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概况】2000年,在基础设施投入连续下滑的情况下,全区建筑业仍然取得较好的成绩。全年全区建筑企业共完成施工产值8.06亿元,完成竣工面积92万平方米,为上年的80%。其中完成住宅面积46.8万平方米,优良面积达40.7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3451元,为上年的96%。(李三运)
【整顿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2000年,地区建设部门继续抓好有形建筑市场的治理整顿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监督、监理,完善规章制度。二是完善市场功能,理顺关系,强化市场职能,实现了建设部提出的三个转变。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凡属驻市辖区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不论隶属关系和投资渠道如何,都要进入有形建筑市场进行公开交易,完成从工程报建、信息发布、招标投标直到办完所有开工审批手续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程序。三是实行规范化管理。为更好地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及中介组织提供好服务,首先明确办理程序,制作了市场交易流程图,并注明各业务窗口所需提交的资料;其次强化联合办公制度,目前全区有形建筑市场已逐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四是加强执法监察,强化市场管理。2000年继续对新开工项目进行执法监察,共检查有疑问的房屋建筑工程87项,发现其中27项未进入市场进行招标,有8项没有公开招标。通过执法监察,很好地规范了全区有形建筑市场。(李三运)
【建筑企业资质动态管理】2000年,继续加强对全区建筑企业资质动态管理。一是根据省厅规定,严格把关,不再审批新的工民建企业。二是对现有建筑企业实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制度。2000年共年审四级以上企业184家,年审合格的145家,基本合格的27家,不合格的12家,其中12家不合格企业中被取消资质的10家。止年底,全区共有四级以上企业174家,其中一级企业2家,二级企业8家,三级企业79家,四级企业85家。通过企业审查,加强了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力度,强化了建筑市场及建筑队伍的动态管理,优化了建筑队伍。同时,还组织专业人员对归口管理的公路工程、送变电工程等十几个企业的资质申请进行了初审,并按规定程序报省建设厅。(李三运)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2000年地区建设管理部门,继续开展“质量年”活动,认真贯彻执行“质量兴业”的方针。2000年竣工工程主体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99%,优良率达到39%,创省优工程两项,并创两项河南省“中州杯”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宣传,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一是建设局领导与全区九县一市建设局领导签订安全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二是5月14日~20日开展了全区“安全生产周”活动,集中宣传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三是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新标准的学习,要求所有建筑施工工地按新标准进行检查评分。四是适时巡检,及时整改。2000年在全省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中所抽查的区内6个施工现场有3个优良,3个合格,并有3个工地同时被评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工地,创区内最好成绩。(李三运)
【勘察设计管理】2000年,全区的勘察设计咨询按照省厅“规范市场,提高质量,深化改革,努力开创我省勘察设汁咨询业的龙头作用”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293号令《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制定符合区内实际、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二)以规范勘察设计咨询业市场为主题,结合区内实际情况,于4月份召开了“全区勘察设计咨询业座谈会”,认真讨论了清理整顿勘察设计咨询业市场的必要性,外来进驻设计单位的准入管理,协调全区各勘察设计单位达成共识,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加强合同管理,并出台了驻地建设(2000)12号文《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整顿和规范我市勘察设计市场的通知》,确保勘察设计单位合法有序竞争。(三)加强资质管理,深化体制改革,坚决杜绝无证勘察设计,按照豫建设(2000)13号文《关于开展建设工程设计丙、丁级资质单位换证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了全区11家丙、丁级设计单位的换证工作,结合撤地建市,抓住发展机遇,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宣传动员各单位选择适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改制形式,倡仪各单位实行工效挂钩或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四)严把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按照《河南省建筑工程施工图文件审查实施细则》,加大对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严肃建筑有形市场,全年审查工程项目65项,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并通过评优竞选活动,增强了各设计单位创优意识,提高方案优化率及出图质量。(五)随着执业注册制度的深入,按照省注册委要求,认真组织了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和一、二级注册结构师考试报名和注册申报工作,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2人次,二级注册建筑师39人次,一级结构师4人次,二级结构师18人次,二级注册建筑师注册申报9人,一级注册结构师注册申报4人,二级结构师注册申报12人。(张洪军 李国永)
