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植 业
【夏粮生产为平产年份】十多年来,驻马店地区的夏粮生产一直处于徘徊局面,自1982年下均单产突破200斤以来,1983、1984、l989、1990四个年份平均单产保特在200斤以上,其余年份均低于200公斤。1992年,全区夏粮播种面积8l3.3万亩,平均单产19l.1公斤,虽与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1991年相比单产增加92公斤.但仅与“七五”期间持平,属平产年份。从全区看,北部产量高于南部.西平,遂平、上蔡等县夏粮单产接近历史最高年份;新蔡、平舆、汝南、驻马店市基本与常年持平;确山、正阳、泌阳三县较1990年减产2~4成,从小麦成产三因素看,总体呈现“一低两高”,即亩成穗数偏低,穗粒数和千粒重高;全区平均亩成穗数为25.35万.较1991.1990年分别臧少6.42万和6.46万穗,穗粒数31.23粒.较1991、1990年分别增加l.04粒和1.14粒;千粒重35.27克,较1991,I990年分别增加9.95和0.63克。
夏粮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是秋冬连续百日大旱,从9月I2日到12月21日的101天中,正阳、新蔡、西平,上蔡总降水量为14.8~18.3毫米,仅占历年同期均值的8.1-11.5%,其余6县市降水为20.5~24.0毫米,占历年同期的12.l~14.7%。降水稀少.旱情严重.麦播底墒差.造成大面积误期晚播,麦播工作自10月3日开始,到11月20日完成807万亩较常年推迟27天,且有80多万亩未出苗。泌阳、正阳、确山等县直到12月下旬全区营降雨雪旱情得“缓解后,于1992年元月下旬和2月初又抢播6万多亩.播期之长,播种之晚实属历史罕见。由于播种后持续干早.造成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垅面积占麦播总面积的26.5%,麦苗根采发育不好,个体弱,年前分蘖少,致使穗数的优势转化为劣势,失去了高产前提;二是l2月22日~元月4月的强降温,使晚播麦苗过早进入越冬期.分蘖少或不分蘖;三是吸浆虫和秆黑粉病危害严重。据统计,新蔡、平舆、正阳、汝南、确山、泌阳、上蔡肄县受吸浆虫危害面秘达250多万亩.损失夏粮约7500万公斤;新蔡、平舆等东南部几县秆黑粉病也有蔓延之势,尤以百农系列品种为最,危害面积在l5O万亩以上,一般减产8~IO%·严重田块减产30%.损失小麦约3000万公斤。
在秋冬持续干旱,小麦播种基础差,亩成穗数减少的情况下、之能以通过增粒增重使全区夏稂实产高于预产.其主要原固是落实了几项关键性的技术措施:首先是扩大了优良品种面积.在稳定西安八号的基础上,扩大推广了豫麦13、豫麦18等品种,压缩了抗逆性差的百农3217的种植面积;其次是扩大推广了配方施肥,增加了磷肥的施用量;其三狠抓了后期的“喷三防”和其它管理措施,收到了增粒增重的效果;其四是大力开展了小麦“丰收计划”和技术承包,加之各级领导对夏粮生产的重视,层层进行高产开发活动,也保证了小麦生产的稳产高产。(王治安 佟建伟)
【秋季作物生产情况】 l992年,驻马店地区秋季粮食作物(含火豆)种植总面积67.44万亩,总产950248吨,比上年增产169212吨,比1990年减产40.02%。棉花总产34352吨。比上年增产72.75%,比l990年增产85.9%。花生总产109967吨,比上年增产160%,比1990年减产21.84%。芝麻总产34055吨,比上年增产l70.7%,比1990年减产30.3%。菜、麻、蚕、茶,瓜类等经济作物收成均好于上年而低于正常年份;本区秋季农业生产增到了严的旱灾,致使秋季粮经作物大幅度减产以致绝收.全区人民为争取丰收付出了巨大努力。(一)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领导.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抗旱斗争;(二)扩大了抗灾高产的作物良种;(三)积极稳妥地推广了模式化栽培等实用拄术和应变栽培技术;(四)各级领导开展高产高效开发示范活动,推动了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五)各行各业大力支援、保证了秋季农业生产抗灾夺丰收的顺利进行。(王治安 佟建伟)
