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
【纺织工业概况】2000年初召开了全区轻纺工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的工作,把各项经济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局,各直属企业,地区轻纺局每季度将各县市局及重点企业完成目标情况进行经济分析,总结完成任务好的经验,找出存在问题,通报全区,及时进行指导和促进。地区局领导和有关人员,深人县市和企业,特别是经常深人直属企业检查、指导,与困难县市局和企业一起分析情况,研究对策6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半年一总结,对完成好的县市和企业给以通报表扬,对完成差的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年终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进行评比表彰。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全区纺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42195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实现销售收人34621万元,比上年增长44.4%;实现利税2301万元,比上年增长53.1%;亏损额为1万元,比上年减亏99万元。年末有纺织企业8家,比上年减少2家》其中亏损企业1家,比上年减少2家。全年平均职工人数7846人,比上年减少9.5%,经地区轻纺局全面考核,完成目标任务较好、被评为先进单位的有驻马店市轻纺局、上蔡县轻纺局、西平县轻纺局、正阳县轻纺局等6个单位,被评为全区先进企业的有地区棉纺织厂、地区内衣厂等17个企业。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一是着重抓了行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力为切人点,重点发展深加工、髙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引导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2000年全行业开发新品种200多个。二是结合优势产品对全区10个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产品,加大宣传力度,促使扩大生产规模。三是推进一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的实施,对巳开工的项目,主要抓好工程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达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已上报的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抓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资金的落实,争取早日开工,早出成效。四是千方百计筹措结构调整资金,争取银行对结构调整项目的支持,并注重吸引外资,解决结构调整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抓营销,扩大出口创汇。一是积极引导企业认真研究消费和市场需求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离国内市场占有率。二是适应现代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传统营销方式的转变,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营销机构,强化营销队伍,完善营销管理机制,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驻马店棉纺织厂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处设立直销处,减少流通环节,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三是引导企业开拓农村市场,与企业共同分析研究农村市场的特点,促使企业大力开发质价相宜,适合农村购买力水平的产品,疏通产品下乡渠道,占领农村市场。四是牢固树立“大经贸”的发展战略,帮助企业积极争取自营出口权,充分发挥自营出口权优势,扩大产品出口,提髙出口创汇能力。
三、加强协调服务,切实强化行业管理。一是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全区纺织工业实际,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出全区《轻纺工业“十五”计划及2020年长期发展规划》,并分别向省轻纺行业主管部门和地区有关部门做了汇报,重点项目,已列入轻纺行业发展规划,为完成“十五”计划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基础。二是全区纺织工业主管部门十分注意帮助企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解决企业自身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财务和生产统计工作,确保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四是狠抓扭亏增盈,地区轻纺局及各县市局分别制定了扭亏增盈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制,超额完成了行署下达的扭亏目标任务,被评为省扭亏增盈先进单位。五是狠抓了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常抓不懈,地区轻纺局主要领导经常亲自带队深人直属企业督促检查安全工作,消除隐患,全系统连续7年实现了无工伤死亡、无重伤、无火灾的“三无”目标,受到了省行业的表彰。
2000年,全区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一是结构调整比较缓慢,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特别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不到位。二是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不足,体制转换滞后,50%的企业没有改制,机制不活,活力不强,企业包袱重,生产经营困难大,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三是最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资金严重短缺,使一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大量生产设备闲置,职工下岗。四是创新意识木强,创新能力不足。在制度创新方面,缺乏必要的尝试和探索,在管理创新方面,满足现状,缺乏危机感,感受不到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冲击。五是后备项目不足,缺乏高、新、特项目的筛选和储备。(朱畔责 胡平均)
197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