渣子吃。二铺村双头日子有集,某月是小月,集后推一日,狗仍按老习惯到集上去,结果老赶背集。今意为办事情老赶不上点子。
西瓜掉进油缸里——又圆又滑
对镜子作揖——自己恭维自己
疤瘌脸照镜子——自找难看
老鼠给猫擦屁股——拼命巴结
腰里别扁担——横行
卖豆腐扛个戏台子——架子不小
床底下放风筝——起不来
客厅里挂驴皮——不像画(话)
刮大风吃炒面——咋张开嘴
三伏天穿棉袄——里外发热
拿着镢头刨黄连——挖苦
猴子看镜子——得意忘形
谷子地里高粱——冒尖
罗锅腰上树——前(钱)缺
丈母虫趴脚面上——不咬人痴奈人
买个炮没捻——咋响(想)哩
绱鞋里不使锥子——针(真)中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卖孩子买猴——好玩
麻地发水——活沤(怄)
盐库保管——专管咸(闲)事
茅坑里石头——又臭又硬
麻子擦粉——不少费东西
肉包子砸狗——有去无回
牛鼻子插葱——装象(相)
斧子掉锛上——不砸(咋)凿(着)
鞋里长草——荒(慌)了脚
土垃窝里泥鳅——干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