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阳 县
正阳县位于驻马店地区南部,东临新蔡、息县,西连确山,南与信阳毗邻,北靠汝南、平舆、总面积l9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7万亩。总人口720885人,199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02%。辖真阳、汝南埠、寒冻、铜钟、陡沟、熊寨6镇和慎水、傅寨、袁寨、新阮店、油坊店、岳城、雷寨、西严店、王勿桥、吕河、永兴、大林、皮店、兰青、彭桥、梁庙16个乡,285个行政村。
中共县委书记 赵惠贤;副书记 郭丛斌、郭永坤(12月离)、刘大会、汤朝明(12月任)、王富兴;
县委常委 赵患贤、郭丛斌、郭永坤(12月离)、刘大会、汤朝明、王富兴,谢凤呜(12月任)、吕广宇、闫怀俊(12月离)、张泽学、曹书平、齐峰(12月任)、曾莉(女.12月任)、车顺才、吴海清(12月离)
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车永远(12月离),刘大会(12月任);副主任 王国文(12月任)张文清、樊哲、张永昌、於希联(12月任)、李存英(女,12月任)
县长 郭丛斌;副县长 吕广宇、王国文(12月离)、李全春、张民生、刘文超、曾莉(女,12月离)、梅子青(12月任)、王琳(女,12月任)、李耀。
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王保庆;副主席 闫怀俊(12月任)、代本法、陈运福、孙磊、洪允宁、李光(女,12月离)。
县人民法院院长 李大根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李景太
343图
1997年,正阳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96422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300万元,增长19.8%,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1116万元,增长22.8%,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5006万元,增长12%,比重上升O.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6.08元,比上年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1710元,比上年增长25.3%。
农业 199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97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全年粮食总产量483384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14.5%。其中:小麦产量280997吨,增长23.8%;稻谷产量85833吨,增长1.2%;玉米产量25408吨.减少13.8“。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花生产量183321吨,西瓜产量179710吨,棉花产量1684吨,分别增长15.8%、125%、87.l%,油菜籽产量18952吨,减少17.l%。林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0公顷;畜牧、水产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60410吨,增长45%;水产品产量3705吨,增长12.3%;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7.48万千瓦,增长10.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3040公顷,增长4.7%。
工业 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5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73895万元,增长22.3%;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81866万元,增长25%。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3205万元,增长23%。全县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l1.4%,资本保值增值率99.2%,成本费用利润率5.5%,全员劳动生产率9428元/人,产销率96.4%。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全县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5.06%,比上年下降7.43个百分点。电力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皮店、吕河35KV输变电工程和11万伏变电站二期工程,年供电能力达3亿千瓦时。全县宴现了村村通电,年购电量1.1亿千瓦时,比1992年增长近1倍。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884万元,比上年增长9.9%。国有建筑业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6714元/人,提高34%。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国有经济投资8930万元,增长23.6%;集体经济投资5195万元,下降31.2%;城乡居民个人投资24073万元,增长13.9%。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比重上升。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1659万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7%上升到19%;能源工业完成投资1037万元,所占比重由6.9%上升到11.6%;运输邮电业完成投资3233万元,所占比重由27.9%上升到37%。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额达1279万元的淮河大桥主体工程顺利竣工。兴华化工厂2000吨/年农药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进展中。
交通邮电 全年全县完成货运量98.5万吨,比上年下降4.2%;货物周转量为5962.4万吨公里,增长11.1%;客运量417.l万人,下降15.8%;旅客周转量9782.6万人公里,下降3.0%。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34.3万元,比上年增长60.2%。电话普及率达1.57部/百人,比上年提高0.5部。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73万元,比上年增加20.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8.3%,其中、国有商业零售额17071万元,与上年持平;集体单位零售额15377万元,增长2.5%;个体零售额20887万元,增长177.1%。全年完成出口供货总值4125万元,比上年增长2.1倍。
财政 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890万元,增长43.5%。其中,工商税收人完成1803万元,增长17.9%;企业税收入完成964万元,增长111.2%;农业四税收入2722万元,增长1l.4%。财政支出11643万元,增长26.8%,各项正常支出8884万元,增长7.7%。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01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9984万元,增长13.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737万元,增长32.7%。各项贷款余额92946万元,增长31.4%。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承保金额为308609万元,比上年增长35%。保费收入1088万元,增长35.8%。
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1997年末国有企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73人,比上年增长1.7%。全县共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3项,获地区科技成果奖ll项,技术市场进一步繁荣。全年科技合同成交额1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3.9%。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28323人,专职教师490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6%。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60个,放映场次733次,观众人数9350万人。全县有豫剧团1个,文化馆1个,团书馆1个,从事文化事业人员167人。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全县拥有电视转播台2个,调频广播电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收视户6500户。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医院共有病床1006张,与去年持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68人,增长1.4%。其中,医生447人,护师、护士217人。
人民生活 劳动就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县职工人数达31544人,比1996年增长l.8%。其中国有单位职工224246人,下降2.2%,集体单位职工7017人,增长17.6%。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6.08元,比1996年增长15.8%,人均消费性支出2866.92元,增长19.8%。农民人均纯收入1710元,增长25.3%。(王慧峰 陈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