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重要战事纪略
第一节 唐至清
李愬攻取冶炉城 唐元和年间(806-820),吴元济叛唐据蔡州。郾城洄湍以南申光以北,均并为淮西属地。李光颜在郾城破吴元济部下3000余人。元济部董昌令献出郾城投降,吴秀琳献出文城栅归附。李愬将文城栅3000名降兵迁至新兴栅,攻马鞍山,战嵖岈山,取西平的冶炉城。
刘六义军在县境 明正德六年(1511)春,霸州(今河北文安县)刘六、刘七、齐颜名率农民起义军经汴梁、许州南进,过西平、信阳,出武胜关。冬,其部下将领赵遂等率众攻西平城,毙知县王佐、县承毛秀、教渝程辅德、训导彭辅。七年二月,义军复至城西北2里王店桥,遇都御史所统宁夏、延绥、辽东军前锋李英祥等18人,双方激战,18人全被击毙。次日晨,官军重兵相继到此,义军退守县城。三月官军围城,义军突围而去。
李自成义军进西平 明崇祯六年(1633)十一月,高迎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从毛家寨渡河,进军中州,十九日抵西平。十五年二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克西平县城,毙知县高斗垣。
太平军过境 清咸丰三年(1853)六月初九日,太平军由郾城进军西平,知县景瞻畏惧逃窜,避匿合水镇。义军“发金库置于街市”,任穷民所取,翌日晨转移。
捻军在西平 清咸丰七年(1857)八月,张乐行、龚得树率捻军由泌阳经遂平进入县境西部,克出山寨,随即挥师东进攻县城、河南省按察司差周士镗、龙泽厚带清军围剿,捻军不敌,转移他地。
九年二月,捻军一部由周家口逍遥镇南进,二十二日攻取五沟营寨。十月,一支捻军由皖南向西北挺进,十三日,攻取权寨镇。此时,捻军将士分布全县各地。知县高庆颐,即差心腹督工加固城防,重修四门,防守森严。
十年三月,江台凌率捻军由东北进入县境,顿时兵布四方,主力驻县境西南。清廷调吉林骑兵配合南汝光道郑元善部疾来围剿,激战狄城一带。捻军连战连捷,清军一败如水,沿洪河逃窜。江台凌率部潜追,杀伤清军百余人。清军丢盔弃甲,枪械、马匹,狼藉于道。
同治元年(1862)三月五日,捻军将领张宗禹率万余人,由沈丘、项城进军西平,十五日攻县城,知县宫国勋令其戍众固守城池。四月三十日夜,风雨大作,捻军趁雨夜潜渡城壕,因城防守兵甚众,未克,翌日黎明撤退而去。
四年正月二十一日,张宗禹、陈大喜率大部捻军由郾城再次进入西平,拟与尾追疲惫的僧格林沁所率蒙古骑兵决一胜负。但于二十三日与清军援军徐帮道部遭遇,又遭蒋希夷部阻击,张宗禹度决战不利,兵分两路,分别入上蔡、郾城,取犄角之势,以保存实力。不久,捻军骑兵百余人,在观音堂猛袭清军蒋希夷部。双方短兵相接,激战数时后复战于洪河桥。两军均遭重大伤亡。西平统治当局一边加强城防武力,一边急求官兵来县驻守。
五年正月二十七日,数千名捻军与蔡寨驻军激战3时,获胜。但正当捻军乘胜追歼败逃官军之际,蒋希夷和宋庆两部先后由遂平潜抄后路;捻军在被围中英勇抵抗,终于打退了腹背夹攻之敌,引兵西进到出山寨及武功镇又被围。捻军为摆脱孤军作战之境,欲与赖文光、张宗禹主力会合,于二月初六日分兵突围,粉碎吴昌寿、宋庆的阻击,摆脱蒋希夷的尾追,挥师东去。
捻军在西平的活动,自咸丰三年(1853)开始一直持续到同治五年(1866),前后13年。
仁义会起义 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二十九日,以苗金声为首的“仁义会”在遂平八里铺起义,苗被推为天王。仁义会在西平的首领余大夯率众响应。起义军提出“均贫富”、“扫清灭洋”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口号。三月初五日克专探,初七日占祝王寨,随后移至大王庄、权寨等地。所过“但求供给,不掠财物”,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统治当局和富户,威震郾城、舞阳、遂平、泌阳等县。汝光道观察史朱寿镛亲自督队,驰抵西平严守,并电求省府拨兵。河南省巡抚陈夔龙指使南阳镇总兵郭镇海、河南陆军统领田振帮与鄂军合力围剿,义军经合水撤至嵖岈山,据险固守,终因寡不敌众,刀矛不抵大炮,于十二日被剿散。余大夯等战死。苗金声逃到鹿邑,后被派送到西平,八月经郭镇海处死。
