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概况】1997年,是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设、与农村信用社脱离隶属关系向商业银行转轨过渡的第一年。面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出现的同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资金严重分流等新形势,全行认真研究对策,开拓务实,切实落实全国分行行长会议精神和省分行下达的经营目标任务,以组织盘活资金为重点,紧紧围绕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积极开拓城市新业务,认真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内容的“三讲”教育活动为切入点,加强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构建了具有农行特色的企业文化。截止年底,全区农行各项存款余额31.21亿元,比上年净增6.36亿元,占年计划的108%。职工人均存款额达102万元,较上年人均增加28万元。从整个存款结构内容看,集镇储蓄存款23.45亿元,较上年增加4.46亿元;低成本存款12.64亿元,占存款总量的40%,较上年增加2.69亿元,占年计划的106%,各项贷款余额22.37亿元,比上年增加2.18亿元,其中农采贷款余额6.6亿元.比上年增加7900万元。信贷规模均控制在省分行下达的限额之内,存贷款增量比例为33%。盘活不良贷款完成省分行下达任务的10l%,综合利息收回率为93.1%,超额完成省分行下达的计划,提高5.6个百分点,实现业务收入51529万元。(张健 杜培善)
【组织资金工作】 1997年,在组织资金工作中,全行上下牢固树立了“存款立行,存款强行”的指导思想,理出了“增加总量、改善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工作思路。一、建立和完善存款目标考核奖励机制。年初层层分解了组织资金任务,从地区农行行长到基层代办员,都分配了揽储任务,逐人建立揽储台帐.量化考核到人。对全年揽储任务完成突出的,给予晋升工资奖励,并提出代办员在全年揽储成绩特别突出的,可按正式职工对待,从而调动了全行人员很抓存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狠抓低成本存款。努力改善负债结构,各级农行对当地企业事业单位分类排队,摸清底子,领导带头,组织攻关,集中力量攻大户,攻系统户,巩固了农口单位,发展了商贸单位,拓展了服务单位,扩大了对公存款业务的覆盖面,把资金流量大、现金多、后劲足的商场、学校、保险、电业、交通、集贸市场、新上项目等作为公关重点,稳住了一批公款存储大户群。三,优化网点布局,提高存款效益。通过对存款环境和存款形势的科学分析,对营业网点进行了优化布局,存款余额不足1000万元的储蓄专柜进行合并,人均存款不足40万元的营业机构进行撤并,迁移机构17个,合并营业所储蓄专柜116个,撤销低效益网点9个。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储蓄宣传活动。一是全区行利用在春节前后开展寄慰问信、发贺年卡、开团拜会、举办焰火晚会,贴宣传单、赠食品等回报社会活动。二是在3月l4日的储蓄宣传日活动中,全区各县市农行都举办了声势浩大、内容各异、群众喜闻乐见的信鸽放飞、飞艇表演、送电影下乡、组织上街游行表演等宣传活动,在垒区城乡制作大型过路宣传牌60个,公路两旁刷写宣传标语2000余条,部分农行还买断了县、市城区的公交车身广告宣传权,宣传形式动静结合,声势夺人。截止年底,全区农行系统共开通8个县农行、6个市区支行电脑储蓄母子所系统,连接120多个网点。全区农行计有全国联行电子汇兑经办行15个,省辖联行电子汇兑经办行21个。电子汇兑快捷,同城3秒,异地24小时便可到帐,二是增设服务新项目,如“汽车银行”,通存通兑,代收代付,代理保险,登门吸储等为顾客服务的项目。由于措施得力,全行新增存款市场占有率达36.2%,较上年增长4.6个百分点,居全区各金融机构之首。(张健 杜培善)
155图
【盘活资金工作】 1997年,各级农业银行提出了“存款与盘活并重,增量促存量,最终搞活总量”的经营思路,认真做好了盘活资金,化解风险工作。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明确任务,严格考核从地区农行到各县市支行都成立了盘活资金领导小组,把盘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领导包片,科室包点,信贷员包贷户责任制,地、县农行领导都有自己的重点盘活企业。地区农行对各县市行的盘括任务,按月考核,奖罚兑现,定期通报进度,对难度较大的盘活企业及时给予协调。各县市农行都积极推行盘活资金目标管理责任制,逐人建立监测台帐,定期考核奖罚。二、因地制宜,多策并举,重点突破。一是找准难点,对症下药,一户一策。通过信贷资产质量调查摸底,全区农行选准了盘活资金的重点。西平、上蔡、汝南等县农行针对难点,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主动同有关单位协商,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盘活资金6700万元。二是找准起点推动企业兼并联合,盘活沉淀资金。三是找准增长点,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盘活死滞资金。四是掌握投放点,促使危困企业恢复生机。注入起动资金2000万元,帮助46家企业重现生机。五是找准解困点,对“钉子户”、“赖债户”加大收息力度,全年共依法起诉134户,收回本息2046万元。三、积极依靠地方党政领导部门,争取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营造盘活资金的好氛围。过去行政干预所形成的不良贷款资产,量大面广,是不易啃的“硬骨头”。对此,农行系统采取了“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策略,积极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宣传盘活资金谁盘活谁使用的奖励政策,取得了党政领导的重枧与支持。全区10个县市政府专为盘活资金发文件、下发会议纪要,召开动员大会,把盘活任务分配到乡镇,列入年终考桉目标,并抽调570名干部帮助搞盘活工作,发挥了行政干预的正而效应。四、加大管理力度,农行内部人员在盘活资金中做到“门前清”。即对凡以往自批自贷、人情担保等违章贷款,进行清理,逐笔界定责任,各县农行监察登记造册,制订计划,逐人考核,限期收回,否则就采取停职、停薪收贷,并视其经济责任大小,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全区共“曝光”l06名责任职工,收回贷款本息816万元。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盘活资金上作收到显著成效,受到省农行的表扬和奖励,奖给驻马店地区农行贷款规模1000万元,同时将此法作为经验,在全省农行系统推广。(张健 杜培善)
