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概况】1997年,全区统计上作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统计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充分发挥统计在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的信 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统计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工业统计打破隶属关系界限,建立以目录抽样为主的调查方法, 这不仅直接掌握了基层的统计资料,实行超级汇总,而且抵御人为干扰,提高了数据质量。批零贸易餐饮业统计,在原来实施目录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以县市 为总体的个体贸易业、餐饮业抽样调查。农业统计方面,根据省统计局的统一部署,实施了以县市为总体的畜牧业目录抽样调查方法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住户、物 价统计,在现行统计调查制度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代表本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商品零售价格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统计调查制度。
二、统计数据质量有新的提高。一是在上下级统计部门之间、各专业之间、专业人员内部之间,建立起严格的统计数据质量保障体系和责任管理制度。二是按照下管一级的要求,建立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为主线,定期对总值指标和专业的主要指标实行内部监控和质量评估,切实加强对主要统计数据质量的宏观监控。三是认真贯彻“以任务带建设,以建设促发展”的思想,积极改善硬件环境,大力提高和普及计算机的应用技能,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四是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提高统计源头数据质量。
三、统计分析研究水平有新提 高。一方面继续加强进度分析,在提高时效性,提高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把握程度,增加品种多样化,以满足不同需要。另一方面,围绕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查,提供高质量的统计分 析研究报告,提高决策咨询建设的可操作性,如《从投资效益看发展方向》、《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农民负担情况调查报告》、《驻马店地区农村距小康还有多远》等受到地委、行署领导的充分 肯定。全年共编发统计分析报告60余篇,其中被地区级以上报刊和新闻单位及党政领导采用40余篇。
四、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有新进展。对各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新知识和各种适应性知识培训,尤其是抓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抽样调查理论技术的培训;对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重点抓好统计法、统计基础知识和岗位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上岗培训。通过培圳,进一步增强了统计几员的业务技能。
五、统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进展。一方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十五大文件,认真开展党组织集中建设活动和“三讲”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另一方面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的统计数据质量忧患意识,增强依法统计、求是统计的自觉性。(任清华)
【统计执法大检查】根据上级统一安排,从6月份开始,开展了全区统计执法大检查。行署成立了以常务副专员刘怀廉任组长,地直11个局委为成员单位的统计执法大检查领导机构,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此次大检查共分三个阶段。在宣传发动阶段,各级充分利用新闻媒介,通过标语、报刊等形式,宣传贯彻《统计法》,为 开展大检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全氛围。在自查自纠阶段,全区实际自查单位10063个,自查面96.5%,限额以上企业实际自查单位数518个,自查面91%。重点单位中自查出问题的有128个单位占自查单位的17%。在重点抽样阶段,各县市都组织力量开展了抽查。全区其抽查471个单位,其中存在问题的有193个。检查出的主 要问题一是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差原始凭证、统计台帐设立不全。是基层统计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且素质较差。三是个别业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四是基层统计报表 填报不齐全,漏项多。统计范围、口径、计算方法与统计制度不相符这次大检查,全区共查出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165起,拒报18起,迟报60起,立案查处348起。(任清华)
【全区第一次农业普查工作】全区农业普查从元月1日起,进入第二阶段—调查登记阶段。在地区农业普查协调领导小组和省农普办的领导下,地区农业普查办公室严格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和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全区近6万名普查工作者,对全区166.6万农户、678个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6888个非农乡镇企业、184个乡镇、2879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完成全部38个调查项目、687个指标的入户登记工作。为了保证登记质量,地区农普办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制订了 目标责任制,并组织质量抽查组,对各县市进行质量抽查,提高了数据填报质量。为了做好农普数据处理工作,地区农普办加强了硬件配备,对光电录入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制定了严格的数据处理操作规程。经全区农普人员的共同努力,历时6个多个月,完成了全区164.46万户的A601表的光电录入任务和A602—606表的录入工 作。经省质量抽查,差错率为0.16‰,大大小于规定范围。(任清华)
【全区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 从1996年7开始到1997年底全区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经过全区普查人员的辛勤努力,圆满完成。普查结果表明,止1996年底,全区共有法人单位14368个, 其中企业法人7793个,事业法人2569个,机关社团法人962个,其他法人(村委会、居委会)2954个。在全部法人单位中,单产业法人单位13623个,多产业法人单位745 个,产业活动单位20708个。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比例为1:1.44。法人单位在一、二、三产业的分布比例为4.3%、40.3%、和55.4%;产业活动单位的分布比例 为0.4%、1.9%和97.7%。通过基本单位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区各种基本单位的状况,为全区各级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安排生产力布局,进行城市和乡镇规划,加强国民经 济的宏观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