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业
【建材工业概况】 1997年,全区建材行业坚持“三改一加强”,切实推进两个根性转变,以提高市场竞争为目的,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加大结构调整,大力降低成本,努力开拓市场,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经受住了建材工业面临的买方市场冲击、原材料价格上扬以及银根持续紧缩等严峻形势的考验,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全面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4.97亿元,销售收入4.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10.3%,产销率95%,主要产品水泥总产量提前一个月完成行署计划125万吨(其中地直确山、龙山、秀山3厂水泥产量82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20%。共完成税收1397万元,实现利润530万元。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1997年全区建材工业狠抓深化改革这一重要环节,取得突出成绩。(1)确山水泥厂二期扩建工程已被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立项,总投资5亿多元人民币;(2)河南省豫南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它标志全区水泥工业已从过去分散的小水泥生产走向联台,企业资产的战略性重组初步理顺,(3)一批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向管理要效并以此为依托,成立了专家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6)建立了建材局直属单位党委和行业工会,理顺了和企业之间的党政工团关系。
二、行业管理步人正规化轨道。全区建材冶金企业1745家,多属中小型,1997年从加强指导和协调人手,进行全面的行业管理,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是根据国家和省厅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区水泥生产企业的水泥包装袋统一推行国家新标准制度。二是在全区10家水泥生产企业全面开展“双达产”活动。三是加强对企业生产的协调和指导。1997年分别对县级水泥厂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邀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四是加大对企业有关项目的论证力度,努力为企业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五是在全行业中运用典型推动的方法,促使企业在管理上上档次、上水平。年初,推出龙山水泥厂的“严、细、实”的管理经验,大力宣传确山水泥厂狠抓扩建项目不动摇的做法,对全区建材行业都有较强烈的震动。六是在整个系统普遗开展了节能降耗以及管理示范达标活动。
三、党建工作成效显著。一是认真开展了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促进机关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共10项百余款,局机关党组织的日常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二是认真开展了县处级干部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三讲”教育活动。三是在地直三个企业开展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同时,地直建材系统还开展了以学理论、学文件、学先进为主体的纪律监察教育。确山水泥厂被地区纪检部门评为1997年全区“廉洁自律先进单位”。
四、协调、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一是积极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997年,对直属3个企业的无证财会人员进行了全省统一的上岗证考试,对全区县市的墙改工作人员统一培训,统一考试.全面实施执法上岗证制度。二是对直属3个企业年度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普遍进行了财务分析,进一步理顺了水泥企业的生产统计和经营体制,为指导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轻验。三是积极协调企业的营销策略,帮助企业解决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四是协助企业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利用工业协会的人才优势,对一些困难企业进行诊治,找出办法,取得良好效果。如对西平水泥厂,通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撰写了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有针对性的论证材料,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整改,使企业走出困境。
1997年,全区建材行业和墙改工作存在的问题:是税利较上年大幅度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差。1997午共实现税利1924万元,比上年的3594万元下降46个百分点。全区10家生产水泥的企业.真正赢利的只有一家。建材行业中的龙头产品尚且如此,其它如陶瓷、玻璃等企业更是举步艰难.效益更差。这是由于受买方市场制约和原料价格的拉动.全行业性的资金短缺,库存较大.成品价位一直在低故徘徊造成的。二是经营管理水平粗放。由于区内企业大都是地方国有小企业,过去长期处在计划经济氛围之中,那种只抓生产不善管理的现象还十分突出,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产品质量差,浪费严重,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三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低,在短期内难有大的改变。区内的水泥工业绝大部分是机立窑-玻璃是小平拉,陶瓷是中、低档,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偏低,各地经济区域相对封闭,因此,多数产品自产自销.不出地、县大门,小农经济特点十分突出,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性非常薄弱,在商品的大流通格局中显得十分被动。(李友富)
【墙体材料改革】驻马店地区是一个农业地区,人多地少,而普遍使用的墙材料都是从耕地中取土烧制的实心牯土砖,年产量37亿块,每年破坏耕地4000亩,毁田2500亩,造成耕地减少,能源浪费,同时全区工业废渣以每年5万吨左右的数量递增,大量的工业废渣得不到综合利用,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墙改工作是涉及合理利用土地、贯彻保护耕地和保护环境两项基本国策,关系到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根据过一区情和国发[1992]66号、豫政[1996]68号关于墙体改革的文件精神,地区建材局大胆进行了墙体改革。墙体材料改革的内容:一是省、地市、县设立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筑专项用费。专项用费专门用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筑事业。二是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严格限黼生产实心粘土砖。三是推广节能建筑,改善建筑热环境。从1996年起,新建采暖建筑在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普遍降低30%。计划2001年起再降低30%,新建采暖公共建筑2000年前做到节能50%。
1997年,全区墙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在组织机构基本完善的基础上,全区各县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周活动。其间,共散发资料两万余份,展出版面142块,出动宣传车28台次,8个县市主要领导发表了电视讲话,使墙改工作深人人心。二是在全区开征了“专项用费”,为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筑建立发展基金。三是认真落实实心粘土砖生产的“准产证”制度。四是抓紧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全区已有10家新型墙体材料企业诞生并开始小批量生产。(李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