第二节 民国至解放
二次北伐西平之役 民国16年(1927)5月,武汉国民政府为联冯(玉祥)反奉(张作霖),兴师北伐(二次北伐)。北伐第三十六军及暂编第三师由唐生智部将何键、刘兴率领,与奉军大战于西平。奉军主力为第十七军大部和一个山炮大队,一辆铁甲车,两架飞机,军事实力占优势。
5月14日晨,北伐第三十六军第一师占领焦店,沿吴庄、于楼一线进攻西平火车站和南关大道。上午9时,前卫第二团进至焦店附近,与奉军铁甲车、骑兵突然相遇。奉军气势汹汹,猛扑过来,以猛烈的炮火伴以骑兵冲击。第二团沉着应战,一面正面阻击,一面分队抄奉军后路,二连突击队插入铁甲车后,破坏公路及铁道,断其退路,正面士兵猛烈迎击。奉军前进受阻,后路被抄,惊骇万状,即向后撤,但指挥失灵,乱作一团,骑兵即被消灭一半。下午6时,三十六军第六团接近西平火车站,奉军主力被迫退入城内,闭门严守。
15日上午,双方为控制火车站展开激烈争夺战。北伐军指战员冒密集炮火轮番强攻,几经进退,下午2时夺取火车站后,继而转攻县城。
西平火车站酣战之时,北伐军三师进至郭店与奉军隔河对射,并近迫县城,城内奉军依优势炮火向北伐军滥轰,昼夜不息,使围城部队遭重大伤亡,同时奉军增派两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团,向北伐军两翼迂回钳击。北伐军处境危急。16日黎明,北伐军第三师二、三两个团,开始突击,前仆后继,奋勇冲锋,伤亡过半;城内奉军整团冲出,凶猛异常。奉军复增兵力、炮火,北伐军所处形势危急尤甚,然而二、三团寸土不让,坚守阵地,屡挫奉军进攻,一团冒死支援。经全体将士反复拚杀,阵地得以保存。
左翼战场,第三师进至洪河畔,与奉军对峙。16日上午,奉军复以重炮密集轰击三师阵地,工事多被摧毁。下午5时,奉军增步兵1个旅、骑兵1个团,拚命反攻。时值北风大作,尘土蔽日,观察不清对方行动,北伐军防守困难,其形势之险恶不亚于右翼。但北伐军团结紧密,配合协调,奉军多次偷袭,均未达到目的。
17日凌晨,奉军又投入3个步兵团,再次发起反攻,势头颇猛,弹如骤雨。北伐军坚守阵地,沉着应战,奉军在前沿阵地抛下大量尸体,终不能越过北伐军防线。奉军连攻数次,士气衰竭。下午3时,北伐军左、右两翼同时发起攻击,将士猛烈冲锋,一鼓作气,连夺奉军阵地,薄暮,奉军全线动摇,继而崩溃,北伐军奋起直追,奉军乱作一团,自相践踏,弃械北遁。
此役,自5月14日至17日,共3昼夜,北伐军伤亡千余人,奉军阵亡团长1人,营长2人,士兵数千,溃散1个团,计折损精锐部队7个团以上。
孙连仲暗袭靳云鹗 民国16年秋,靳云鹗与冯玉祥失欢。9月9日,冯玉祥暗遣孙连仲、韩德元、吉鸿昌潜师袭击西平县城内靳云鹗部。靳部将秦德纯率部先遁,独牛绳武、桓林昌部迎战于县城东郊,鏖战竟日失败。靳云鹗焚辎重东撤,牛绳武退守县城,吉鸿昌以巨炮轰击。当地人栗廉芳、张金铭、李鸿勋、许士斌、苗子成、袁春华等出面调停,韩德元应允。11日遵协议,牛开南门引韩,自出西门撤退。当牛绳武军西撤之际,遭吉鸿昌部伏击,牛军西逃。
抗日义勇军盆尧之战 民国27年元月2日,城东盆尧王协甫组织抗日义勇军,以“抗日救国,打富济贫”为口号,3日后,聚勇士700余名,先后驻扎王阁、五沟营。当月20日攻陈老庄,未克,退守盆尧。后与驻北王庄牛部商定,合力攻陈老庄,拟于26日会师盆尧。陈老庄富户获悉,急报官府,并厚金雇漯河国民党驻军某团(团长姓韩)来剿。26日上午,韩团抵留册桥,旋即分兵围攻盆尧,在南门布交叉火网。布妥围攻阵势后,派敢死队携手榴弹,在机枪掩护下攻入寨内。王协甫等跃马突围脱身,余勇伤亡惨重,许多跟随分粮的贫民也惨遭杀害。
