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
【供销合作概况】2000年,全区供销社系统紧紧围绕地委年初工作会议部署和地区社2000年工作安排,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止年底,全区供销社系统共完成销售额136558万元,比上年的117609万元增长16.1%;实现利润盈亏相抵调整后净亏损1108.6万元,与上年亏损3574.8万元相比减亏2466.2万元,减亏幅度为69%;上交国家税费总额1482万元,比上年增长4%;实现社会贡献总额6967.5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区九县一市中,遂平县社盈亏持平;汝南、西平、驻马店市、平舆、确山、新蔡实现减亏,其它三个单位增亏。社直系统实现销售额19920万元,超额完成行署下达15500万元的任务,超幅达28.5%;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04万元,比上年减亏39.8万元,减亏幅度为28%,超额完成行署下达减亏10%的目标。(鲍秋仁 陈维)
【社属企业改革成效明显】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2000年,地区供销社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从根本上遏止亏损的企业体制,在多次召开直属企业改革研讨会、扭亏增盈座谈会的基础上,根据国发(1999)5号、豫政(1999)76号、省社《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社、社属企业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依照《公司法》,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执行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协助又相互制约的原则,明确地区社各位副主任分别担任直属企业董事长,社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分别担任直属公司董事和监事,同时把公司经理、书记也纳入董事会担任董事,建立了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组成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先后出台了《驻马店地区供销社干部失职、渎职追究制度》、《监督会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办法,对公司经理、书记实行了资产经营责任制和年薪制,年终考核,严格兑现奖罚,极大地调动了经营者、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落到实处,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各县、市社也根据地区社年初安排,结合自己的实际,对所属企业或股份制改组,或托管、兼并,或租赁、歇业,加快了社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步伐,止年底,全系统共有30多个直属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系统社属企业共实现销售额近7亿元,比上年略有增长,盈亏相抵后净亏损567.4万元,比上年减亏2441.9万元。(鲍秋仁 陈维)
【三社一场建设稳步发展】为做好全区“三社一场”(三社指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消费合作社、一场指商场或市场)建设工作,地区社成立了“三社一场”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片抓。地区社领导成员经常带领有关科室负责人,深入各县(市)社、基层社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具体指导;组织各县市社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到林州市社等先进单位参观考察学习,并分片召开座谈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工作意见,有效地促进了全区“三社一场”建设工作。同时,地区社为加快全系统“三社一场”的建设进程,起草了《关于积极开拓农村市场进一步加强“三社一场”建设的通知》,以行署文件下发全系统,在贷款、工商管理、税收等方面制定了八项优惠政策,为全区“三社一场”建设提供了政策环境。各县区社也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对“三社一场”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人,有力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截止年底,全系统各类专业合作社达到58个,比去年增加9个,共吸收社员3959户,全年实现销售额3601万元,为社员推销农产品2507万元,为社员增收22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60万元,上交税费39万元。汝南县社、西平县社、新蔡县社等单位这项工作做得较好。村级综合服务社总数达到1351个,较上年增加104个,覆盖率达到47.1%,比上年增加3.6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销售额16194万元;全区10个县市社中,平舆、确山等2个单位村级综合服务站的覆盖率超过50%。城市消费合作社试点工作运转正常,地区兴禾城市消费合作社经过多方努力,也于1999年12月底正式挂牌运营,使全区城市消费合作社总数达到3个,共发展连锁店19户,人社社员400多户,实现销售额近300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商场、市场建设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单位都把大力兴办商场、市场与盘活存罱资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兴办各类市场、商场,止年底,全系统共有综合营业楼、商场27个,比上年增加4个,各类批发零售市场19个,较上年增加3个,全年共实现商品销售额24625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市场的衔接问题。(鲍秋仁 陈维)
【基层社的体制逐步理顺】2000年,全区各县市社认真贯彻省社豫供发(2000)18号《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社和社属企业改革与发掘的实施意见》和地区社年初工作意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一是大力加强基层社领导班子建设。各县市社进一步破除传统用人观念,在系统内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核等程序,聘用一些群众威信高、热爱供销事业的业务骨干;积极尝试开放办社,跨行业、跨系统地面向社会招聘人才,新的用人机制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加大现有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奖优罚劣,真正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二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发展一批,稳定改造一批,歇业淘汰一批,对基层社的布局进行了有进有退的调整。2000年,全区基层社实行股份制改造的3个,依法破产的8个,解散的3个,组建中心社的5个,改建为专业合作社的20个,三是完善了基层社的内部经营机制,扩大了经营服务范围,盘活了存量资产,创办了种植养殖业。(鲍秋仁 陈维)