【玉米生产】1992年,:代区玉米播种面积为350。5万亩,较上年减少45.79万亩,较1990年减少68。83万亩。总产559899吨,比上年减产5330吨,减产0.94%;较l990年减产579002吨.减产50.84%。平均亩产159.7公斤.比上年增产12.4%,比1990年减产41.29%。玉米歉收的直接原因是持续干旱。由于五月上旬、中旬墒情不足,下旬降水又较常年减少8~10毫米,西平、遂平、驻马店市麦垅点播玉米面积减少,出苗不整齐,加之七月份气温不稳定,降水偏少,旱情严重,致使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其它七县仅比遭受特大灾害的1991年单产略增,而较常年减产四戚以上。各地在玉米生产中,由于普遍采用杂交种,认真落实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在大灾之年仍出现不少高产典型。西平县二郎村委百亩玉米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612公斤。 (王治安 刘凤群)
【水稻生产】I992年,全区水稻收获面积达55.2万亩,其中新增面积为15.6万亩。尽管因秋季干旱少雨,老稻区面积缩减.没有完成计划面积,但仍比上年增加15.49万亩,比1990年增加22 09万亩。总产138339吨,比上年增收稻谷69238吨,翻了一番,比l990年增收36832吨,增产36.3%。平均单产250.6公斤,比上年增产44%,比1990年减产23.1%,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夏秋干旱,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各地仍积极推广旱改水技术,新增面积15.6万亩,正阳等县认真实施了水稻“丰收计划”项目;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杂交稻汕优63等品种和两段育秧、培育带蘖壮秧技术;采用配方施肥和模式化裁培技术,综台防治病虫害.使水稻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出现了不少高产典型,例如新蔡县佛阁寺乡黄岗村的1800亩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汝南县三门闸多菜园村的1500亩水稻,平均单产达508公斤。 (王治安 陈德林)
【大豆生产】 1992年全区种植大豆面积128.1万亩.比上年减少约20万亩,比1990年减少35万亩。总产为64316吨,比上年增产21542吨,比l990年减产40970吨。平均单产50.2公斤,比上年增长73.l%.比1990年下降21.56%.较常年减产10~20%。减产的主要气象因素是全区长时间大面积干旱造成大豆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尤其七、八月份干旱,正值大豆花荚期,致使花英大量脱落造成减产。在大豆生产中,坚持实施了“两精、四改、四推广”,即精选粮种.精细播种, 改分散种植为集中连片.改满耧下种为二垄靠,改单一施肥为全量配方SHI肥.改密植为合理密植。推广化促化控技术,推广磷酸二氧钾、尿素等根外追肥技术。推广人工间苗,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从而在大灾之年夺得了较好收成。 (王汉安 孔亚丽)
【花生生产】1992年,全区花生收获面积88.4万亩,总产花生果109267吨,比上年增收67239吨,比1990年少收30528吨:平均单产l23.6公斤,比上年增产120.7%,比1990年减产29.8%。与上年相比.确山、泌阳、正阳、汝南、新蔡表现增产,以正阳县增产幅度最大,亩产增收146公斤;减产最严重的是遂平县,亩减收76.2%。在花生生产中主要推广了海花一号、豫花一号、二号等良种和抢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防治病虫等常规技术措施。(王治安 王玉霞)
【芝麻生产】 1992年全区芝麻播种面积113.9万亩,总产34055吨,比上年增加14102吨.比1990年减少146l3吨;平均亩产29.9公斤.比上年增产42.4%.比l990年减产37.7%。遂平、西平、上蔡三县比上年减产,其它县市较上年增产;较上年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全区芝麻生产受到特大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大部分芝麻几乎绝收,全区平均亩产仅21公斤。普遍较常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1992年夏秋干旱严重,5~6月上旬干旱少雨墒情极差,麦垅点种和油菜茬等早播面积减少,7月份正值芝麻现蕾开花.降水量不足常年2~5成,进入8月份又持续干旱,造成芝麻单株发育不良.值株矮小,部分田块绝收。 (王治安 谢芳)
136图1
136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