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碑刻 石雕
第一节 碑刻
明清时期,新蔡境内碑刻颇多。1984年文物普查时,尚存65通,部分价值较高的先后移人县文化馆保存。
韩公守城记略碑 清同治六年(1867年)十月立于“韩公祠”内。碑文计660字,记述清咸丰八年(1858年)冬至同治元年(1862年)春捻军在新蔡一带活动及两次围攻县城的史实,尤以记录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至二月二十七日新蔡捻军联合太平军围攻县城的经过、赞颂原知县韩承宣守城“功绩”为详。该碑系1984年文物普查时于县公安局门前发现,大部字迹清晰可辩,已由县文化馆收藏。
谕祭张九一碑 原置于县北绿波楼村西明宁夏巡抚右佥都御使张九一陵园,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二十六日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黄炜受明帝差遣所立。文称:“惟尔学术渊闳,才犹敏练,花封著绩,铨署腾声,望重塞帷。壮屏垣于秦晋,威行授钺;坚锁钥于河湟,议垦筑而利永边陲,筹贡市而患消羌虏。功尚存于荐牍,名何损于谤为?方拟赐环,倏惊就木,勤劳可念,谕祭”。现为绿波楼村张氏后裔收藏。
小李庄烈士纪念碑 位于陈店集西南隅、陈店乡人民政府南百米处,中国共产党新蔡县委员会、新蔡县人民政府1986年7月7日为纪念民国22年(1933年)7月7日在此蒙难的8名革命烈士所立。碑为青石,高2米,阔0.6米,础高1.5米,有碑楼,四周有护碑铁栏。文为:
小李庄蒙难烈士纪念碑(正面)
新蔡人民为永远纪念在小李庄蒙难的革命烈士,特立此碑,以志不朽。
陈店东北小李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共新蔡县委机关所在地。鄂豫皖省委特派员长期住此,指导新、息、潢三县工作,地下党组织为争取革命胜利早日到来,曾以小李庄为中心,组织发动工农群众,举行武装暴动,创建敌后游击革命根据地。
一九三三年七月二日,县委在此召开扩大会议,因敌人偷袭,造成新蔡革命史上最惨重的事件,当场有李渭滨、管道乐等八位省、县、区领导人被捕。七日,在陈店集慷慨就义。蒙难烈士,酷刑无惧,视死如归,在敌人的铡刀下,犹怀念未竟的革命事业,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革命烈士,为人民献身,鼓舞着人民,秉承遗志,踏着血迹,前仆后继,奋勇前进!故赞之以文:丹心垂青史,碧血洒蔡州。功业千秋颂,壮志后代酬。
中共新蔡县委员会
新蔡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
小李庄蒙难烈士简介(背面)
李渭滨(化名张仲彦)男,汝南县城关镇人。一九O二年三月生,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任鄂豫皖边区省委书记。
管道乐 男,本县十里铺乡小耿楼人。一九O九年生,一九三O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中共新蔡县委书记。
管荫尧 男,本县十里铺乡李楼人,一九一O年生,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任中共新蔡县委委员、县委书记。
管守蒲 男,本县陈店乡小李庄人,一九O六年生,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生前曾任中共新蔡县城西区区委书记。
管守桓 男,本县陈店乡小李庄人,一九O七年生,一九三O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管守岚 男,本县陈店乡小李庄人,一九一二年生,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中共小李庄支部书记。
张秀莲(化名朱爱莲)女,本县关津乡张营人。一九一一年生,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中共新蔡县关津区区委书记。
曹济文 男,本县陈店乡曹夹道人,一八九三年生,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任中共新蔡县城西区区委书记。
第二节 石 雕
民国以前,新蔡县古石雕器物颇多,后多被毁无存。1984年11月23日县文物普查组于城西3公里的曹庄东侧明南京工部尚书曹亨陵园故址首次发现汉白玉石雕1组11件,每件重约1吨,石质细腻,光泽滑润,红白一体,丰满浑厚,刀法娴熟,线条清晰,古朴大方,具有传统风格,对研究明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俱由县文化馆收藏。各件尺度、形制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