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综述】1997年,全区组织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从驻马店地区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推动全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一 、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素质。二、结合各县市换届组织人事准备,加强了县市领导班子建设。三、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拨工作的力度,在抓好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宏观管理和监督。五、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七、深入开展“双学”活动,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全区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八、完成了党的十五大代表候选人的推荐考核和全国、省人大代表的推选工作。九、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了组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1997年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了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邓来法 杨 超)
【全区组织工作会议】1997年1月2日全区组织工作会议在驻马店召开。地委领导,各县市委组织部长,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地委各部委、地直各单位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副书记(副局长)和干部(人事)科长,地管大中专院校、企业党委分管副书记和干部(人事)科长,外驻单位党委分管副书记(副局长)和干部(人事)科长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贯彻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1997年组织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张茂礼作了工作报告,回顾了1996年全区组织工作,对1997年全区组织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地委副书记路俊福代表地委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全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把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提出的任务落到实处。一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书记挂帅,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要深入调查研究,到党建工作第一线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三要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抓好“三十教育”,执行好《全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若干规定》,开展好“争当优秀组工干部”的活动,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工作出色的部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邓来法 杨 超)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1997年,地委组织部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和“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要求,把领导班子和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狠抓了各级领导干部对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学习,制定井实施了“九五”干部培训规划。认真落实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自觉学习的同时,以地、县(市)委党校为阵地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全区共举办理论培训班31期,培训干部6599人次;举办主体班36期,培训县处级干部179名,乡科级干部1916名。下发了《关于编报县处、乡科级干部1997至2000年进修学习计划的通知》(驻组文[1 997]5号),加强对理论培训工作的指导,初步建立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把学习情况和思想理论水平的高低,列入了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和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条件。组织各级党委成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举办了县处级干部学习研讨班。进一步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和各项具体制度,加强了对各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对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并制定了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意见和规定。发现并树立了一批思想政治建设的典型。在抓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了对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和岗位业务知识的培训。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历史知识等,举办各类培训班417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4万多人次。在全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共组织专题辅导讲座1280场次,组织试卷测试812场次,撰写心得体会20168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986次,设意见箱206个,下发征求意见卡24860份,收集意见、建议5000多条,逐条制订并落实了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全区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31806人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4396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052件。 (邓来法 杨 超)
【县市领导班子建设】 1997年,地委成立了县、市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做好县、市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区县、市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对全区县、市换届工作进行利润一部署。按照中组部《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方案》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和完善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的通知》精神,抽调人员组成5个考核组,从lO月17日至11月3日,对全区九县一市的领导班子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掌握了298名(不含任常委的11名人武干部及下派干部)四大班子成员及法、检两长任职期间的德才表现,发现了一批比较成熟的优秀后备干部。对县、市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共调整干部164人,其中提拔40人,交流88人,因年龄超过提名界限而退出现班子20人,退休16人。调整后的县、市委常委中平均年龄较调整前降低了1岁;政府班子降低了1.8岁;人大班子降低了3.6岁;政协班子降低了l.5岁。党政领导班子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6.6%,较调整前提高6.7个百分点。人大、政协领导班子文化程度都较调整前有明显提高。法、检两长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较调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十个县、市党政班子中35岁以下的干部22人;妇女干部19人。党政班子成员中非党干部10人,平均每个班子1人;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中非党干部20人,占总数的20%。 (邓来法 杨 超)
