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
位于驻马店市南部,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总人口73.04万人。辖真阳、汝南埠、寒冻,铜钟、陡沟、熊寨6镇和慎水、傅寨、袁寨、新阮店、岳城、油坊店、雷寨、西严店、王勿桥、闾河、永兴、大林、皮店、兰青、彭桥、粱庙16个乡,282个行政村和12个居民委员会。
中共县委书记 郭丛斌 副书记 王素平(女) 王富兴、秦余良、吕广宇 县委常委 郭丛斌、工速平(女)、王富兴、秦余良、吕广宇、张泽学、车顺才、施宗方(4月离)、孙铁祝、刘文超、王国占(4月任)
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汤朝明 副主任 王国文、张文清、於希联、李全春、李存英(女)
县长 王素平(女) 副县长 吕广宇、梅子青、王琳(女)、曹书平、赵连中、毛富国、牟前观、周书明
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王保庆 副主席 闫怀俊、代本法、陈运福、钟启云(女)
县人民法院院长 李大根
县人民检案院检察长 李景太
2000年,正阳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克服困难,务实重干,深入贯彻中央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抓住机遇,努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稳步推进改革,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民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4221万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000万元,增长9.9%;第二产业值加值59121万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51100万元,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为54.9:24.2:20.9。市场物价略有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1%。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衣着类价格下降,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居民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升2.7%和14.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较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社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趋缓。
342图
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向优质高效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种植业战胜了严重的旱涝灾害,仍获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429755吨,比上年增长5.0%;秋粮105867吨,减产14.9%。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水稻增长较快,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其中:袖菜籽总产量6569吨,比上年下降23.3%,种植面积6.77万亩,比上年下降28.1%;花生总产266400吨,种植面积106.3万亩,面积比上年增长6.2%,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70公顷,新苗圃面积180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畜牧水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97781吨,比上年增长9.9%。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94527吨,增长9.7%。水产品产量2160吨,增长35%。特种养殖业发展较快。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76.7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5.7%。其中,农用拖拉机达到6.19万台,比上年净增1.14万台。全年农村用电量3291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6%。
工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0477万元.比上年增长5.3%。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14303万元,增长12.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7131万元,增长6.2%。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4656万元,增长3.1%;重工业增加值9249万元,增长10.8%。产销衔接状况有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359万元,比上年增长5.2%,产销率达97.6%,比上年提高3l.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534万元,亏损面25%,下降13.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9.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但是,一部分企业的效益还不理想,亏损额仍然较大。
建筑业 全县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安工作最2878万元,下降9.5%,工程质量有所提高,按单位工程个数计算,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52.3%。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国有投资18675万元,增长13.6%。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0509万元,增长11.3%;更新改造投资8166万元,增长16.7%。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在全国(正阳)花生交易暨农业结构研讨会的推动下,2000年的基础建设是近年来力度最大,投资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在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中,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年投资6850万元,农林牧渔水利投资5695万元,增长5.9倍。其中农业投资1938万元,增长4.1倍;电力供应业(含城乡电网改造)投资2780万元,增长30.9%。全年新建县乡光缆传输50公里,新建7个数字移动通讯基站。基本上实现全县无缝覆盖。全年县乡公路开工项目13个,总里程81.2公里,投资2624万元。完成了东西顺河街改造工程。护城河路修建和西农贸市场主体工程建设,新修民巷两条,改造县城供水管网3180米,临街建筑1.35万平方米,县城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全年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14743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8.9%。建成投产项目37个,竣工房屋建筑面积6.35万平方米,竣工率为56.8%。
交通 邮电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621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6.6%。旅客周转量完成1203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9%。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148.36万元比上年增长41.7%。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7340门。电话普及率达到6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87部。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3433户,比上年增长9.2倍。
商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509万元.比上年增长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6326万元,增长13.5%;餐饮业零售额8267万元,增长1.3%。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消费品零售额7609万元,比上年下降4.7%,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31694万元,比上年增长6.6%,占市场份额的52.4%,比上年下降11.6个百分点。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成交额122290万元,比上年增长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依然不好。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净额2883l万元,比上年下降10.4%。出口供货总值增长较快。全年出口供货总值为23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9%。
金融保险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2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l1.4%;城多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87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各项货款余额为90397万元,下降4.8%。其中农业贷款为24550万元,增长12.4%。全年保费收入1103万元,增长1.3%。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351万元;人寿保险费收入752万元。全年赔付额313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184万元;人身险赔付额129万元。
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2000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208人,比上年末增长2.0%。申报并实施市级科技项目26项.全县共获得市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0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48592人,专职教师5388人,比上年增长3.5%。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7274人,比上年增长12%;小学在校学生109549人,比上年增长10%。其中毕业班学生2015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9%。2000年全县共有各类电影故映单位70个,放映场次5400次。全县拥有电视转播台1个,调频广播电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县城有线电视用户达7400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3000多户.节目套数有所增加。2000年新开通了一套有线电视自办节目,使县自办节目达到了3套。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8个,床位96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30人,其中医生920人,护师、护士310人。农村医疗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人民生活 200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元,比上年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90元比上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50元,增长6.4%。全县城镇竣工住宅面积4.1万平方米,农村居民住宅竣工面积50.15万平方米,但部分低收入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仍然艰巨。(陈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