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利
【水利事业概况】2000年,全区水利系统广大职工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任务。特别是在2000年抗洪抢险斗争中,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为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基础产业地位,狠抓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4.77万亩,占行署下达目标任务的134%,累计达到625.77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29.5万亩,占行署下达目标任务的累计达到474.28万亩。新打配机电井10875眼,占行署下达目标任务的134%,累计达到119222眼,配套机井10265眼,累计达到112807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平方公里,占行署下达目标任务的148%,累计达到2301.3平方公里;新增坡改梯2.7万亩,占行署下达目标任务的135%,累计达到57.06万亩,解决人畜饮水困难2.93万人,累计达到34.63万人。水产品产骨达2.63万吨,占行署下达目标任务的105%。
二、突出水利主旋律,防汛抗旱取得胜利。防汛抗旱两手抓是水利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围绕这一主题,唱响主旋律,水利系统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
三、抓好井灌工程和灌区配套,加快兴利工程设施建设兴利工程是区内水利工作的主线。近年来全区以贷款打井为契机,加大四大灌区配套和技术改造步伐,使全区水浇地面积有了大幅度提高。
四、发挥资源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水利经济持续增长。全区水利部门发挥行业优势,盘活固定资产,扩大增量资产,水利经济稳步发展。据统计,全区2000年水利经营总收入达1.78亿元。
五、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驻马店地区2000年小型水利工程要有80%实现改制的工作目标,把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引向深入。出现了一批个体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开发的典型,为全区水利亊业的大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
六、以水政执法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搞好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水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做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正阳县水务局的成立使全区水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七、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实施科教兴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搞好节水灌溉是必由之路,珍惜水、保护水、节约用水在全社会已形成共识。2000年全区节水灌溉发展较快,新增4.83万亩。
八、重点工程建设和水毁修复工程全部完成。大洪河治理工程2000年安排的分洪道闻营取直段工程于3月份开工,6月份正式竣工,扩挖、退堤河道1.2公里,搬迁群众737人,投资940万元,并在汛前发挥效益。河南省水利厅下达全区水库河道岁修经费213万元,安排工程23项,已经全部完成。老王坡淤泥河治理工程,积极组织西平县群众投资,已于11月下旬完成全部28万立方米的土方任务。
九、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全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十、农出水利基本建设暨“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实有序。驻马店地区2000年第四次夺得河南锴“红旗渠精神杯”,成为“四连冠”。(张进堂)
【防汛】2000年,全区的防汛工作继续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从提高认识人手,立足基础工作,狠抓薄弱环节,早部署、早安排、早准备。3月中旬组成检查组,对全区度汛工程进行了重点检查。汛前编制完成了供各级领导使用的防汛手册;编制完成了杨庄、老王坡、蛟停湖三大滞洪区居民安全撤退预案;完善了洪汝河洪水调度方案和洪水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各种防洪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了防汛测报、报知系统。3月上旬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区通信设施进行排查维修,加强军民联防,组建抗洪抢险队伍,全区共组建以基干民兵、预备役人员为主的抗洪抢险突击队188个14.11万人,抗洪抢险专业队15个520人,并配备了必要的抢险工具,组织了抗洪抢险演练。及时补充更新抗洪抢险料物。汛前高质量完成了水毁工程修复任务。5月12日召开了全区防汛工作会议,行署副专员王振国就2000年的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人讯后,全区连续发生三次较大暴雨洪水,汛期总降雨量1048毫米,超同期正常年份70%,特别是“7·13”洪水标准接近50年一遇,仅次于“75·8”。杨庄滞洪区最高水位达70.51米,超庄台设计高程0.41米,滞洪量达1.125亿立方米。老王坡滞洪区最高水位达57.28米,滞洪量1.47亿立方米。板桥、宿鸭湖、薄山三大水库和9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小洪河、汝河全线分别超保证水位、警戒水位,其中小洪河超保证水位及警戒水位运行历时分别为123小时和280小时。班台最高水位达35.41米,流量202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1.91米,超保证流量220立方米/秒。在地委、行署正确领导和省防汛指挥部精心指导下,广大军民、干部群众紧急动员,团结协作,夜以继日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水利部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大胆决策,科学调度,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点。做到了“库无垮坝、堤无决口、人无伤亡”,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为此,地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被评为河南省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地区水利局4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地区水利局荣立集体二等功,并有14名同志受到地委、行署的嘉奖。(张进堂)
【抗单】2000年1月中旬至5月8日,在长达100天内,驻马店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从未有过的少雨、高温、多风天气,全区1000万亩小麦受旱,严重受旱面积达到820万由,全区152座小型水库60%放不出水,9座中型水库、4座大型水库蓄水量比常年同期少60%左右,11万眼机井有近1万眼出水不足,大部分中小河道断流,地下水位普遍下降2~4米,最高的下降8米,抗旱用水十分缺乏。旱情发生后,地委、行署非常重视,多次开会、发通知,要求抗旱保收,使全区迅速掀起了抗旱高潮。据统计,抗旱期间,全区共动用机井11万眼,各类提水机械13万台(套),共浇麦820万亩次,减灾效益近20亿元。 (张进堂)
【产权制度改革】2000年,全区的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继续以“明晰所有权,确定管理权,搞好经营权”为指导思想,大胆探索,认真实践,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对水利投人的热情。东部平原区以井、站为主,西部低山丘陵区以“四荒”和塘堰坝为主,认真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广,促进了全区小型水利工程改制工作的开展。全区拍卖机井2800眼,承包机井95046眼,拍卖、承包“四荒”23.4万亩,租赁、承包建设提灌站97座,承包开发河道滩地3000亩。(张进堂)
