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兵 事
第一节 明以前兵事
楚军围蔡 春秋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七月,楚因蔡灭沈,大举围蔡。十一月,蔡、吴、唐3国结盟联合伐楚,大败楚军于柏举(在今湖北麻城县东),破楚都郢。二十六年(前494年)正月,楚为复柏举之仇,率陈、随、许3国之师伐蔡,于城四周里许处高筑土墙,重兵围困9昼夜,逼蔡迁国于长江以北、汝水以南靠近楚都之地为其附庸。蔡人无奈只得男女分别用绳捆绑着一起出城伪称乞降,并同意迁国,楚始退兵。
陈胜义军新蔡之役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秦军攻破陈县(今淮阳),陈胜退走汝阴(今安徽阜阳),至下城父(在今安徽涡阳东南)被叛徒庄贾杀害。占据南阳的义军将领宋留闻之,率部东撤,至新蔡与秦军遭遇,宋以寡不敌众降秦;其部将吕臣聚其溃兵正待与秦军决以死战,恰与刑徒义军首领英布所部相遇,吕、英合力攻秦,大败秦军于青陂。
黄巾军葛陂之战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四月,黄巾起义军攻破新蔡县城。六月,灵帝令校尉鲍鸿率军来新蔡镇压,与义军大战于县西北葛陂(今葛陵)。建安元年(196年),许褚率数千人与黄巾义军相抗,义军将领何义、何玉率众万余攻之,战于葛陂,许褚不支败走。恰曹操巡军至,褚以众归曹,合击义军,义军以寡不抵众败走。
李自成义军转战新蔡境 明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义军万人自西南来破岳城(今属正阳)后扎营关津,派人以经商作掩护深入新蔡城乡,了解地形路径和官兵实力。翌年正月初七日,义军将领扫地王、穿王、一斗谷、老回回、满天星等率部数万西来攻破李庄桥,初十日围攻县城不克,撤营东去破沈岗后北去归德(今商丘县)。二月上旬,张献忠部来新蔡,先后攻破练村、栎亭(野里)、龙口、陈店,灭刘家营,连营30里,四乡尽为义军占领。继而攻破县城,杀知县王信。不久撤兵东进凤阳。崇祯十二年二月初十日,义军将领刘一拥率部来攻县城不克,距城3里扎营。次日破韩家集后北去遭颍兵堵截回师县北张六庙,杀伤官兵数人西北而去。崇祯十四年九月初,李自成、罗汝才率50万大军云集新蔡,图攻开封。初四日,崇祯皇帝急令陕西总督傅宗龙、保定总督杨文岳率川、陕、冀、豫精兵数万来新蔡堵截,次日北渡洪河,屯扎龙口一带,伺机从侧翼进攻义军。义军闻之,一面伏精锐于李庄桥东孟家庄一带秘林、村落中,一面在李庄桥附近洪河上架设浮桥佯作西渡进攻汝宁,引诱官兵。初六日上午,明军刚抵孟家庄,伏兵突起,陕西总兵贺人龙、河南大将李国奇、保定总兵虎大威所部被袭,溃不成军,奔逃沈丘;傅、杨逃至和店(今平舆县东和店)复被义军包围,杨文岳乘机夜奔项城,傅宗龙孤军作战,十九日被俘斩首,7万明军全部被歼。
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二十四日夜,义军复来围攻新蔡县城,树梯登城而入,开狱放囚,杀教官王俊,不日他去。新蔡义军首领张丑、张振声、徐应诚等率众千人以接受县署招安为名,联络颍州义军汪大兄弟所部千人入城“守御”,县民纷纷投营,众至五六千人,城中百姓皆归义军。十月初三日,二张以城中缺粮为借口上奏知县“舍蔡而掠颍”,知县准其奏。除留徐应诚、汪大等统少数义军守城外,张丑等大部义军北去与固始义军联合攻沈(丘)。斯时知县姜士杰方知中计,怒杀汪大,徐应诚等潜逃,姜因而被革职。二十三日,张丑等义军攻沈(丘)不克复来新蔡,杀新任知县富豪,委徐必达为义军县令。
第二节 清代兵事
捻太联军围攻新蔡城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十四日,新蔡捻党首领杨方恒、袁安愚联络各路捻军和太平军启王梁成富部共3万余人,围攻新蔡县城。联军分据4关扎营20余座,又于城西北、东北筑立炮台,暗挖地道,埋设地雷,枪炮环攻,昼夜不息。次日,北面地雷轰发,城垣倒塌30余米。知县韩承宣督练勇并守城清军竭尽堵御,奋力抢修。二月初一并十七日,清军张曜、尹嘉宾部相继来援,均被击退。捻太联军复掘隧洞,施放地雷。二十六日凌晨药发,塌城20余米。继之北面地雷亦发,韩等御之如初。时,清军各路援兵相继赶来,联军度城内已无粮草可取,加之瘟疫流行,遂于二十七日撤围西去。至今县民棋弈中尚有“毛子围城”战法流传。