【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1997年,地委组织部按照中央[1995]2号文件和省委[1995]1号文件要求,加大了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度。调整补充了各级各类后备干部队伍,县处级后备干部队伍总数选512人,年龄均在45岁以下,全部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改善了后备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选拔76名优秀的企业厂长、经理和在经济部门工作的年轻干部进入后备干部队伍。调整补充上报了10名非党县处级后备干部、2名非党地厅级后备干部名单。全区非党县处级后备干部确定69人。指导各县、市建立乡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全区共确定乡科级后备干部2666人。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举办了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县处级后备干部近70名。协助省直有关单位对锻炼期满的1995年度6名县处级下派干部进行了考核评鉴。安排省直机关1997年度4名县处级下派干部到县、市挂职锻炼。从地直单位选派近30名优秀县处级后备干部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科级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指导各县、市组织县处级后备干部或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或挂职锻炼。抽调县处级后备干部参与“企业党建”、“村务公开”等中心工作。选调11名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下发了《关于在全区中青年干部中开展自学读书活动的通知》(驻组发[1997]5号),指导全区中青年干部开展自学读书活动。两次接受省委组织部对青干工作的检查。撰写了《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经验材料,并在全省青年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区九县一市20个党政领导班子全部配备了35岁以下的班子成员,各县、市都配备了党外副县、市长,基本完成了中央[1995]2号和省委[1995]1号文件所规定的目标任务。(邓来法 杨 超)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干部队伍宏观管理】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组织编印《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文件选编》两万本,发至全区乡科级以上干部学习执行。对各县、市和地直单位贯彻执行《条例》和1996年度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并纠正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制定下发《关于修改<干部任免审批表>部分项目填写要求的通知》,规范干部任免工作。办理了4名省管和258名地管干部、42名部管干部的任免呈报、审批工作,完成了地管干部向省委组织部的备案工作。三、制定《驻马店地委组织部关干加强干部队伍宏观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备案干部的宏观管理。审查批复科级干部任免305人次,其中地直党群、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科级干部139人次,行署序列党群科级干部61人次,乡镇党委书记49人次,乡镇长56人次。四,建立县处级干部任免数据库,实现了干部任免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完成了十个县,市组织部门的计算机和有关软件的配备工作,为全省计算机干部管理联网做好了准备。五、会同地区人事局组织了全区首次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党的机关工作者)的工作。六、继续在领导干部中推行任期制、聘任制及试用期制等。七、对1996年下半年和1997年上半年到龄的地管干部及时办理了离退休手续,并认定了部分企业离、退休干部的职级。八、下发《关于对地委各部委室等单位人员调配工作加强管理的意见》,澄清了“三定”方案后各单位编制情况和空编情况,为公务员的公开招考和人员调配奠定了基础。九、听取地委党群系统中层干部调整配备情况和部分县、市乡科级干部的调配意见,加强了宏观管理的指导;召开地委党群、人大、政协机关参照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参照管理工作转入职位分类和人员过渡的安排意见,基本完成了党群、人大、政协部门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人员过渡和职位分类工作,并进行了检查验收。十、进一步完善了全区处级和部管干部1993~1995年度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等次意见,初步建立了公务员年度考核的文书档案,共整理地管和部管干部档案1300多卷。十一、协助省委组织部考评了区内省管干部1996年度工作情况。对县、市和地直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及地区党群、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科以下干部1996年度工作情况进行了考评。对970名地管干部提出了考核等次的推荐意见。完成了向省委组织部推荐4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工作。十二、按要求向省委组织部呈报了全区自1995年《条例》颁布以来属于奖励性质提拔干部职级待遇情况的自查报告,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坚决纠正用职务和职级待遇奖励领导干部的通知>的通知》,并根据文件精神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纠正。十三、下发驻组文[1997]16号《关于严格地委管理的干部工资变动审批手续的通知》,办理了500余人次因职务变动、考核晋级、工作调动以及因工作年限变动后的工资审核、审批工作。下发驻组文[1997]9号《关于对因公出国人员审查工作加强管理的通知》,办理因公出国(境)人员政审140多人次。接收了28名团职转业干部和9名随军家属档案,提出了初步安排意见,并为其安置做了大量工作。十四、认真坚持并总结完善了干部谈话制度、干部诫勉制度、离任审计制度、重大问题报告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年度考核和届中考察制度等。提请地委讨论任免了46名地管干部。(邓来法 杨 超)
【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 1997年,地委组织部按照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求,起草了《驻马店地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编写了《企业党建学习手册》。地委召开会议对全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成立了驻马店地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办公室。在试点的基础上,先后分两批对全区620个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建设,占国有企业总数的75.2%。共抽调干部1691名,其中县处级干部42人,科级干部702人,经培训后,组成820个联络组和考核组,进驻各县、市和企业开展工作。在考核建设中,全区共召开座谈会3095次,发征求意见书29229万份,征求意见20717条。审计违纪资金2339万元,调整企业领导班子150个,降免班子成员131人,充实210人。企业领导班子中组织任命747人;聘任185人;公开选拔202人;民主选举197人。推荐确定了834名后备干部。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45岁以下的增加了12.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增加了11.2%。276个企业实现了扭亏增盈,168个企业进行了改制。共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879个,建立制度39038条,帮助企业筹措资金7082万元,清理债权债务3727万元,引进技术、开发新产品187个。(邓来法 杨 超)
