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概况】1992年,全区统战系统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人精神,贯彻《九十年代统一战线部门工作纲要》,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主要做了以下五项工作:(一)广泛深入地进行统战理论、政策的宣传教育。一是采取电视、广播、板报、专栏、标语、出动宣传车、组织报告团等形式,广泛宣传统战知识和政策。二是利用地、县(市)委党校轮训干部之机,开设统战理论、政策课,向党员干部进行宣传教育,利用茶话会、座谈会向各界人士宣传爱国统一战线政策。三是加强统战理论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全区有59篇论文被《中州统战》采用,居全省第一位。(二)积极开展以经济统战为重点的海外统战工作,发挥“海外联谊会”的桥梁作用,扩大海外联络,广交“三胞”朋友,为“三引进”牵线搭桥。(三)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推广西平县宗教管理经验,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坚决抵制境外宗教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四)认真做好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作,加强我党和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合作与协商,充分发挥其参政、监督作用。(五)开展了以对台经贸为重点的全面对台工作。全年举办涉台专题讲座18场,报告会、座谈会34场,通过涉台教育,提高了广大台属和涉台干部对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的认识和反渗透反腐蚀的自觉性,保证了两岸交往、文流的健康发展。协助44名台属,顺利赴台探亲,并安全返回。(张国勋)
【海外经济统战工作】1992年,全区统战系统按照“求爱国,统一之同,存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之异”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联络海外人士,广交“三胞”商贾,宣传驻马店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积极为“三引进”牵线搭桥。全年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发节日慰问信5000余封,宣传画册2000余份,招商项目资料100余份;直接以信函、电报、电话联系664人次,接待探亲“三胞”1085人次;引进海外资金500多万美元,其中利用台资325万美元,另外还同台胞签订了投资协议项目4家,总投资1000万美元,协助民间团体接受海外捐赠62.4万元;引导“三胞”眷属利用外汇举办小型企业(累计)291家,个体工商户(累计)1500户。(张国勋)
【四个台(港)资项目】1992年,全区通过统战部门牵线搭桥,引进四个台(港)资项目:(一)平舆春朗制刷厂。该厂是台胞李春朗投资的独资企业,投资250万美元,计划1993年5月动工。(二)河南新达畜产品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系合资企业,注册资金137万元。新蔡县李桥回族皮革加工厂出资82万元,台胞余致力出资55万元。厂址在驻马店金桥开发区。双方于1992年10月21日签订了为期12年的协议书。(三)天中皮革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香港佳能有限公司和汝南通达鞋厂各出资300万美元合资创办,双方于1992年9月15日在汝南签订了合同书。(四)恢复汝南小南海古建筑项目。此项目由台胞明乘法师出资1000万元独资完成。1992年11月9日明乘法师与汝南县政府签订了协议书。计划1993年5月正式动工。(张国勋)
【对台交往交流工作】 根据中央关于继续扩大两岸交往的精神,全区对台部门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在台乡亲、同胞的交往结友和团结争取工作。1992年全区接待回大陆探亲、考察的台胞1044人,协助台属与127位台胞沟通信函联系,并与其中96人建立了直接电话联系。有50多位台胞捐赠500余万元,资助家乡办学办电、搞农田水利建设,有20多位台胞自大陆返台后,宴请同乡、同事和朋友,介绍大陆家乡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和投资项目资料;有8位人士组团回故乡进行投资考察和文化、技术交流活动。(张国勋)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1992年9月2~4日,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在驻马店召开。各县、市委统战部长、对台办主任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和中办发(1992)4号文件,交流统战工作经验、讨论统战工作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问题。地委副书记路俊福到会讲话,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认真学习贯彻“九十年代统一战线部门工作纲要”;二、发挥统战优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真正把中央、省地有关统战工作的方针和任务落到实处。(张国勋)