【信贷管理】1997年,地区农行在商业化经营中,面对资金偏紧、经营艰难的局面。继续推行信贷“五量管理”办法,实行全行一盘棋管理,努力构建科学、协调、灵活、高技的资金计划管理体系。对各县市农行按比例测算出限额,以限额作为指令性下达信贷计划。一、在信贷资金的管理方面,一是坚持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新增规模向资金宽松的行倾斜,向收息水平高的行倾斜,在信贷投向上,以效益取向为原则,向信誉高、实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和项目倾斜。二是搞好贷款规模的灵活调剂,提高规模运用率。即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利用各行之间、项目之间的时间差。进行灵活调剂,以避免规模和资金的闲置浪费。三是搞好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控工作,增强计划管理的严肃性,保证了全年各项贷款规模控制在省分行下达的限额之内。二、在信贷支农方面,一是立足当地实际,调整信贷定位,重点支持区域性优势产业,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支持农业生产的单一环节为主转到支持种养加工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条上来;从支持传统农业为主转到支持特色农业上来,从支持零星分散注重数量增长型转到支持规模效益型项目上来,从资金分割使用、粗放经营转到资金集中投入、集约管理上来。二是按照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信贷原则,重点支持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份额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信用程度高、有发展潜力的东西部合作重点工程项目和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先后投放贷款8600万元,支持驻马店市啤酒厂、地区麦芽厂、上蔡中密度纤维护板厂、西平豫坡集团、地区供销物资集团公司等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主的国营农业、乡镇企业集团,提高了信贷支农的经营层次和经济效益。三是认真落实农业专项贷款,保证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省农行下达给地区农行专项贷款计划8630万元,其中粮棉大县贷款5590万元,井灌贷款840万元,东两部合作工程贷款2200万元:在具体实施中坚持落实与管理并重,科学立项,准确评估,集中资金重点支持,支持发展养殖项目10个,井灌项目8个,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国家级示范工程项目4个。(张健 杜培善)
156图
【经营管理】1997年,全区农行系统在经营管理上,一是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利润计划,制订了严格的利润考核办法,调动了全行上下经营创利的积极性;二是加大收息力度,牢固树立核算意识,严格奖罚.彻底解决收息水平低下问题;三是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实行费用开支与经营效益挂钩,定额管理;四是从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减少非盈利资金占用,提高资产创利水平。五是清理整顿小金库,对将加息、罚息、浮息、手续费等收入截留小金库的,进行了认真清查和严肃处理。六是分工合作,切实提高全行财务管理水平。七是大力拓展开发中间业务,努力提高非信贷资产创利水平。(张健 杜培善)
【强化监督与廉政建设】 1997年,全区各级农行的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监督、惩罚、教育等职能作用,为促进党风和行业不正之风的根本好转。树立农行新形象,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审计部门紧紧围绕“服务业务经营,强化管理”这个中心。全年开展专项审计15项,对242个营业单位进行常规现场稽核,审计资金19亿元,查纠有问题资金3266万元,提出改善管理建议被采纳的134条。查出误计少收利息383笔,挽回经济损失244万元,纪检、监察部门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重点抓了清理住房和违规购置通讯工具、纠正公款吃唱等项工作。全区各级农行领导班子拒礼盘146人次,计款18万余元,拒礼品114人次,计折款近6万元。对住房超标的112人,都按规定补交了差价款,并建立丁清房工作档案,把全区农行系统住房管理纳人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对不按规定、不经批准购置手机的25人。进行了批评和罚款,共罚款7.5万元。(张健 杜培善)
【精神文明建设】 1997年,地区农行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塑造农行形象、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以“四讲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活动。重点抓好检查评比,西平县农行还将每年五月定为“文明服务月”,并对营业人员进行了礼仪培训,以此推动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在全系统广泛开展向全国金融劳动模范刘彦彬同志学习活动三是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和争创“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组织职工升展岗位练兵。进行专业技术比武42次,评出各类专业技术能手242人,其中被评为地级业务技术能手5人,省级2人。四是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职工的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教育。地区农行以“庆五一”、“庆七一”、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活动为契机,在全系统举行了“双学双迎”知识竞赛和“庆七一、迎回归”文艺汇演、烟花晚会等活动。树立了农行形象,激发了员工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五是组织广大职工踊跃参加“献爱心”社会公益活动。全区农行系统向社会下岗女工捐款9530元,向全国农行总行“奉献基金会”捐款52955元,向贫困地区捐衣物1866件,赢得了社会赞誉。六是紧紧围绕在巩固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上档次、上水平的创建思路.不断把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活动引向深入。全区10个县市农行均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七是职工工作、生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地区农行把有限的资金向基层倾斜,先后对64个营业所进行了装修改造,新建和改建职工住房210套.解决了部分职工住房难的问题;还为基层所的“五小”添置图书898册,娱乐器具1040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6部,添置液化气灶具202件。(张健 杜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