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概况】1992年,全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坚持放开、放权、搞活、管好的原则,强化服务意识,大力支持企业搞活经营。(—)先后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搞好搞活的意见》等16个政策性文件,计125条措施。从放宽企业经营范围和开业登记条件,简化办照手续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对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2月底,全区企业总数已达17100户,较上年增加17.3%。其中法人4020户。营业13080户,分别较上年增加27.3%和16.6%。(二)支持党政机关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兴办经济实体。到12月底,为党政机关分流办实体发照381户,整体转移发照163户。在这些实体中,分流人员8953人。(三)转变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为企业搞好服务。及时为997户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为各类工商企业办理了445次“一次性经营”审批,使不少企业走出低谷,扭亏为盈。为引导企业运用工商法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全区举办厂长、经理参加的法规学习班33期,培训人员3672人。走访企业1703户,进行法规咨询服务。为提高办照效率,地区局及西平、汝南县局实行了窗口柜台式登记发照。尚未实行窗口柜台式登记发照的县(市)局,也都建立了分工明确的程序化登记制度,大大提高了登记发照效率,发照时间普遍由(条例)规定的—个月缩短到十天左右。(孙卫和 刘国胜)
【集贸市场建设】1992年全区集贸市场建设是近年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全区新建、改建、扩建市场38个,建筑面积达134838平方米,其中建营业房(楼)面积96286平方米,是上年的7.8倍,建顶棚面积38552平方米,是上年的2.1倍。全年市场建设投资达3365.1万元,是上年的3.8倍。截止年底,全区各类市场已达374个。集贸市场成交额也有较大增长。止12月底,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达9.58亿元,较上年增长14.8%,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2%。其中城市9111万元,农村8.6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14.72%和13.84%。在下功夫搞好市场建设的同时,普遍加强了对城乡集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继续深入开展了创建文明市场活动,涌现出国家级文明市场2个,省级文明市场7个,地级文明市场50个。(孙卫和 刘国胜)
【打假查劣活动】1992年,全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按照地委,行署的统一部署,充分运用经济检查职能,以“扫除假冒,净化市场”为目标,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劣质商品、贩卖走私物品和制造、经销非法出版物的活动,连续组织三次打假高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12月底,共立案查处各类投机违法案件304件,罚没金额87.88万元,为当事单位和个人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27.6万元。查处的案件中,属于制售假冒劣质商品的案件达212件,占案件总数的70%。捣毁制售假冒商品的窃点67个。查处假冒劣质商品30个种(类)。举办假冒商品展览24次。公开销毁了一批假冒劣质商品,震慑了不法分子,有效地保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孙卫和 刘国胜)
【商标广告管理】1992年,全区共完成商标注册申请核转92件,是年计划的184%。全区有效注册商标累计达548件,较上年增长20%。在全区普遍开展了注册商标验证工作,验证率达到100%。帮助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厂商标使用管理制度。组织推选了6家企业的商标参加全省著名商标评选活动,企业重视使用注册商标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广告管理重点放在增加广告媒介,为企业拓宽广告宣传渠道上。到年底,全区广告经营单位已发展到26户,较上年增长62%,实现营业额146万元。新增广告栏186个,面积1426平方米,全区广告栏已达1110个,面积3718平方米。(孙卫和 刘国胜)
【经济合同管理】1992年,全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以帮助企业清理“三角债”为重点,立足于多受案,快办案,办好案。全年共受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144件,解决争议金额416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19万元;监督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1212份。金额2413万元;鉴证合同6331份,金额10304万元。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合同契约意识和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全区举办合同法规培训班27期,培训人员1427人。在全区继续深入开展了“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县、地、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达358家,较上年增长31.6%,对提高企业信誉产生了良好影响。(孙卫和 刘国胜)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1992年,全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商业、服务业、修理业和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到12月底,全区个体工商户达到61700户,从业人员92453人,注册资金1.3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8%、6%和14.1%。新登记私营企业84户,雇工人数1579人,注册资金1080万元。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搞活流通,打大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便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其监督管理,重点查处无照经营,以及制售“假、冒、劣”商品牟取非法利润等违法违章行为,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下大气力狠抓了职业道德规范普及教育,教育面达97.8%。全区建立技术培训站212个,成立联购分销站(点)194个,实行定点服务和送货上门相结合,积极开展法律咨询,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孙卫和 刘国胜)
82图
【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一是抓教育。采取专题学习、集中辅导、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十四大报告。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责任感,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四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为全区经济再上新台阶作贡献上来。与此间时,认真抓好干部岗位培训,举办岗位职务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919人,使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明显提高。二是抓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系统上下普遍对已建立的“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依靠群众监督)制度进行了检查落实。重点抓住“案、费、证、照、摊”等薄弱环节,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强,便于监督、检查的制度规范。全系统的廉政、纠风工作得到行署的充分肯定,并授予地区工商局纠风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三是抓基层。以贯彻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工商所达标活动,加强了基层工商所的基本建设。目前,全区已有不少工商所配备了电视机、对讲机、摩托车、汽车,工商所的办公、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四是抓依法行政。围绕“依法行政年”这一主题,在全系统开展了工商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并组队参加了全省“工商法规知识大奖赛”。初步清理了规范性文件,在全区统一了新的办案文书的填写规范。上述活动的开展,对规范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执法和文明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孙卫和 刘国胜)
83图1
83图2
83图3
84图