【工商联工作】根据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精神,为实现工商联工作平稳过渡,转变职能,1992年全区统战部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全区有私营企业101家,从业人员1824人,注册资金769万元,个体工商户57134户,从业人员85727人,注册资金12057万元;县、市工商联创办经济实体11个。在调查基础上,推荐、培养了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建立了一支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分子队伍,确定50人为地区联系对象,推荐10人为省联系对象。(张国勋)
【民主党派工作】1992年全区有民主党派6个,共有成员47人。其中:农工民主党有党员17人,1990年12月20成立农工党驻马店支部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王樾庭、主任委员闫运行、支委贾冠杰、张梅三;民主同盟有盟员17人,1986年8月29日成立“民盟小组”,1989年5月经省同意建立民盟驻马店支部委员会;民主促进会有会员8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有成员3人;民主建国会有会员1人;九三学社有社员1人。
1992年全区统战部门根据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我党对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认真听取民主党派人士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知名人士主动为“四化”建设献计献策,在筹备1993年“人大”,“政协”换届工作中,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精神,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推荐民主党派人士作为省人大代表人选1人,省政协委员人选1人,市人大代表1人,县、市政协委员人选11人。(张国勋)
【海外联谊会工作】驻马店地区海外联谊会成立于1991年4月4日。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杨金亮,会长欧阳忠宽,理事101人,理事会下设:组织联络委员会,经贸科技委员会、文教体卫委员会,基金委员会。1992年该会大力开展海外经贸宣传,引进外资500万美元,为筹备地区在香港的招商活动,编印招商项目资料100多份,提供了近百名海外实业界人士联络名单。(张国勋)
【驿台农业技术交流座谈会】首次驿台农业技术交流座淡会于1992年10月6日在驻马店召开,台湾“碧泉公司”董事长陈恒耀教授、台湾“农技开发公司”老板李春朗先生、总经理章谟盛先生等台湾同胞及地委统战部、对台办、地区农委、农业局、科委、农科所、种子公司和各县(市)农委、农业局等单位的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技术人员就有机肥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和交流。陈恒耀教授详细介绍了他的专利发明——“碧全”有机肥的有关理论,并传授了改良土壤增强地力的两项农业实用技术,即“桔杆还田”和“颗料有机肥”的生产操作工艺。(张国勋)
【台湾“柯蔡宗亲会”考察团抵上蔡寻根认祖】 以蔡文斌先生为团长的台湾“柯蔡宗亲会”考察团一行10人,于1992年11月9~10日,到上蔡寻根认祖。县文化馆专业干部向考察团介绍了有关蔡氏渊源及柯蔡联宗的考证情况。县台办赠给了《蔡氏宗亲姓氏溯源》、《柯蔡二姓联宗考证》、《蔡国故城调查记》、《上蔡县人民政府对外开放优惠政策》等资料。考察团在张广学副县长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蔡国故城南大门,蔡侯宫殿遗址、蔡侯望河楼,蔡侯墓遗址,参观了“状元红”酒厂和台胞会馆。考察团按照台湾风俗在蔡侯墓遗址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考察团副团长、台南分会干事长蔡宋雄先生说:“通过此次实地考察,进—步确认了我们的祖先一—蔡叔度两千多年前确实生活在这里,这里就是我们蔡氏宗亲的发源地,是我们的根!”。 (张国勋)
【上蔡县“纪书小学”、“县文化馆”暨“台胞会馆”落成】由上蔡籍台胞、著名书画家、企业家肖纪书先生捐赠28万元兴建的肖窦村“纪书小学”,捐赠20万元与县文化局联合兴建的“县文化馆”暨“台胞会馆”先后于1992年9月10日、9月11日举行落成典礼。肖纪书先生在会上表示,在有生之年还要为家乡的建设做些贡献,以表达一个游子的爱国爱乡之心。地委统战部、对台办,上蔡县委、政府、人大的负责人参加了典礼。(张国勋)
【河南省对台联络工作会议在驻马店召开】1992年12月1~2日,省台办在驻马店召开全省对台联络工作会议。各市、地对台办主任(副主任)和具体做对台联络工作的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台办、国台办有关对台联络工作的指示精神,省台办副主任徐宁生作了题为《针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台湾政局的不断变化,深入扎实地开展对台联络工作》的工作报告;驻马店、南阳和漯河市台办负责同志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对台联络工作的经验。会议还部署了今后对台联络工作的基本任务。(张国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