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事业
【水利事业概况】1997年全区水利系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较好地完成了全区水利建设与管理任务。
一、各项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全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0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0%,新增早涝保收田50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00%;新打机井15233眼.占目标任务的102%,新增和整修提灌站24处,新建和整修渠道8927条,长83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4平方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94%;新增坡改梯4.8万亩.占目标任务的240%;解决饮水困难1.875万人,占目标任务的750%,水产品产量达2.424万吨,占目标任务的110%。
二、突出防汛抗旱中心工作。防汛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及早安排部署。2月份发出汛前检查通知,3月中旬组织两个检查组对全区防洪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并分类排队,确定防汛重点和难点,组织专家编制洪汝河抗御洪水的防洪预案,绘制大中型水库洪水风险图,并编制洪水预案,做到了超标准洪水有措施。4月29日,全区防汛丁作会议在上蔡县召开。全面部署防汛工作,进一步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并将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防汛分工在6月20日《驻马店日报》上予以公布。积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全区共储备草袋19.9万条,麻袋43。6万条,化纤袋46.3万条,铅丝11.9吨,木材207.7立方米,块石4250立方米。加强人工防御.组建抗洪抢险队伍188个,14.ll万人。7月16日、17日在上蔡县局部出现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日降雨量达38l毫米,最大6小时降雨342毫米。灾情发生后,地委、行署主要领导和防指成员有关单位立即赶赴受灾区指挥抗洪抢险和救灾工作。抗旱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共发生较大旱灾3次,受旱面积达2353万亩次,其中严重受旱面积1556万亩次。全区人民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最高日出勤145.6万人,行动机电井8.3万眼,喷灌机56820部,4大水库相继放水支援抗旱,共抗旱浇地达2000万亩次,减灾效益达15亿元。
三、贷款打井工作取得好成绩。贷款打井共完成投资13038万元.其中:农发行贷款5170万元,三级财政匹配1034万元,农行贷款1840万元,群众自筹4994万元,新打配机电井14127眼。项目通过省水利厅验收,评为优质工程。上蔡县卧龙凿井公司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服务窗口示范单位。项目区在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水利经济进一步发展。1997年.水利系统利用现有水±资源和人才、技术、设备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走“五水”(水产养殖、城市供水、水利旅游水力发电、水土保持)发展的路子。全年全区水利总收入达l.74亿元,较上年增加4280万元,增长32%,利润达440万元,比上年增加181万元,增长69%。薄山水库1997年旅游收入63万元,宋家场水库旅游收入30万元。
五、水资源管理和水利执法工作实现了突破。一是利用“世界水日”和“水法宣传周”在全区大规模、高层次地进行了宣传活动.地委书记刘心铭和行署专员马万令发表了署名文章.王振国副专员作了电视讲话,召开了座谈会,发布了水资源公报。组织30台大小车辆,500人的游行队伍在驻马店市主要街道和9个县分别进行游行。编绘114块宣传版面在驻马店解放大道展览一星期。张贴标语600多幅,印发宣传材料5万多份。悬挂过街横幅l50条。是驻马店地区建立以来水利执法宣传带有突破性的第一次。二是水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和配套。出台了《关于开展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的通知》,下发了《关于水利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管理的规定》。三是水利执法体系逐步健全完善,行署已同意成立地区水政监察支队,确山、泌阳、上蔡、浊南等县水政监察大队已经成立并开始运作。四是立案查处水事案件198起(其中大案2起).挽回经济损失360万元。提高丁水利部门的社会地位,维护了水法规的严肃性。五是水资源管理得到了强化。有8个县实行了水资源统一管理,有7个县开征了水资源费,共征收60万元。