【水政水资源管理】2000年,全区的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以权属管理为中心,以水利法规宣传为先导,紧紧围绕水利管理、水利法规、水利执法三大体系建设,按照“在宣传上造影响,在执法上动真格,在管埋上加力度,在征费上下功夫”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扎实搞好水利法规宣传活动。组织地直水利系统在市区解放路展出宣传版面103块,设咨询台5个,悬挂宣传横幅及大型条幅26个,各县市共展出宣传版面165块,悬挂横幅、条幅286条,张贴标语1000多张,印发宣传材料2000多份,设咨询台26个。地区水利局还编制发行了《驻马店地区1999年水资源公报》二是深入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全年共查处较大水事违法案件11起,在查处中收缴水资源费35万元,调处水事纠纷6起,较好地解决了平舆新蔡边界王港和小清河纠纷和上蔡县项城市边界芦沟水事纠纷。三是逐步加强水政监察队伍规范化建设。2月16日地区水政监察支队经地区编委批准正式成立,3月26日举行了驻马店地区水政监察支队揭牌仪式。平舆县也于3月份成立了水政监察大队,并配备了素质较高的执法人员。止年底,全区九县皆成立了水政监察大队。四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两期,培训执法人员103人次,提高了全区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五是认真搞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全区九县已实现水资源权属管理,八县节水工作实现了归口管理,并开展了取水许可证年度审验工作,全年共发放取水许可证297套,累计发证5458套。制定了《驻马店地区城市节约用水方案》,使全区城市节水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全区全年征收水资源费198万元,占计划的98%。3月份正阳县率先成立了水务局,把全区水务一体化管理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张进堂)
【推广节水灌溉,实施科技兴水】发展节水灌溉是近些年全区努力实施的工程技术。2000年,全区在积极推广旱地“小白龙”节水工程的同时,重点抓了商标准节水工程,大力发展地埋输水管道半固定式喷灌和滴灌、渗灌。全区节水灌溉面积新增4.83万亩。
2000年,全区水利科研人员有计对性地选择农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涉水问题作为新课题进行研究,完成了《洪汝河流域四水转化及开发治理研究》、《新蔡县低洼易涝区水利生态开发治理研究》、《汝南县灌排系统试验研究》等三项科研任务以及《砂姜黑土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洼地三改水利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两项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完成了科协举办的“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和“驻马店地区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征集任务,征集论文十余篇,在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篇。(张进堂)
【水土流失治理】2000年,全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保方针,本着以保土、保水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脱贫致富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立生态农业,使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经过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和治理,全年共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101平方公里,坡改梯2.7平方公里,植树7_95万亩,其中经济林2.895万亩,建塘堰坝38座。(张进堂)
【移民安置】2000年,全区的移民安置工作完成了1999年度省安排的移民扶持经费169万元,水利附助金35万元,地区财政配套34万元,共计238万元,打人畜饮水井3眼,建水工程2处,修路18.5公里,建桥21座,修建校舍14间,发展节水灌溉309亩,打机井55眼,挖坑塘3处,扶持生产投资52万元,种植葡萄199亩,香菇40间,养羊400只,养猪200头,日光温棚11座。救济特困移民598户,培训移民干群767人次。
2000年度移民扶持正抓紧实施,全年计划落实移置扶持经费169万元,水费附助金20万元,地区财政配套48万元,共计237万元。止年底,泌阳宋家场水库已完成当年扶持计划资金43.4万元,全区完成计划的70%。认真做好移民缺粮补贴工作,全年共发放粮款73万元,供应粮食200万公斤,补助移民8213户40263人次。 (张进堂)
【农田水利建设】止1999年,驻马店地区已连续三年获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被评为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地委、行署给地区水利局记集体二等功。2000年全区水利部门不骄不躁,变压力为动力,早动手,早安排,克服阴雨时间长、施工难度大、可利用机会少等不利条件,抢抓时机,掀起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日最高上工劳力185万人,累计投人资金12610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25万亩,新增旱保田26.55万亩,新打机井5917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平方公里,修复水毁工程937处。土方量在30万立方米以上的工程有18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工程8项,其中泌阳的小流域治理、平舆县的大黄港治理土方量均在300万立方米以上。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注重效益,不搞花架子工程,牢固树立资源水利的思想观念,坚持除害与兴利结合,治理与开发并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原则,采取“广打井,深挖塘,多筑坝”的办法,留住天上水,拦住地表水,挖掘地下水,努力扩大灌溉面积,使2000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丫优异的成绩,又一次荣获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成为连续四次获得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的地市。 (张进堂)
【精神文明建设】2000年,地区水利局党组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狠抓了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活动,积极抓好新党员的教育工作,新发展党员16人。二是狠抓班子建设,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了一批工作能力强、有事业心的同志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办事公开,增加透明度。大事共同商童,反复研究,集思广益,平时按分工落实,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和凝聚力、战斗力日益增强。四是加强廉政建设,搞好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地区水利系统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规定,有计划地对局属各单位进行财务内审和离任审计工作。五是塑造公仆形象,树立水利人的形象,不失时机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振奋干部职工精神,更好地为水利建设服务。积极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捐款2.97万元,棉衣2216件,多次赴扶贫对象遂平花庄乡古泉山村送政策,送信息、送知识、送科技,4月6日首次向古泉山村捐款8660元,用于解决失学儿童就学及计划生育特困户的困难。并向校方捐电脑一台,课桌10张,图书130册,其它学习用品5018件。六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关心职工生活,职工住房、工作和福利待遇有所提商。认真落实老干部政策,局机关老干部两费已全部兑现,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计划生育没有出现任何违犯政策的现象。七是丰富职工生活,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地直第一届运动会并取得较好的名次。“五一”前夕组织地直水利系统进行了乒乓球比赛等。全区水利系统正气浓,干劲足,形成了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张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