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建 置
西平建县始于西汉。自清康熙三十年(1691)至民国19年(1930),239年建制基本未变。民国20年全县划为7个区。民国25年实行保甲制。民国35年为14乡、镇,辖272保,2961甲,直至1948年西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乡建制多变。1958-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经历25年。1985年全县设1镇17乡,288个行政村,3520个村民组。
第一章 境 域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南起北纬33°10',北至北纬33°32',西起东经113°36',东至东经114°13'。东邻上蔡县,西接平顶山市、舞钢区及舞阳县,南与遂平县毗连,北和漯河市、郾城县交界。京广铁路、京深公路纵贯县境,县城在铁路西侧1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3°23',东经114°01'。
县城东距上蔡县城30公里,西距舞钢区垭口48公里,南距遂平县城29公里,北距漯河市25公里。北距省会郑州162公里,南离行署驻地驻马店44公里。
全县总面积1089.7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65%。境内浅山丘陵面积9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5%;冈地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5%;平原面积933.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5.65%,1985年,人均占有耕地1.44亩,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671人。
清代至民国时期境域 清代至民国,300多年内境域未变。其境域为:东西宽65公里,南北长35公里。县城东至上蔡县界15公里,自县界至上蔡县城15公里;西至舞阳县界40公里,自县界至舞阳县城5公里;南至遂平县界15公里,自县界至遂平县城15公里;北至郾城县界12.5公里,自县界至郾城县城17.5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域 1954年2月,省人民政府将郾城县所辖老王坡北部、东部84座村、镇划归西平。所划归的村镇是:
南王店、北王店、大韩、小韩、谢老庄、金山孟、赵庄、花牛陈、黄庄、郜庄、上坡、高桥、桥南、盘龙张、河沿张、河沿李、河沿陈、南万庄、万李张、杨庄、瓦屋头、刘庄、冯庄、人和寨、土陈、圪垱张、寇庄、万庄、大朱、铁匠李、前董庄、后董庄、高庄、三李、小朱庄、尚王、寺后张、王孟寺、郭店、应庄、大郭、宋庄、温庄、王阁、进士阁、套楼阁、油坊阁、陈寺、常湾、吕桥、李庄、郭独笼、小崔庄、何庄、龙泉寺、斗刘、韩庄、大郭、小郭、大崔、曹庄、辛庄、钞凹、左庄、洄滞赵、桧树李、吕庄、丁崔、王庄、吕哨、后郑、孟庄、苏营、王洼、郭庄、南寨、五沟营、宋集、老于庄、朱明庄、赫朱、赵庄、洪庄、武岗。
1955年,原西平、舞阳两县共管的安李、长寺两村,前者划归西平八区刘集乡,后者划归宋庄乡;将原舞阳县寨子乡的马林江村(今马庄)划归五区葛庄乡;将西平县八区张店乡的张营村划归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