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今奇异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二月,凤凰集新蔡,群鸟万数,四面行列,皆向凤凰立。
晋建兴四年(316年),县吏任侨妻产2女,面相向,腹心合同,自胸以下各分彼此。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夜,儒士曹卞庄佃人余廷家,母畜产幼畜,似麟,头如鹿,有一肉角,皮毛色青,有鳞甲,蹄亦如鹿,尾如牛尾。余以为不祥,挞之死。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汝水忽变,其味甚恶,饮之辄泻,旬日后始如初。
崇祯十年(1637年)复如是。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秋某日晚7时许,县民登城,见四野平地有火光如炬,一炬散数炬,忽散为百千炬,飞行地上,南行追之象。
清顺治八年(1651年),乡民王二妻产男,无头颈,有面仰上。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二十九日黎明,大雷雨。县东涧头禹家庙刘某荒地中,“龙”出数条,身大如桶,更大者长9步,穴中有卧形,头角鳞甲甚明。同年冬某日,邹家庄、节家庄各起“龙”数条,继之冰雹10里,风拔巨桑,碎如飞叶。
民国28年(1939年),棠村万楼一村妇胎产4子,存活月余俱亡。又,1954年,关津王楼一村妇胎产3子,俱活,发育正常。
1956年11月初某日凌晨,见顿岗西北极目处,有一黄红色大小如碟的火球,从天而降,距地里许,平行东南而行,速度极快,瞬间降至顿岗集南金庄荒茔中一较大坟顶上空嘎然而止。继之,体积时而增大如盆,时而缩小如碟;亮度时而增强照地如昼,时而减弱变暗如原。未几他去。又,1959年某夜,城西二龙山附近,平地升一火球,距地数丈,光亮耀眼,方数百米如白昼,针物可见。又,1968年夏某夜,县东戴桥下出一火球,大如盆,跳跃南行,瞬息数里,旋又折回原地而没。在此前后,类似火球在化庄、棠村、余店等乡均有发现。
此外,狮子口、娄子港、孙召等洪河沿岸村民,阴夜数见“怪火”。其状不一,富变化:小则如豆,大则如斗,或似堆火烘烘;其光,弱则如油灯,强则如闪电,方数百米人影可见;其行,慢则如人行,快则如飞箭,瞬息数里,或上下跳动,高至数丈,或停于树梢、屋脊,或去来如梭,出没无常;亦有人见其状类小牛、毛灰、无尾者,多出自河中,民称之“水怪”。1975年8月某日夜半,练村乡干部王金邦于今王新安大桥附近水域乘汽艇巡视灾情时,见一庞然大物跃出水面,头大如缸,目光如炬,同汽艇航灯对视,人恫吓,不躲不避。后艇上人开枪示警,始遁去。据传,此“火”明、清时境内沿洪河一带即有之。
1963年,城西十里铺一瞎骡被砸车下,流产一雌驹,大如小猪,鼻、眼、四蹄分明。后被当地兽医李世忠收起,浸泡于药酒内保存。
1968年,乡民某,在城西二龙山北洪河故道捕鱼时,网一水中物,光亮刺眼,随即破网而逃,入水光熄。
1983年8月15日夜,练村镇3干部巡视堤防时,见该镇大庄东北河堤上有一白亮物,大如牛犊。3人持手电筒直对白亮物走去,物不见移,但见缩小。及至跟前,亮熄,唯一癞蛤蟆卧于地上。
1987年秋某日,有蛇数千横越十里铺附近的驻新公路,交通受阻半小时,行人叹为观止,时《驻马店报》曾予报道。另有上万只蟾蜍(癞蛤蟆)横穿练村西黄楼大桥附近关练公路,行人受阻,见者无不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