城南阻击战 民国30年元月26日傍晚,自信阳北犯的日军至城西南双庙王、谢庄一带。驻防城西南的国民党预备第十一师及时布阵阻击,攻守交战数次,对峙2昼夜,终因日军援兵激增,火力过猛,于28日驻地失守。十一师官兵阵亡128人,日军死伤尤重。
地方武装混战出山南 民国33年8月,于芳昭诱皇协军团长庞雄飞归降。庞以到西乡巡察为名带300多名武装到王寨驻扎数日,去出山降于。于命庞率部暂驻李庄、张寨候编。
李佩清恨庞不投己,于当月某夜令刘彬如带县大队武装400名,从酒店直驰李庄、张寨偷袭庞部,一举活捉庞雄飞,押至酒店,皇协军溃散。县大队人员在李庄、张寨搜捕到天亮撤至常楼、康寨一带。于芳昭获悉,即选所属精干100多名,由刘清管庄出发,经锅底山北坡急驰而下,堵截县大队。驻守竹园河渡口的于民式游击分队,奉于芳昭令,由牛昌弥陀寺西进,至常楼村与县大队前锋展开激战,县大队阵亡8人。刘彬如见归途被截,东路受阻,率部由常楼东北隅疾奔出山寨,登西墙而入,辗转寨东南隅越墙而出,逃向刘洼村。其尾部数十人被于部武装追击堵截包围在出山东南韩堂窑里全部歼灭。接近中午,莫茂斋带百余人,由出山东南至九女山,阻击刘彬如残部,适遇宁队长所率援救刘部的一支县大队武装,双方在山南麓激烈战斗。宁队长等被击毙,刘彬如等逃回酒店。
这次战斗,自夜半开始,到午时结束,持续10多个小时。前后经过5个阶段,即李庄、张寨袭击战,常楼村冲击战,韩堂窑围歼战,韩堂村追杀战,九女山南坡遭遇战。皇协军与县大队死亡100多人,其余溃逃。由此伪军庞部覆灭,国民党县大队兵力大伤,残存无几。
挺进兵团在县境开辟抗日根据地 民国33年12月,河南挺进兵团(下简称“挺进兵团”)司令员黄林,奉新四军五师命令,率部向豫中挺进,在县境西部山区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嗣后,挺进兵团东进,夜宿陈老庄。日军在刘关帝庙击炮寻衅,当挺进兵团迎战时,日军疾速撤退。
民国34年2月7日夜,挺进兵团宿营庙岗坡南几个山村。黎明,日、伪军3000多人,分北、西、南三路合围挺进兵团驻地。9时战起,被挺进兵团猛烈火力击退。中午,部分日、伪军聚缸窑坡煮饭,在西山坡上的挺进兵团以炮猛击,日、伪弃食逃窜。从此,日、伪军不敢进犯,新四军在西部山区的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
合水歼灭战 民国34年4月13日,挺进兵团第二团奉新四军五师参谋长兼挺进兵团司令员刘少卿令,当夜袭击四县联防司令部驻地合水镇。由团长林国平、政委邵敏率领,作战参谋陈右铭任前线指挥。
午夜,挺进二团赶到合水镇东南护寨河畔,接近寨墙时被守寨哨兵发现。哨兵边问口令边鸣枪;二团战士边答话边竖梯。战士在机枪掩护下,冒寨堡中的机枪扫射,敏捷地攀上墙顶,当即击溃守寨伪军,炸毁碉堡,占领阵地,并打开寨门,后续部队潮涌人寨。五连、九连分别沿寨墙向北进攻,一连乘胜追捕溃逃伪军。追至一个巷里俘虏日伪1个警卫队。约20分钟,守寨伪军几乎全被歼灭。两个连疾向日伪四县联防司令部驻地(乡公所)围攻。冲到乡公所,俘虏伪豫陕绥靖公署第二师少将师长张国威。日军驻西平军政指导官松木爬墙欲逃时中弹坠地,被火烧成一团。在搜索中,从一家药店里抓获化装为药店老板的伪四县联防少将保安司令吴春亭。黎明前战斗结束,二团指战员胜利返回嵖岈山。
这次战斗,全歼日伪1个保安大队,俘虏3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350多支,使嵖岈山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
吉斗河畔伏击日军 民国34年5月31日,盘踞西平、舞阳的日军分东西两路夹击出山一带新四军某部驻地。新四军事先转移,日军扑空而退。当部分日军途经吉斗河畔时,埋伏待敌的新四军游击队奋起狙击,日军仓皇逃命。游击队乘胜追击至任三楼,短时交战,歼灭日军大部,缴获弹药1车(四轮太平车)。从此,日军龟缩县城,不敢妄动。
