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二
新蔡位于黄淮平原西南部豫东南边陲,土地平衍,气候温和,襟洪带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虞夏时为吕侯国,春秋末,蔡平侯迁国于此。秦置县,历代不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勤劳、勇敢、聪慧的新蔡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有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蔡修志始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后于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三次续修,乾隆六十年(1795年)后,迄今近200年再无续修志书问世。这二百年,正是新蔡人民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沧桑巨变时代。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新蔡人民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光辉业绩。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把新蔡人民的历史业绩载入史册,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次修志,起步于1983年,前后经历了三届县委,四任书记,五届人大,六任县长,五换编委,十度寒暑,八改篇目,数易其稿,始告完竣。长德有幸于1992年调莅新蔡,当选供职。时志稿已进入最后修改阶段,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深感对新蔡的历史知之甚少,对现实情况了解不透,工作不够得力。这部百万字巨著的成书,当归功于前任县长的领导和全县干部、群众以及全体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新编志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紧紧围绕历史发展的矛盾,“述古今之要,扬故土之美,表桑梓之杰”;实事求是,详今略古,以严谨的结构,完备的体例,翔实的资料,简炼的文词,写出了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不失志书所独具的“资治、存史、教化”作用,达到了“尉藉祖先,有益今世,造福后人”的目的。在此,预祝这部志书在新蔡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威力,愿全县人民进一步发扬光荣革命传统,为振兴新蔡谱写出更加壮丽的新篇章,笑迎更加美好的未来!
志书编纂过程中,曾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省、地史志编委会的殷切关怀与指导,得到各有关专家、学者、在新蔡工作过的同志、全国各地的新蔡籍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各界志士仁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新蔡县县长 崔长德
一九九三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