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法制工作概况】2000年,全区政法机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首要任务,以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为主要环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和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单位)”活动,提高政法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全面加强各项政法工作,有效地维护了全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的平稳。全区政法综治工作在全省评比中名列第二。
一、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一)大力加强“三化”建设,强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是建立制度,规范运作。地区综治委制定了《驻马店地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若干制度》和《关于开展矛盾纠纷百日集中排查调处整治活动的方案》,地委、行署予以转发,进一步规范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促进了全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化、网络化、规范化建设。二是建立阵地,选准载体。在乡镇建立司法调解中心,构筑大调解格局。8月初,综治委在遂平县召开乡镇司法调解中心建设现场交流会。全区196个乡镇都建立了司法调解中心,形成了由党委、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集中接访,分工负责,配套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和工作运行机制。三是集中排查调处,及时化解矛盾。自9月份开始,市综治委在全市开展了矛盾纠纷百日集中排査调处活动,制定了工作方案,市委、行署两办予以转发,并及时召开电话会议进行了部署。11月中旬,市综治委在平舆县召开了现场会,进—步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二)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政法各部门协同其他部门共同组织5000多名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与群众谈心活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事、解百家难,紧贴群众所想所需,宣传法制,调解民事纠纷,化解内部矛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发生的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坚持党委、政府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的原则,妥善处置,防止了矛盾激化,避免了事态扩大。确山县“7·5”事件,西平县“10·7”事件,确山县“12·15”事件发生后,市委、行署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马万令、行署专员卢大伟亲自研究部署处理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郭洪昌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亲临第一线进行现场指挥,使这些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置。(三)抓帮教,促转化,有效遏制“法轮功”问题反弹。一是认真排查,摸淸底数。组织人员对“法轮功”习练者进行三次全面排查,逐人建档,制定帮教、控制措施,二是切实加强帮教。结合实际在全省最早提出了“十式帮教”法,即:结对帮教、集中办班式、加压促变式、亲情感化式等,受到省委610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三是实施严密监控。对未转化人员,开展教育转化攻坚战,由有关单位组成专业帮教队伍,对其进行认真帮教和严密监控,防止其赴京上访或聚众滋事,四是切实加强专案力量,深入挖二、三线人物。五是依法打击处理。对于进行非法活动,扰乱社会秩序的“法轮功”顽固分子,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四)认真排查,摸淸底数t积极做好对社会有危害的气功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省委“5·15”会议后,地委、行署非常重视,于5月19日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及时成立领导组织及其办事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并于5月26日召开全区各县市有关负责同志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根据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各级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严格把关,撤销非法气功组织的登记,认真开展淸理整顿工作。
二、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始终保持严打声威。一是精心组织开展“新世纪”杯破案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刑亊犯罪的打击力度。各级公安机关强化侦查破案,始终坚持把侦查破案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开展破案攻坚会战,及时侦破了一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二是及时组织开展有规模、有声势的专项斗争,集中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全区先后组织开展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专项斗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专项斗争;反盗窃、反抢劫专项斗争;反假币专项斗争;禁毒专项斗争;打恶除霸专项斗争和打黑除霸斗争,都取得明显成效。
三、建立完善创安工作机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一)强化“四制”落实。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决权制和社会治安重大案事件通报查究制度,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机制,增强了各级各部门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区共对15个工作落后,出现严重治安问题的单位和28名治安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对30个单位黄牌警告,对69个单位通报批评,对67起重大案事件的发生带有领导责任的121名责任人进行了查究,分别给予了党、政纪处分,有43个单位和个人被取消了评先和晋职晋级的资格,有力地推动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基层的落实。(二)以“创安”活动为载体,强化治安防范。一是进一步理淸“创安”工作思路。2000年全区“创安”工作的思路是城乡结合,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整体推进,注重实效”。二是完善“创安”工作机制。在城镇,以居委会建设为突破口,理顺城镇管理体制,形成了以居委会为依托,以警务区为骨干,以小区管委会为主体的城镇安全创建机制。在农村,通过对农村创安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规范,形成了以严打整治为手段,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以群防群治为重点,以村民自治、民主_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安全创建机制。三是突出创安工作重点。坚持专群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在建立健全县、乡、村、组、户五级防范网络的基础上,着力构筑治安防控网络。在城镇,建立起以110指挥中心为核心,以岗亭、警亭、治安室为点,以巡警为线,以派出所、警务区为面,以群防群治为依托,以物防技防为手段,“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在农村,以农村派出所、警务区为依托,以治安联防队、义务巡逻打更群防群治为主力,坚持巡防与义务巡逻打更相结合,维护农村治安。(三)综合治理企业发展环境,积极为企业发展服务。综治委和各级政法机关结合创安工作,主动找准综合治理工作围绕党的工作大局,促进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注重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越性,综合治理企业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西平县以治理经济环境为突破口,综合运用打击、协调、服务、管理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全面落实治理经济环境的各项措施,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了省综治委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8月中旬,省综治委在西平召开了全省综合治理企业发展环境现场会,推广了西平县综合治理企业发展环境的经验。(四)大力加强“六个一”建设,努力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全区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着重加强了“六个一”建设,即:减少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组织,每年开展一次学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每所中小学聘请一名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坚持每月上一次法制教育课,每年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活动,建立一批法制教育基地,推动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各县区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每个学校都制定了依法治校方案,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定期给学生上法制课,增强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二是集中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根据省、市综治委统一部署,各县区组织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学校周边治安秩序进行了集中治理整顿。三是积极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建立了少年法庭,实施了“春蕾计划”,深入开展查禁“黄赌毒”、“扫黄打非”等专项斗争,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切实加强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区。一是认真做好依法治区和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全区按照“三五”普法要求和依法治区的需要,开展了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的法制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法制宣传的力度。各级各部门普遍实行了普法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年度规划,建立和完善了普法学法制度。二是加强经济、民事、行政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依法调节了经济关系,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灾害事故发生。
五、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促进公正执法。一是加强对政法各部门执法工作的监督,督促、指导、协调政法部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二是对中央、省、地领导同志批示的案件,在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督促政法部门依法、及时、妥善处理。三是积极协调督办重大疑难案件。四是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从7月份开始,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加快消化处理和确保监管场所安全为重点的淸案淸监工作,淸理超期羁押案件97件170人,唯一存在超容量关押问题的驿城区看守所,关押拥挤现象得到了缓解。五是完善监督机制,形成监督网络。全区政法部门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推行了部门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结合人大对执法工作监督,舆论媒体对执法工作的监督,建立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房国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