“10·18”事变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以30万大军抢占河南诸镇,并纠集其地方武装围剿中共豫中根据地。莫茂斋背叛县抗日民主联合政府。10月18日夜,莫茂斋带领所属武装进入芦庙,国民党县大队至仪封,国民党正规军某部由吕店出动,围剿县民主政府及人民革命武装驻地。张子僚等县党政领导人率县民主政府机关及武装人员南撤,与遂平革命武装会合。
解放军首进县城 民国36年12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赓)谢(富治)兵团先头部队,自漯河南下至西平,国民党县政府要员携其眷属、武装、机关职员逃出县城。深夜解放军入城无阻,鸣号宿营,百姓无扰。当时对漯河、西平之解放,有“漯河一炮,西平一号”之趣谈。
祝王寨围歼战 民国36年11月下旬,蒋介石纠集国民党军队14个整编师,33个旅,由白崇禧指挥,围攻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在配合大别山反围攻作战中,解放军陈(赓)谢(富治)兵团沿平汉铁路南下,连克许昌、漯河、驻马店等20多个城镇之后,在西平与遂平之间,一举歼灭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部和整编第三师。
12月23日早晨,被拖得丢盔卸甲的国民党军队由遂平北进行速缓慢,5小时仅北进2.5公里,被陈谢兵团第二十六旅七十七团阻击,其中1个团由西遂公路西侧迂回北进,即被击退。24日国民党第二十师北援,受到驻遂平解放军第十一旅阻击,十一旅三十三团当日迂回至国民党二十师背后占领遂平,主力开往岳庄以东拦击。国民党军以1个团以上兵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两次向解放军阵地进攻,均被击退。在对峙之时,陈谢兵团主力迅速向西方谭店一线集结,布阵待机。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正沿平汉铁路南进。国民党军队见形势不利,急向东南撤退又受阻击,欲进不能,欲退不成,只得聚缩金刚寺、祝王寨地带,仓猝转入防御,坐待援军。是夜,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部和整编第三师师部驻祝王寨;三师第三旅守祝王寨外围,第二十旅据守金刚寺。华东野战军赶到后,协同陈谢兵团,就势围成包围圈。
25日拂晓,陈谢兵团第十旅进至蔡寨西南,第十三旅和二十五旅分别进至祝王寨南.东南和西北地带,第十一旅在遂平。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严密控制东北隅。陈谢兵团主力担负进击祝王寨的任务;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和陈谢兵团第十三旅担负进击金刚寺的任务。下午7时,解放军全面发起进攻。兵团第十旅二十九团一举攻占小刘庄,21时又攻占麦仁张;二十八团攻进于海,守军残部突围西逃又被截击。陈谢兵团第十旅即集中兵力向分金庙、双庙王方面追击,26日拂晓,追歼敌第七团团部及其随逃的两个营。
兵团第十三旅连续攻占王楼、郝庄、大王庄、后李庄等村之后,又配合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于26日拂晓全歼守卫金刚寺的国民党第二十旅。
兵团第二十六旅激战彻夜,迫使守防小王庄、罗庄、金庄、魏庄等村的国民党军队官兵纷纷投降。26日下午6时,枣茨营764名国民党军官兵缴械。7时,驻祝王寨的国民党军队第五兵团司令部和整编第三师师部的官兵若散群之羊,急向西南突围溃逃,被陈谢兵团第二十六旅追击歼灭。
最后,陈谢兵团第十旅疾速追捕逃散的国民党败兵,其中第三十团尾追,二十八团经袁庄向西截击,二十九团沿祝王寨向南追击。晚上8时,除第五兵团司令李铁军带少数残兵逃出外,其余全被歼灭。