【基层党组织建设】 1997年,全区组织部门认真抓了乡镇党委集中建设活动的巩固提高工作。表彰了148名优秀地直党建工作队员,县、市先进党建办和优秀党建工作队员。一是地委专门召开了巩固乡镇党委集中建设活动成果工作会议,下发《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乡镇党委集中建设活动成果的意见》,提出跟踪管理的措施和要求。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在集中建设活动乡镇建立了联系点和定期回访制度。二是下发《关于在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中开展“两创三争”活动的意见》,在全区开展争创先进乡镇党委、先进农村党支部,争当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2名乡镇党委书记受到省委表彰。三是深入了解《乡镇、村工作制度(试行)》的执行情况,完成了《乡村工作制度(试行)》的修改,充实和完善工作,促进了乡村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四是组织1996年地委表彰的9个“红旗村”在全区作巡回报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五是在全区地、县市直党政机关党组织中开展了集中建设活动。召开动员大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地、县市直党政机关党组织集中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活动办公室,并选派了督导员。同时,对学校、街道党的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进。(邓来法 杨 超)
【党员队伍建设】 1997年,全区组织部门进一步在全区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章的活动。一是全区共召开不同类型的动员会680多场次,张贴宣传标语2万余幅,编写板(墙)报13560期,各县市委都在电台、电视台开辟了党员“双学”活动专栏,编发新闻689条。参加活动的党员达212020人,占全区党员总数的96%。二是各级党组织举办培训班643期,培训党员62145人次,占党员总数的28%。举办“双学”知识竞赛26场次,参加4800人次,专题讲课1852场次,听课185268人次。“双学”活动中,各级党委共产摆出各类问题4859条,其中,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的1056条;干部作风方面的1608条,经济建设方面的1096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1099条。处理违法违纪党员、干部2260名,其中科以上干部217名。三是围绕“科技兴驻”战略,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10769人,有93356人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涌现出37390个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带动了15l711户群众脱贫致富。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4月份开展了党员电教月集中活动,全区近一半行政村配备了电救设备。四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制订下发了《驻马店地区1997-2000年发展党员规划》。全区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3562人。发展新党员6068名,其中35岁以下的4035名,占66.6%;高中以上文化的4854人,占80%;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工人、农民、教师1948人。占32.1%;有2320人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占38.2%。 (邓来法 杨 超)
【知识分子工作】 1997年,知识分子工作加大利润度。 是组织科技副县、市长外出考察,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工作责任感。5月份组织了50名科技副乡镇长赴苏州市农村干部管理学院进行了培训。二是为西平县选派1名科技副县长,会同省直有关厅局考核了任期届满的4名科技副县(市)长。三是召开了地直拔尖人才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知识分子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第二批120名地区拔尖人才进行了年度考核,与第三批80名地区拔尖人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组织了地直100名省管优秀专家,地区拔尖人才的身体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四是举办了第三期高级知识分子政治理论培训班,47名青年科技人才参加培训班,学习了十五大精神、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知识,并考察了省情、医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五是会同有关单位评选了“驻马店地区首届青年科技奖”,确定人选50名。地委组织部已直接掌握青年科技人才267名,同时,指导10个县市选拔青年科技人才522名,达到了中央和省知工会议提出的每个县、市直接选拔掌握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要求。六是建成了微机管理的专业人才库,录入614名专业技术人才信息,专家人才作用得判有效发挥。七是组织全区卫生系统16名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组成“地区专家下乡医疗队”,分赴确山县竹淘镇、泌阳县羊册镇和新蔡县砖店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送医下乡”活动。共解答咨询4000多人次,诊治病人4500余人,抢救危重病人15人,手术l6例,为贫困户出偏方l5O多个,促进了基层医院建设和全区“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八是各县、市继1996年成立专家人才联谊会组织之后,建立了常设机构和专项编制,井积极组织专家人才开展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邓来法 杨 超)
【干部审查工作】1997年,地委组织部发挥干审和信访工作在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中的监督把关作用,加强了同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联系,两次召开了15个部门的领导和30多名联络员参加的联席会议,收集到70余份违法、违纪干部和单位的情况,并进行了认真查处。完成了全年县处级以上干部的收入申报工作,对1998年上半年的收人申报工作作了安排。进一步拓宽了党内外监督渠道,对群众来信来访给予充分重视。接待群众来访80余次,处理来信60余件,处理各类遗留问题60余件。(邓来法 杨 超)
【调研宣传工作】 1997年,地委组织部加大组工调研和信息宣传工作的力度,推动组织工作的开展。召开了全区调研宣传和信息信访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调研宣传和信息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分别对调研宣传和信息信访工作实行了目标管理,对各县市和本部各科室下达了调研课题。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大力开展谓查研究,强化舆论宣传,加强信息传递,全年共组织撰写理论、调研、宣传文章1119篇,被中央、省级理论调研刊物采用33篇,被国家级新闻媒体采用52篇,省级采用302篇,地级采用450篇;编发《驻马店组织工作》7期,刊发理论、调研、宣传文章104篇,进一步提高了办刊质量和水平。全年整理编发《驻马店组工信息》110期,被省委组织部采用35篇,编办《组工园地》板报6期,累计刊发照片近300幅。受理来信来访34件次,编发《信访简报》8期,有效地服务了上级和领导决策,服务了基层和群众,提高了组织工作的水平,树立了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邓来法 杨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