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其他工业
第一节 陶瓷玻璃生产
一、陶瓷
驻马店市南郊烧盆店村附近有陶窑遗址,明代已从事陶器生产,后中断。1969年,由镇财政投资,五一公社筹办,建陶瓷厂,生产缸、盆、罐、碗等,手工制坯。1978年以后,增加耐火砖、煤炉、石灰、卫生瓷等产品,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
二、玻璃
(一)玻璃生产
1958年,驻马店商业分局在镇南郊(今陶瓷厂厂址)建玻璃厂,生产瓶子、煤油灯罩、玻璃管等。由于连年亏损,1961年关闭。1983年,五一公社建药用玻璃厂,生产各种药用玻璃瓶、白酒瓶、汽水瓶,产品畅销全国。1985年,产值253.7万元,利润19.5万元。
(二)玻璃加工
1953年至1956年,驻马店有一玻璃组,专业生产照面镜。60年代,建民用制镜厂,产品仍为各种照面镜、穿衣镜。1075年以后,相继建成4个制值厂;东风美术制镜厂、人民美术制镜厂和西园美术制镜厂均为街道集体企业;工艺美术厂为二工集体企业。产品有照面镜、立柜镜、礼品镜、奖状镜和玻璃宇區、画匾等。
第二节 竹藤棕草生产
驻马店的竹藤、棕草生产,以竹制品为最早。1956年,由竹业组发展起来的竹业社,职工近百人,生产竹笆、竹筛、竹箩头、牛笼嘴等竹制农具。60年代,建竹藤厂。70年代,竹藤厂转产。1985年,竹藤、棕草业有4个厂:人民行办事处编织厂,前身为1957年成立的花圈组,职工13人,主要生产花圈、竹帘、竹篓等;新华街办事处竹藤编织厂,系8个老妪集资300元于1966年开办,现有职工37人,主要生产竹藤椅、竹床等;新华街办事处棕床厂,1970年建成,职工12人,以棕榈毛为原料生产棕床;西园街办事处草织厂,1984年建成,职工24人,生产草包、草垫等。1985年,4个厂产值共32.5万元。
第三节 金属冶炼
1958年,驻马店建钢铁厂,大小土高炉139座,炼钢炉114座,28立方“小洋炉”2座,两年产值42.4万元。1960年,钢铁厂关闭。1978年至1980年,人民街办事处建冶炼厂,利用废金属冶炼有色金属,两年总产值18.8万元(其中铅产量3.5吨)。1982年,废旧公司建综合加工厂,收购废钢铁加工,1985年总产值10万元,上交利润4.55万元,占全公司上交利润的55%。
第四节 玩具生产
玩具厂建于1984年2月。1985年,有职工53人,生产塑料长毛绒、油画、石膏工艺塑像、电子玩具等,年产值26万元。
1985年,其他工业有13个厂,职工1,012人,总产值531.2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8%,创1项省优质产品。
附:其他工业主要企业简介
陶瓷厂 位于练江路中段路南,占地1,700平方米,隶属第一工业局。全民企业,1969年建厂,有圆窑4座,隧道窑1座,生产缸、盆、碗、罐、煤炉、石灰、卫生瓷等,年生产能力6万件。1985年,有职工90人,固定资产原值29.4万元,产量2.3万件,产值20.8万元,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0.7万元,产品销售税金2.5万元。
药用玻璃厂 位于南海路南段,占地1.1万平方米,隶属老街乡,集体企业。原系村办安瓿厂,1983年,由老厂带新厂,以“滚雪球”的办法,自上海引进技术设备,聘请人才,正式开办药用玻璃厂,产品供不应求。1985年,有职工410人,固定资产原值86.9万元,产值253.7万元,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19.5万元,产品销售税金29.2万元。
工艺美术厂位于练江路东段路南,占地3,000平方米,隶属市第二轻工业局,集体企业。建于1981年9月,为河南省美术公司专业制镜单位。以进口玻璃和浮法玻璃为材料,采用高真空镀铝制镜。产品有磨、刻、印花等工艺。由于采用较先进的1150型多功能装饰镀膜机,以控溅射法或蒸发法进行镀铝、镀铜、不锈钢处理等,产品反光率达97%。1985年,有职工57人,固定资产原值24.8万元,产值27.8万元,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0.8万元,产品销售税金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