整个战斗,自12月23日起到26日结束,历时4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官兵9696名,其中击毙整编第三师第三旅旅长雷自修、二十旅旅长谭嘉范及以下官兵1400多人。俘虏第五兵团少将参谋长李英才、副参谋长邹英,整编第三师少将副师长路可贞,第三旅上校副旅长王举才,参谋长沈炳宏及其以下官兵8296名。缴获化学炮、迫击炮等128门,各种枪支3415支(挺),子弹33万多发,电台9部。
潘庄阻击战 1948年6月30日,解放军某连,行至今芦庙乡潘庄村,沿吉斗河布防。国民党军队第二十八师至戚楼村。两军激战一昼夜,解放军主力后撤,10余人掩护,击退二十八师数次进攻,击毙200多人。7月1日,国民党军队第二十八师迂回渡河攻占潘庄东北隅。解放军浴血阻击,伤亡数人,撤至村西南隅。经短时战斗后,解放军急撤。7月2日,国民党军队第二十八师恐陷包围,疾向上蔡方向撤退。
于全真夜袭民主县政府 1948年7月28日夜,游击队队长于全真,勾结国民党军第十一师便衣队约200人,偷袭西遂民主县政府。从夜半战至拂晓,西遂民主县政府人员突围与前来救援的革命武装会于焦之岗东南后转移。是役,西遂民主县政府力弱,又系突遭袭击,牺牲20多人,被捕27人。
附:日军暴行
民国28年(1939)10月4日上午11时,日军飞机2架自东南方飞抵县城上空,从奎星楼北沿东城墙向北轰炸,至东城门北侧折转西北到清真寺。投炸弹、燃烧弹数枚,炸死14人,伤数人。从此乡下人不敢进城,县城一些人搬居乡下,小学停课,中学西迁乡村,县城生产、生活失常,商业萧条。
民国30年元月28日,由信阳北犯日军侵占县城,盘踞6天,烧房10余间。
民国23年5月8日,日军再次侵占西平,长达1年零4个月之久。侵占期间,日军驻县城1个混成营,步兵、骑兵、炮兵共500多人,另建特务队,皇协军。皇协军1个团,500多人,常驻重渠、师灵、权寨等地,四处窜扰,团长先为庞雄飞,继为高凤林,后为李占武。县维持会下辖的乡镇各设警卫班1个,每班20人左右。日军依此武装,占领并践踏县境22个集镇和728个村庄,占全县村镇的60.1%。其主要暴行:
残杀人民 日军侵占期间,屠杀残害469人,毒打1776人,打伤163人。民国33年6月某日,20多个日本兵闯入权寨乡许庄村,强行让6位老婆列队跪在村东头庙前。日本兵以石碓碓“点名”向老人头部一一猛砸,张氏当场被砸死,其余5人昏倒在地,不久相继亡故。7月某日,日本兵在城北关将13岁的李贵生当作靶标,活活射杀,借以开心。
放火 沦陷期间日军烧房926间,如民国33年5月14日夜,日、伪军(皇协军)300多人偷袭国民党宋光甫游击队,窜入崔庄,焚烧民宅、校舍294间;民国34年6月25日,日、伪军在武岗村烧房206间、麦秸垛47个。
奸淫 奸淫县境妇女1195人。如民国30年元月30日,百余名日本兵入仪封镇抢劫,奸污妇女10多名。王某之妻24岁,日本兵轮奸后又把线穗子捣入阴道,王妻含恨而死。王某之母52岁,日本兵奸污后又向她阴部插入镰把致死。民国33年6月上旬某晚,日本兵在岗王村将王某之妻奸污后裸体抬到马背上玩弄。另一妇女抗拒,日本兵强行将其衣服撕掉裸体捆绑在门板上,以开水浇阴道摧残致死。是日,日本兵先后在牛集、岗王、于庄3村奸污妇女计97名,并在78户村民的面缸、饭锅里和奉神桌上大便。
抢物派物 日军占领期间,仅崔庄、牛集、岗王、于庄4村调查,掠去耕牛35头、猪羊43头、鸡鸭430多只。派征财物无法累计,仅据1944年下半年不完全统计,派征小麦66万公斤,饲料140万公斤,谷草215万公斤,烧柴1080万公斤,铁2.5万多公斤,园木6.8万根,木板830立方米,铁道枕木6.5万根。
奴役百姓 民国33年5月至7月,日军在县境占领区征派2.4万名百姓,充当修铁路建桥涵苦力。动辄,日本兵即以皮鞭、枪托、木棒殴打,有时还把民工当“王八”玩,当“猴”耍,当“马”骑,或以尖刀竖地强令民工以腹或背对准刀锋,四肢触地,长时作“支锅”状。由此致死致残者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