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 工 业
【轻工业概况】驻马店地区轻工业是全区重点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包括造纸、印刷、皮革加工及制品、塑料加工及制品、食品及酿造、工艺美术及制品、家具、五金家电、轻工机械、日杂、鞋帽等15个行业、113家企业。其中驻马店市塑料编织厂、上蔡县锅厂两家企业名列全省轻工系统10个集体企业“小巨人”之列。
1997年,全区轻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紧紧围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善抓机遇,加快发展、积极开拓市场、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加大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名牌战略,强化企业管理,狠抓扭亏增盈,努力保持全区轻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克服了生产经营中的诸多困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0035万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7%;实现税利3957万元,其中利润961万元;出口交货值111.52亿元,占全区工业品出口交货值的60%以上。全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全面探化企业改革,在规范破产,鼓励兼并,股份制改造上下功夫,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工作重心,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两个根本性转变”上来,重点帮扶产值在全区轻纺工业总产值85%以上的40户重点企业。至年底,在40户重点服务企业中有25户工业总产值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增幅在25%以上的有12个企业,从整体上带动了全区轻纺工业的快速增长。
二、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全系统坚持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全面开展了企业内部质量、财务、设备、营销、现场、操作、工艺、安全八项基础管理工作,基本实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同时建立建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在系统内认真贯彻执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和GB/T19000国家质量标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三、加大技改力度。全系统共完成1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6个,完成技改投资1.03亿元,新增产值2.6亿元。
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施名牌战略。一是在新产品的开发应用方面,地区轻纺局重点抓了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且发展前景广阔的名牌产品,全年共获省级新产品10个,地级新产品15个,整个轻纺系统新产品产值率达12%。二是在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重点推广了综合利用、生物工程、节能降耗、食品工程和污染治理五项技术。特别是在治污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根据省地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把全区轻纺行业企业分类排队,确定了20户重污染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关、停、转、限、治等措施。地区轻纺局多方筹集资金,争取治污立项,全年上报并经省和国家批准的工业治污特定贷款项目6个,贷款总额5089万元,计划投资9156万元。止年底,已有5户冶理废水项目完工,实现达标排放。
202图
1997年全区轻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改革步伐不快,措施不具体,力度不够;二是大中型企业自比重较,特别是集体企业小、穷、亏问题严重,众多小企业包袱沉重,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管理粗放,机制不活,效益低下,自我调节和生存能力差;三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产品不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要,产品销路不畅,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极少,80%以上的产品属大路货;四是资金短缺,特别是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融资困难,无力进行拄术改造,难以形成经济规模,企业缺乏后劲。(贾玉香 朱畔贵 冯勇)
【企业改制】1997年全区轻纺系统把企业改革同改组、改制、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采取加大力度、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止年底,全系统139家企业,改制面已达50%,其中西平县轻纺系统6家企业全部改制,确山县轻纺系统9家企业已有6家改制,驻马店市的企业改制面已达70%以上。企业改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建立了新的企业经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投资多元化,产权人格化;二是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改制企业通过民主选举,形成了既相互支持,又相互监督的新的领导体制;三是工人主人翁地位得到落实,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四是盘活了存量资产,聚集了发展资金;五是加强了企业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驻马店市、西乎、确山县三县市已改制为股份制和股份台作制的企业1997年全部盈利。(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