六、水利科技得到长足发展。一是狠抓水利科研和推广工作。在新蔡县佛阁寺多实施了洼地”三改”技术经济开发研究项目.面积2。5万亩,在关津、顿岗、陈庄、蛟停湖、宋岗乡推广面积3万亩。经过一年的开发试验,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见效。二是节水灌溉发展较快.面积已达3.8万亩。主要有西平县的10000亩地埋管道,遂平县的3000亩硬化渠道;驻马店市亚世达高科技示范园和500亩喷灌;确山县的1000亩生态农业示范试验区;上蔡县小洪河林区200亩滴灌渗灌等形式。三是注重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监督。竹沟水库在全区首次实行监理负责制,保证了工程按计划完成.实现了进度、资金和质量的三控制。四是全区共获科技进步奖3项,成人教育培胡650人次.组织500多人次下乡推广水利利技。
七、广辟资金渠道。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精神.制定了《驻马店地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意见》,并以驻政[1997]37号文正式印发实施。同时,注重落实财政投入,鼓励农民实行合资、股份合作办水利,调动了农民兴修水利的热情。全年共投入水利资金17377万元,是近几年来水利投入最多的一年.也是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
八、移民安置工作成绩显著。实现了水库移民扶助盒征收和实体创收两个零的突破。一是全面完成水库移民扶持任务,完成投资160万元,扶持移民3006人,受益4500人。二是板桥移民安置完成投资81.4万元.共扶持1464人。三是完成了资金回收工作,全区共回收移民周转金8l万元。四是精心组织移民缺粮补贴工作。分三批补贴移民24507人,发放购粮补贴款78.9万元.组织供应粮食154.5万公斤。并同粮食部门一起解决了市场粮价和定购价的倒挂问题,把党和政府对移民的优惠政策落到了实处。五是行署先后出台了《关于加收水库移民扶助金的通知》(驻政[1997]7号)和《关于安排大型水库移民经费问题的通知》(驻政[1997]15号)两个文件。为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是在全区水利系统积极开展为贫困移民献爱心活动.共捐款9537元.衣物633件。
九、农口水利基本建设暨“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规模空前。1997年,地委、行署始终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村中心工作来抓,实施一把手工程.坚持大员上前线。人冬后,全区人民不畏严寒,鼓足干劲,战天斗地,圆满完成了各项水利建设任务。截止年底.全区最高上工劳力100万人,累计完成土方5302万立米.投入劳动积累工5806万个。11月13日在西平县召开的全区农田水利现场会上.地委、行署首改从财政拿出49万元奖励了1996年度“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井对落后的乡镇进行了通报批评。同时在《驻马店日报》上及时通报各县、市工程进展情况和名次,极大调动了各县、市大干农田水利的热情,使全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丁显著成效。(张进堂)
【水利产权制度改革】1997年全区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明确所有权.确定管理权.摘活经营权”的指导思想,大胆探索.认真实践,对小型水利工程实行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激发了群众对水利投资的热情。按照自愿、公平的原则.确山、遂平、西平等县公开拍卖机井1000多眼,拍卖荒山2.6万亩;承包荒山53000亩。泌阳县农民张明祥贷款8万元.承包治理荒山200亩,种植优质苹果达14000棵。上蔡县在做好河道堤防整修的同时.注重经济开发,对河道堤防实行承包,承包期30年.并可以继承和转让,共植果树18万株.栽金银花280万株,确山县李新店乡群众集资和股份台作建机电灌站,修建塘堰坝投资达400多万元,其中部分村组人均高达600元。全乡共建机电灌站24座,维修20座.推大塘200口.旧塘清淤300多口,修复加固小水库1座,硬化渠道4万多米。在大旱的情况下,秋粮总产比1996年增产2.6%。泌阳县陈庄乡首批吸引外资260万元,建立水保经济林基地5万亩,其中1997年发展1万亩。西平县10月份治理的洪澍河,当年治理,当年拍卖,收入100多万元,把所得资金滚动用于水利事业。遂平县一名干部一期投资53万元承包荒山250亩,同时,农民联产或独资打机井2450眼,小口井、戴帽上井近30000眼,配套28000跟.发展灌溉面积30多万亩,转换水利机制,实行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为全区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经营带来了新的生机。(张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