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德风尚
第一节 传统美德
一、信
人们相互共事,不奸巧欺诈,丁是丁,卯是卯。受人委托,竭力效劳,惟恐对不起人。在城市交易中,斗必满,秤必足,尺必够,卖方让尾数。许多商品可以赊帐。
二、孝
教育青少年孝敬父母和老人。不孝者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被人看不起。在家中听父母教诲,同族中尊长者为族长。筵席间,年长者居上座,依齿序坐。家中人吃饭时,必等候老人长辈。在路上,年轻人乐为老年人携带物品;在公共场所,为年长者让坐。
三、义
旧时重义气,多有慷慨施舍、扶贫济苦、助人为乐、为人解难之举。官府老爷们不管民间琐事,社会上丧失劳力、生活无着落的人,其生养死葬全在下层解决。道路、桥梁也多是群众自觉援资兴建。
四、让
人们互相谦让,途中行人让路,田间耕者让畦,集上商民让市。人与人不争高低,口舌之争罕见,诉讼极稀。
五、勤
农民无假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城市商民常年营业,黎明起床,洒扫内外,整日接待顾客,换班吃饭,晚间盘帐点钱,整理商品,夜深才得休息。
第二节 新风尚
一、保和平、卫祖国
解放后,驻马店这块土地哺育了许多保和平、卫祖国的英雄。1952年,史传振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被记大功1次,二等功1次;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黄新华、冯小祥荣立二等功;徐东、付兴国、甄连成、张胜利、王根成、郭其玉、范清华、赵严威、刘军凡、刘杰、杨建坤荣立三等功;荣立一等功的崔炳军和二等功的程素俊光荣献身。
二、事业心强,尽忠职守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许多劳动者怀着崇高的理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教育战线,市一中高二班团支部书记李蕴华1978年被团省委、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王素贞1979年被命名为“三八红旗手”;张永义1981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原保成198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获金质奖章:游仙菊198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体育战线,孟庆杰1978年9月被河南省体委评为优秀篮球教练员,出席了全国优秀教练员表彰会。工商战线,市粮油加工厂李跃成1955年出席省第一届工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被命名为省劳动模范,1959年出席全国工交、财贸战线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市粮食局技术局傅纯彦,在技术革新中创造“氯化苦仓外施药器”,在北京马连道仓库表演,获全能机械奖章,1958年出席省劳模代表会,1960年出席全国财贸“技术革命,技术革新”表彰会;卷烟厂朱秀珍1951年进厂,坚持手工撕烟叶30年,被评为地区级劳模6次、省级3次,两次被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市烟酒公司庞世荣,1979年被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市饲料公司李进明,1977年获省粮食系统个人标兵称号,1978年始,3次参加省科技成果表彰大会,荣获科技成果奖证书,1980年参加粮食部劳动模范大会,获全国劳动模范奖证;市麻纺厂李琳,198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市麻纺厂路腊梅,1982年在操作技术比赛中获省级“一级操作能手”称号,并以3'18''6布机穿五筘破华东单项纪录,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被全国妇联命名为“三八红旗手”;老街工商所孙秀芳1983年被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农业战线,老街乡王庄村姚富勤1976年、1979年两次被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公安战线,老街中心乡邓德本,1959年出席了省公安战线双先会,并被评为全国公安双先会代表。城建系统医师汤荷子坚持不懈做女工工作,198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三、拾金不昧
随着宣传教育的深入,人的思想觉悟提高。地区棉纺织厂职工杜洪龙拾到800元现金及存折,归还了失主;一中学生周知非拾到两张现金支票,共计675元,交学校转还失主;十二小学学生王洪春拾到人民币500元,付玉生拾到100元,都立即交学校转还失主。
四、舍己救人
1975年8月,遂平县遭受特大水灾,全市组织力量奔赴现场抢救。二工局王明生跃进洪流救出多人,仍不肯休息,直至力竭被洪水吞没,光荣献身。
1981年9月,城建工程队第四民兵排民兵王再功、雷连山,发现有人落入井中,连忙下井,救出安楼村烈属姚春香。
1984年3月,工商局管理人员徐建军在人民街集贸市场值班,见歹徒韩小平正持刀对已被其捅伤的李德收再次行凶。他奋不顾身,勇擒歹徒归案,使受害人得救,
1984年3月,地区化肥厂“为您服务小分队”正在汽车站附近开展工作,地区运输公司一辆汽车着火,小分队全体人员立即救护,将乘客全部抢救脱险,把火扑灭。
刘阁乡周楼村民兵刘群山,跳进1米多深的大粪坑将一男孩救出送进医院,使这个独生子幸免于难。
五、保护国家财产
土产公司营业员王燕,值班时发现有人行窃,当即将其擒拿归案;又一次,营业房电源引起顶棚着火,她奋不顾身将火扑灭。
城建工程队基干民兵郭留柱、党中行、刘长海3人,下班跨过铁路回家,发现铁轨开裂,立即报告巡道工,并协助排除了险情。
城建工程队第四民兵排全体民兵在劳动时,发现一辆55型拖拉机在铁路道口上熄火,马上一齐动手,将拖拉机推出道外。
百货公司职工桂全,在鞋厂失火时奋力抢救,头部受伤仍坚持灭火,直到把火扑灭。
工商银行中华路储蓄所值班员芦平、马洪杰二人与手持利斧的抢劫犯奋力搏斗,身虽受伤,仍不畏惧,一面呼救一面与犯人拼搏,经粮油加工厂数名职工赶来协助,将犯人拿获归案。
六、五好家庭
新华街办事处交通路西段居委会副主任张玉兰,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她的家庭被授予“五好家庭”称号。她先后出席河南省和全国妇代会。
人民街办事处芦玉珍,中共党员,全家9口人,由两家组合而成。她对子女、儿媳一视同仁,教育甚严。对老人体贴入微,全家和睦,团结四邻,积极参加街道活动,多次被省、地、市授予“五好家庭”称号。
橡林乡小界牌村王楼组农民刘省,婆母去世,丈夫在外。刘省对公公孝敬,对两个小姑关心爱护。她勤劳能干,每年超额完成粮油定购任务,收入在3,000元以上。她积极响应计划生育号召,生1个女孩就采取绝育措施。多次出席省、地、市妇代会,被授予“五好家庭、致富能人”称号。
七、帮贫致富
橡林乡小界牌村邢西川,致富不忘国家,不忘乡邻,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介绍致富经验,借给资金帮助乡邻致富。1985年,他已借出扶贫致富现金4,000多元。
橡林乡邓瓦房村郭楼白铁加工专业户耿显仁,捐款375元为村里修桥补路。几年来为74户农民免费耕地740亩,给几户近邻包收、包打场,每户仅收5元油钱。为帮乡邻脱贫致富,共借出现金3,500元。
老街乡王庄村农民、助理农艺师张永超,坚持业余技术咨询服务,带动菜农种好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