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专业表演
第一节 戏 剧
驻马店演出的主要剧种为豫剧,其次有京剧、曲剧、越调等。清代、民初,有民间玩会班、窝班搭台或设摊演出。袁楼、郭庄、刘阁豫剧玩会班,班首陈九恩、郭守兰、黄明珍,雷沟豫剧窝班,班首雷道源。40年代中期,有汝南贾窝曲剧团来驻马店常年演出,班首贾老四从漯河、西平、遂平等地邀来艺人40名,成立共和班改唱豫剧,1947年(民国36年)秋改名人民豫剧社。上演剧目20余个,代表剧目有《明堂记》、《射虎缘》等,著名演员有王雪峰、蒋志华、郜雅琴、张富德、马兰芳等。1949年,建先锋剧团.1971年,地区剧团建立。至1985年有国营剧团2个,总计上演剧目301个,其中传统戏277个,现代戏24个。创作或改编的10个剧目中,代表剧目有《红岩》上下集、《焦裕禄》、《张志新》等。
建国前,外地班社在本市长年演出的有徐宝庆的京剧班,代表剧目《龙凤呈祥》、《借东风》,毛爱莲的醒民越调班,代表剧目《李天宝吊孝》、《火焚绣楼》。
附:国营剧团简介
地区豫剧团1971年11月,新蔡京剧团改名地区京剧团;1976年5月,改为地区豫剧团。历年来,共上演剧目82个,代表剧目有《下河东》、《弯弯秀才河》等。1985年底有演员73名。
市豫剧团1949年8月,接收汝南县国民党宣传队,改名为市先锋剧团。1950年9月,与人民豫剧社合并。1956年12月,改为驻马店市豫剧团,演员由40名增加到60名。历年来,上演剧目180多个,代表剧目有《三滴血》、《狸猫换太子》等。著名演员有李明亮、翟明月、王秀彦、李文学等。
第二节 说 唱
60年代后,相继建立2个专业说唱团体,演员30余人,上演节目近百个。代表节目有单口相声《一字诗》、《元霄的秘密》,对口相声《叨天》、《财迷丈人》,化装相声《外科大夫》、《理发》,相声剧《你看像谁》、《邻居》、《孝顺的儿子》;坠书小段《偷石榴》、《风雨送春归》;三弦书《一分钟》、《还礼》;山东快书《麦田巧遇》、《傻女婿》;快板书《金牛岭》、《猪八戒搬兵》;数来宝《立井架》、山东琴书《把关》、《张志发娶妻》。另外有豫剧、京剧、曲剧清唱;乐器独奏、合奏、男女声独唱、合唱等。
附:地、市说唱团简介
地区说唱团 1972年12月,招收13名有艺术特长的初、高中毕业生,建立地区曲艺队。1973年12月,改为地区说唱团。1985年,演员精简至7人。历年来,上演节目70余个。
镇说唱团 1965年,以镇曲艺培训班19名学员为骨干建立镇文艺轻骑队,学演大调曲子、山东琴书、三弦书、相声、快板等30余个节目,巡演于省内外。“文革”期间被解散。
第三节 杂 技
建国前至60年代中期,有外地刀山班、马戏团、杂技团来市流动演出。1964年3月,以信阳杂技团和平舆县杂技团部分演员为骨干建立驻马店镇杂技团,演员60人。演出节目有空中飞人,蹦床飞人、跳板飞人、蹬椅、叠椅、地圈、顶碗、单杠、皮条、魔术、杂要。1967年5月和1968年10月,杂技团两次解散,1972年5月恢复。新增节目有传统马术、猴舞、浪桥飞人、双球飞车等。曾巡演20多省市。1974年5月,参加省杂技汇演,省电视台进行实况转播。1977年12月至1978年5月,在上海演出,观众场场暴满。该团曾为叙利亚、坦桑尼亚、苏丹、新西兰贵宾慰问演出。至1985年底,有演员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