化庄战役 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十二日,陈大喜部捻军主力由息县进入新蔡袁安愚寨与袁安愚部捻军相会。清军张曜急调马步星夜合围。下午3时至7时,攻寨不下,双方互有伤亡。夜三更,清军主力驰来援求,陈率500精壮突围,经练村渡河进屯吴老庄寨,与新蔡另股巨捻陈大常部会合。十八日,张曜并援军所部追至,与捻军大战于吴老庄北。捻军一部佯作败退,张曜率数万清兵追至皖境秦宣寨被豫皖捻军包围,河北镇总兵余际昌部急驰增援,亦被分割包围。次日,大喜、大常分队在化庄诱敌,余际昌突围奔至化庄与大喜、大常相遇,皖捻数千同时东来,将清军团团包围,轮番攻击。号称豫军王牌的昌胜前营领队、汝宁府候补知州陈学被擒斩首,所部全部被歼。余际昌等率残余突围南逃。
第三节 民国兵事
三岔口战役 辛亥革命后,以皖人张孟介为司令、县人阎梦松为副司令的“淮上北伐军”,为光复河南,由三河尖入豫。民国元年(1912年)2月,淮上军行至县东南三岔口时,适与姜桂题部毅军相遇。双方隔河对峙,激战10日,未分胜负。后因南北议和告成,军事终止。
袁英破城 民国15年(1926年)9月上旬,正阳袁英联络鲁(山)、宝(丰)、郏(县)、禹(县)等地绿林武装万余,破项城后,于20日(农历八月十四日)移兵新蔡,围攻县城。袁探知城中有备,未敢轻动,遂令所部安营,以待夜袭。时至正午,城中守军不见袁军攻城,多有懈怠,尤其分防东面的县巡缉队相继离去大半。袁英得知,急令大军集结城东,树起云梯,乘虚登上城头,杀死守兵,打开东门,万众蜂拥而入。分防南、北、西3面的驻军田维勤部闻讯,立即冲杀过来与袁军展开巷战。经战多时,袁军伤亡惨重。但驻军终因众寡悬殊,弹尽无援,除少数在逃外,官兵大部战死。袁入城后,虽有“不杀人,不放火,不绑肉票”禁令,但部属多有不遵。所部屯驻县城8日,逢人就抓,见物即抢,先后杀死商民百姓2000余,烧房250间,绑走“肉票”3000多名,抢掠民财、奸淫妇女无数,近城农村亦惨遭蹂躏。
余店抗日战 民国33年(1944年)11月16日,信阳、确山、正阳、汝南、遂平等据点的侵华日军1000余名,炮20门,集结汝南,分2股出犯,企图发动汝南埠战役。次日,窜至新蔡县西余店集日军与国民军某纵二支队接战,日军骑兵10余名被击毙,余溃西逃。
刘邓大军渡汝战民国36年(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分左、中、右3路向大别山挺进。8月17日,中路大军进抵沈丘、临泉,武汉行营独立团张耀东部并河南省第九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保安二团急驰新蔡县城扼守。20日,中路先头部队六纵及野战军司令部直属机关相继进入新蔡北境。次日,六纵击溃孙召洪河南岸新蔡县国民兵团,渡过洪河,避开守城之敌,按预定计划继续向西南方向进发。22日抵达汝河北岸的黄刘营一带待渡。23 日下午,六纵十八旅冒着敌机封锁,在当地群众支援下,于黄刘营附近的杨湾村前架起浮桥,抢占对岸正阳县属大雷岗。时国民党追兵3个师与解放军后卫部队已在孙召交火,堵兵八十五师吴绍周部3个旅亦先期抵达汝南埠。斯时,前有堵兵,后有追兵,情况十分紧急。是日黄昏,刘、邓在黄刘营前线指挥所召开干部会议,布署、动员强渡汝河战斗。刘伯承指出:“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邓小平号召干部战士“要不惜一切牺牲,坚决打过去”。24日凌晨,六纵十六旅旅长尤太忠率四十九、四十八团和旅直机关阻机敌人,掩护强渡。至下午4时,四五万大军、200多辆军车全部渡过汝河,击溃堵兵,继续向南挺进。