【建设技术的推广应用】2000年,地区建设管理部门强化管理,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完善的新技术与新产品推广公告制度和建设产品限制淘汰公告制度,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及时转发建设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对本地涌现出好的建筑技术及过硬产品,也给以重点扶持和推广,对质量稳定、市场信誉好的产品,召开专项推广发布会,全年已公告产品13个,召开推广发布会3次,重点抓了冷轧带肋钢筋、铝塑管、粉煤灰烧结轻质承重砖、SMZ—15自升式门架提升机的普及和应用,搞好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重点降低采暖和降温能耗,积极开发和推广符合当地资源及生产条件的节能建筑体系及配套材料。二是随着建筑结构CAD技术的普及应用,全区勘察设计单位计算机总数已达237台,人均0.82台,其中地区建筑勘察设计院、正阳、西平、上蔡建筑设计室已达到设计人员人均一台微机的水平,并对CAD软件正版化作了统一要求部署,使CAD出图率整体达到80%以上,提高了方案优化率。CAD技术向广度、深度的持续普及应用,为勘察设计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高效益、高效率、高质量地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张洪军 李国永)
【建筑勘察设计】驻马店地区建筑勘察设计院是驻马店地区唯一具有乙级资格的建筑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任务。该院2000年从业人员67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8人,中级技术职称的32人。一级注册建筑师1人,一级注册结构师3人,二级注册建筑师14人,二级注册结构师7人。全年完成工程勘察设计总产值240多万元。完成设计总建筑面积32万多平方米,完成地质勘察任务107项,钻探进尺7600多标准米。上缴利税比1999年增长了15%以上,各项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勘察设计人均水平。该院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两个文明”共同上的原则。在职工中广泛进行了“爱岗敬业”的思想教育、“廉洁自律”的素质教育》树立设计院的良好形象,被省建设厅授予“全省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文明示范窗口”,该院三鼎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施工的地委家属楼被评为省优工程。(王德 史林泉)
【建设职工培训】2000年,根据建设部、省建设厅的建设教育整体部署,以提高全区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增强建筑业社会竞争力,确保工程质量为目标,结合建设业实际,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建设企事业单位专业管理人员培训、建筑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培训“五大员”(即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147人,131人取得证书,开展职称培训160人次,评审通过173人(含直接参评人员),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建设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推I动全区建筑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李云成)
【工程建设监理】2000年,地区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强化监理工作力度,提高现场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连续1年荣获全省先进监理单位称号,公司经理张巍被评为全区“十大优秀青年”。一是工作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全年监理工程项目23个,完成建筑面积21.61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75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23.62%.20.7%。全年监理工程项目累计完成钢筋砼4.1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6倍;完成砌体1.78万立方米,门窗3583平方米,内外粉刷7.69万平方米;各监理项目累计耗用水泥1.79万吨,比上年增长50%;钢材7806吨,比上年增长4倍;机砖355万块;碎石河沙6.5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4%。二是现场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公司全年向项目工地编发《工程例会纪要》186份,《施工情况反映》95份,《监理月报》117份,编制《读图意见》655条,向业主或施工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64条,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283份,纠正工程质量偏差711处,清退不合格原材料35批次。全年无一例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工程质饿量100%合格,荣获“中州杯”奖1项,地区优良工程4项。公司监理的地区电信局综合生产楼工地在全省在建工程质量、年度安全生产检查中,双双获得全区排名第一,该工地被省厅命名为“文明生产工地”。省检查组给予了高度评价。三是以竞争强势,挺进埠外。2000年首次成功监理光山县电力调度中心、许昌电视台办公大楼及演播大厅和洛阳春晴公寓等一批外埠工程项目,为公司贏得了信誉。 (尤德广)
【招标投标管理】2000年,全区有形建筑市场共办理建设工程项目101项,建安产值近2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中标价在标底价的基础上平均降低1.8%,中标工期在定额工期基础上平均缩短11.3%,进场项目招投标率100%,应公开招标项目公开招标率100%。为进一步推动全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地区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招标投标办公室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加强宣传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投标法》)自2000年1月1日起实施,招标办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扩大了社会影响,使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都能够知法,懂法,依法办事。(二)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在市场外公共场所设置固定的信息发布栏,随时发布招标工程信息。在市场内实现集约化管理,完善联合办公功能,集中进行交易,做好服务工作。(三)规范程序,抓好招标投标管理,严把招标信息公开、标底审查、抽取评委这“三关”,规范业主发包行为。(四)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有形建筑市场各运行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减少有形市场管理活动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市场内设立举报电话,派出纪检监察人员进驻市场,对有形市场的管理和运行进行监督,为有形建筑市场健康有序运作和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正、公平进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宋华松 于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