【棉花工作】2000年全区供销系统按照行署部署,参与并配合农业部门共落实棉花种植面积40万亩,认真开展了产前、产中服务和科技示范承包等活动。在后期棉花收购中,各收购单位加大了宣传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棉花收购政策的力度,严格收购程序,认真落实了密码检验、“一试五定”等制度,实行了收购质量责任制,落实到人,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意识;同时积极配合质量技术监督、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大了市场清理整顿力度,杜绝了系统内掺杂使假行为的发生,严厉打击了非法收购、加工、经营棉花的单位和个人,有效地净化了市场。止年底,全系统共收购新棉4882吨。地区棉麻公司所属的棉花公司,主动适应棉花市场变化的新动向,改变经营策略,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经过周密而详实地调查论证,多方筹集100多万元资金,用了近4个月的时间,投资兴建了年加工能力3000吨皮棉的棉花加工厂。(鲍秋仁 陈维)
【农资工作】2000年全区供销系统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一方面加大自身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力度,另一方面按照“上联工厂保货源,中联系统保网络,下联基层保市场”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了各类农资商品的总经销、总代理业务,进一步强化系统内各种形式的联合,通过增设销售点、送货下乡进村、拆整卖零等方式,同时严把质量关,大力开展农资销售“三项承诺服务”活动,深受农民群众的好评,较好地占据了市场,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有部分单位在做好化肥流通经营的同时,还充分利用闲置库房、场地,或独资、或联合,组建了一些小型复合肥厂,通过招聘专业人才,研制出了许多适合区内土壤结构的复合肥品种,严把质量关,产品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安置了一些下岗职工。止年底,全系统共销售各类化肥75万吨,农药1100多吨,农膜1400多吨,满足了全区农业生产需要。(鲍秋仁 陈维)
【烟花爆竹经营管理】2000年,各级社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行署和上级社有关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地区社根据上级文件楮神,起草并经行署办公室下发了驻政办文(2000)77号《关于切实加强全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同时,联合市公安局召开了由县(市)供销社、公安局、专营公司等负责人参加的全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各级文件、会议精神,总结了1999年度的工作,安排部署了新年度的工作。地、县(市)日杂公司(专营公司)利用广播、电视、流动宣传车、政府公告、过街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主动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大了市场管理整顿力度,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烟花爆竹市场做到了安全经营。各经营单位充分发挥系统优势,积极探索烟花爆竹互惠互利联合经营的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鲍秋仁 陈维)
【强化企业经营管理】2000年,全区供销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积极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工程初见成效。全系统按照地区社年初部署,均加大了对县市社机关、基层社、直属公司(厂、站)富裕人员的分流力度,减员消肿,充实生产、经营第一线。止年底,全系统在职职工从近年来最高峰时的25766人减至12828人,分流人员12938人,分流幅度达到50.3%。二是加强了内部审计工作。各单位都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充实审计人员,大力开展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工作,特别是加强了对经理离任、基建项目的审计;各单位根据审计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了督办查办力度,收到较好成效。地区社财务审计科全年对社直公司共开展审计项目78个,其中:经济效益审计16项、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6项,财务核查等专项审计9项;大中小型基建、维修项目审计38项,配合其他单位审计9项,出具审计报告22篇。通过审计,落实经济包袱4000多万元,查处违规支出11万元,审减基建、维修项目等工程款30万元,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堵塞了“跑冒滴漏”。三是狠抓财务管理,继续坚持费用稽核制,推行财会人员委派制,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宏观调控力度,提高了企业运行质量和透明度,受到了广大职工们的一致好评。四是狠抓清欠工作。各单位都高度重视清收各类欠款工作,实行清欠目标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与本人的工资、奖金挂钩,依法、依纪强力查收各类欠款,全年共清回各类欠款4000多万元,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五是切实做好社员股金的清理整顿工作。地区社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省社有关清理整顿社员股金的文件精神,组织人员深入县、市社对社员股金的现状、如何使用、转股退股、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向行署和省社汇报;在此基础上,地区社多次召开全系统社员股金专题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通报全区社员股金清理整顿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同时,按照省社意见,及时收集并上报了全系统社员股金兑付缺口总额1870万元,经过努力,共争取到省政府拨给区内社员股金兑付缺口资金1800万元,该款已于2000年底下拨到位,县、社已将到帐的社员股金兑付到人股社员手中。地区社社员股金发展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行署和上级社年初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股金使用管理规定,强化管理和责任意识,从2000年元月一日起,提前采取取消保息的措施,实现了平稳转股,止年底,已成功实现转股2448万元,占社员股金总额的93.46%,提前半年完成了三年平稳过渡的任务。六是安全生产经营工作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各单位都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指示精神,针对去年全国尤其是河南省发生的几起特大生产经营、火灾等事故,汲取教训,进一步提高了对搞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积极落实“第一责任人”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通过健全制度、责任到人、加强检查、严格奖惩等措施,突出抓好了棉花库、棉花加工厂、烟花爆竹库、宾馆、娱乐场所等重点地方的防范,没有发生大的事故。安全统筹工作得到继续发展,全年共收交统筹金38.7万元,比上年增加2.7万元,理赔各类灾害事故9起,理赔金额11万多元,比上年增加5万元。全年全系统管理费用由上年5174万元,下降为4895万元,减少279万元,下降5.4%;商品流通费用率为7.24%,较上年下降1.36个百分点。(鲍秋仁 陈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