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
位于驻马店地区中部。东、北部与汝南、遂平县毗邻,西、南部与泌阳、确山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13°51′~114°05′,北纬32°55′~33°01′。全市面积20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6万亩。全市辖人民街、东风路,新华街、西园街4个街道办事处和老街、橡林、刘阁、香山、顺河5个乡,29个居民委员会,41个村民委员会,501个村民小组。1992年末总人口260651人,比上年增长1.6%,非农业人口13311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8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87‰。
市委书记 姚铁璜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邹希然
市长 洪春喜(代)
市政协主席 杨春德
1992年全市完成社会总产值170938万元,比上年增长27.5%,国内生产总值81223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141元,综合指数为0.5634,本市在全省118个县(市)中的综合位次由1991年的第11位跃升到第9位。
工业 全市工业生产、销售均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5701万元,比上年增长31.3%。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0万元,比上年增长58%,实现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新上技术改造项目41个,总投资8764万元;开发新产品43个。市属工业完成产值56276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998万元,其中市属工业完成4609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05%和17%;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10186万元,比上年增长38.6%。
农业 全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38326万元,比上年增39.2%。尽管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总产量仍完成3546.2万公斤,油菜籽产量达到114.8万公斤,完成年计划的143.5%;蔬菜总产量达到3583.7万公斤,比上年增长7.9%,农业现价总产值达到6349万元,比上年增长1.0%。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25%,粮经比例为5:5。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总数达2720个,其中乡、村集体企业275个,联户、个体企业2445个,从业人员31500人。新上项目77个,总投资2144万元;新上技术改造项目12个,总投资820万元;兴办驻港台资企业2家,引进外资40余万美元。全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31977万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3.4%,比上年增长40.9%.为年计划的120.8%。其中乡镇工业产值20654万元.比上年增长50.7%。“小康村”建设迈开大步.安楼、前王庄、老街3个利已达到小康村标准,另有4个村接近小康村水平。
城市建设 市政建设共完成产值1270.34万元。新建、拓宽、改造主次十道18条(其中主干道4条)。硬化路面148087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11670米,铺设人行道4144平方米;完成小区开发面积59097平方米,实现产值810万元;新建文化路小游园l处,新辟3条绿化道路。市区绿化覆盖率达18%,街道清扫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城市烟尘控制区扩大到11平方公里.在省卫生城市检查中,按全省县级市第1名。火车站广场扩建拆迁1——4期工程提前全部完成。新建木兰街、菜市街、停车场。副食品中心、人防工程、美食城等部分公共建筑相继开工,供水、排水、电信管道工程相继竣工;板桥供水工程完成主体工程、招标、投标任务,完成净水厂主体工程建筑面积l648平方米,铺设输水管道9.8公里;金桥工业开发区完成总体规划、勘察、设计任务。完成金桥大道、道路及排水任务。
财贸 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506l9万元,较上年增长8.9%。出口商品总值完成2406.5万元,为年计划的122.9%;全年财政收入完成4666万元,较上年增长17%;财政支出4641万元.较上年增长13.5%。金融部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广泛筹措社会闲散资金,支援经济建设。年末各项存款余额选62058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8011万元,比上年增长18.1%;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达88556万元,比上年增长15.6%。保险业务健康发展.被评为“全国保险先进市”。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4l万元(含技改投资),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完成6633万元,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完成4008万元。在利用外资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先后审批了市针织厂与香港朝明有限公司合资兴办“驿港纺织面料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总投资3132.2万元,开辟了外向型经济的新路子。新上了板桥水库供水工程、火车站广场拆迁与建设工程、万门程控电话上程,建立了金桥工业开发区,已批准项目24个,协议投资2550O万元。
交通运输完成货运量日18万吨.比上年增长2%,货物周转最1212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客运量14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旅客周转量6183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2%。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1992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万人,其中县有中级职称以上的3100人;全年完成科技项目25项,其中有3项获省科技二三等奖.1项获省星火二等奖,1项获国家星火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市押有各类院校89所.专任教师1411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4人.中级职称448人。各类中小学在校生38456人.考入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4l2人,其中本科181人.专科131人.中专1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巩固率选到99.9“,毕业率达到l00%.升学率达到99.9%;全市初中升学率进到55.3%。1992年市杂技团赴美演出近5个月,525场,观众达20余万人。在国内演出220场;市豫剧团巡回2省13十地,市、县,演出200多场,市人民电影院被省文化厅评为“献礼片展映”优胜集体。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32640人次,阅览40197人次;城市居民家庭电视普及率达100%。全市各类卫生机构147家,拥有医疗床位103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l926名。据6所较大医院统计,共诊治病人42l918人次.住院6065人次。全年共组织市级群众性体育运动11次.参加运动具300人次,组织基层系统职工体育活动14次.参加运动员2000余人次。累计观众达10万余人次。在省级以上运动会上.共获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1枚。2人10次打破女子100米、男子铅球的省口径纪录;在参加地级比赛中,获金牌10枚、银牌11枚、铜牌9枚。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4名。并成功地举办有14个地、市代表队,l03名运动员参加的省少年柔道比赛。
人民生活 1992年全市职工人数为8.7万人.比上年增加3.57%。全年安排就业1808人。年末城镇职工工资总额达到l6635万元,比上年增长26.2%,职工平均工资1964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八1439元,比上年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609元,比上年增长20%。 (江文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