解放县城战役民国36年(1947年)10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准至六纵十六师解放安徽临泉后继续南下,11日抵达新蔡县境。当天下午,在中共新蔡县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解放军一部化装诈称国军马鸿逵部来新蔡守城,直驱人城。次晨,城外枪声四起,里应外合,数十分钟后,全歼县国民兵团4个中队,俘县长董国彦以下官兵550名,缴迫击炮1门、轻机枪5挺、步马枪400 余支。董被就地处决,县城首次获得解放。15日,“华野”十六师奉命回师北上,集结临泉长官店。原新蔡保安团副团长曹瑞山网罗残余组织城防团,扶植张利群充任县长,并勾结武汉行营独立团某营重新盘距县城。未几,十六师顷接暂不北上电令,继续南下清剿残敌,28日进抵新蔡。守敌不敢当锋,争相逃窜,县城再次解放。中共新蔡县委书记王达夫随军入城,开始建立县区人民政权和地方武装。翌年9月1日,王德众、金正奇等国民党地方游击武装配合武汉行营独立团一部,分东西两路进犯县城。中共新蔡县委、县爱国民主政府并县区人民武装暂撤洪河以北。10日,奉命北上新(蔡)、临(泉)一带协助地方开展游击斗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原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骑兵团(民谓之黑马团,白马团),在县区人民武装配合下,开始向洪河以南的国民党地方游击武装实行反扫荡,重创盘距县西李楼、平铺任文焕、李建华部后,15日重新收复县城。未几,骑兵团他去,县城复被敌顽占领。10月17 日,骑兵团复来,再克县城,俘敌300余,毙伤100余,新任县长刘道立(中共叛徒)狼狈逃窜。自此,中华民国新蔡地方政权再无崛起。
邹府寨战役民国36年(1947年)11月上旬,化庄联保主任罗瑞三(绰号罗三)纠集残余数百,成立游击大队,在化庄、涧头一带多次袭击刚刚建立的中共地方人民政权,抢掠民财,杀害干部。是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骑兵团和豫皖苏军区步兵三团分别从临泉县属滑集、长官店出发,协同新蔡县人民武装支队将罗部包围在涧头邹府寨。该寨垣高濠深,易守难攻。解放军经过周密布署后,于下午4时30分开始强攻。一阵炮响,寨门摧毁,敌乱一团。罗化装泅渡潜逃被寨北县人民武装支队伏兵擒获,就地枪决。所部300余官兵全部被歼。
齐寨战役 齐寨位于韩集东北隅约1公里处,寨台高筑,地势险要,且有2道水深过人的寨濠,为国民党新蔡地方游击武装盘踞的另一重寨。寨中聚有曹英、卢景霞、韩万化等所部游击500余名。民国37年(1948年)2月,泉南县(辖境相当今临泉鲖城、黄岭以南和新蔡化庄、野里、李桥以北地区)人民武装大队连攻数日不克。是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骑兵三团和某部七团各一部,奉命前往助战,采取外线作战方案,从蒋店、野里、龙口一带分进合击,迂合包围。次日拂晓,双方展开枪战,互有伤亡。数分钟后,解放军冲进寨濠,泅水强攻,敌冒死从西南、西北角突围窜逃,遭解放军伏兵截击,于齐寨以西、武寨以东洼沟处复被包围,再次与解放军展开激战。待天亮时,解放军共歼敌370多名(其中击毙150多名,俘虏221名),余溃潜逃,缴获长枪212支,手枪28支,各种子弹千余发。
袁寨战役 人民解放军攻打齐寨的同时,新蔡县人民武装大队向盘踞在孙召集北与齐寨互为倚角的袁寨赵炳章部游击队300余名发起强攻。歼敌240多名(其中俘虏100名,击毙80多名),缴获长短枪300多支。
马寨战役 马寨,位于练村集东北隅的河湾处,是南马寨、东马寨、西马寨3寨的总称。3寨相距极近,成鼎立之势。寨台高约4米,四周均有双濠环绕,杨登武、胡景斋、刘宏文3支国民党地方游击大队约3000人踞寨固守。民国38年(1949年)1月10日夜,中共新蔡县委书记江祯祥、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卜万科率汝(南)正(阳)新(蔡)息(县)4县地方人民武装,分兵合围,向该寨发起猛烈攻击。次日拂晓,将敌挤压在洪河湾兜内,共歼敌2800余名(其中击毙300余名,俘虏2100名,突围泅渡淹死400余名),缴获八二迫击炮1门、重机枪1挺、长短枪2000余支。自是,县境大股国民党残余武装基本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